2021年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汇编78篇(全文113340字)

目录
1.《人民日报》(2021年01月08日第05版):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评论员观察) 4
2.《人民日报》(2021年01月12日第05版):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评论员观察) 8
3.《人民日报》(2021年01月18日第05版):为文博事业夯实人才基石(评论员观察) 11
4.《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0日第07版):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评论员观察) 14
5.《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9日第07版):把好疫情流调信息安全关(评论员观察) 17
6.《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4日第07版):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评论员观察) 20
7.《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5日第07版):制度优势,推动冰雪运动跨越发展(评论员观察) 24
8.《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8日第10版):冬奥效应,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评论员观察) 27
9.《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9日第07版):“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评论员观察) 30
10.《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9日第07版):唱响奋进新征程的和声(评论员观察) 33
11.《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3日第08版):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评论员观察) 36
12.《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4日第07版):脱贫奇迹彰显政治优势(评论员观察) 40
13.《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5日第07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评论员观察) 43
14.《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6日第07版):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评论员观察) 46
15.《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1日第07版):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评论员观察) 49
16.《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2日第05版):为开好局起好步凝聚奋进力量(评论员观察) 52
17.《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3日第05版):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评论员观察) 55
18.《人民日报》(2021年03月12日第09版):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评论员观察) 58
19.《人民日报》(2021年03月15日第08版):知识产权保护是最大激励(评论员观察) 61
20.《人民日报》(2021年03月16日第10版):学史明理,把握规律悟思想(评论员观察) 64
21.《人民日报》(2021年03月17日第07版):学史增信,坚定信仰担使命(评论员观察) 68
22.《人民日报》(2021年03月18日第07版):学史崇德,赓续精神葆本色(评论员观察) 71
23.《人民日报》(2021年03月19日第07版):学史力行,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评论员观察) 74
24.《人民日报》(2021年03月24日第05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评论员观察) 77
25.《人民日报》(2021年03月25日第07版):“当惊世界殊”的绿色奇迹(评论员观察) 80
26.《人民日报》(2021年03月26日第07版):统筹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的财税政策(评论员观察) 83
27.《人民日报》(2021年04月02日第07版):用好义务教育评价“指挥棒”(评论员观察) 86
28.《人民日报》(2021年04月06日第07版):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评论员观察) 89
29.《人民日报》(2021年04月07日第07版):持之以恒深化拓展基层减负(评论员观察) 92
30.《人民日报》(2021年04月08日第07版):学史力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评论员观察) 95
31.《人民日报》(2021年04月09日第07版):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评论员观察) 98
32.《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6日第07版):铺就更加坚实的幸福之路(评论员观察) 101
33.《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2日第05版):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评论员观察) 104
34.《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3日第05版):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评论员观察) 107
35.《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6日第05版):“永远跟党走”,吹响接续奋斗的号角(评论员观察) 110
36.《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8日第05版):推动新职业更好更快发展(评论员观察) 113
37.《人民日报》(2021年05月06日第05版):用奋斗建功新时代(评论员观察) 116
38.《人民日报》(2021年05月17日第05版):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评论员观察) 119
39.《人民日报》(2021年05月24日第05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中国贡献(评论员观察) 122
40.《人民日报》(2021年05月26日第05版):中国的市场世界的机遇(评论员观察) 125
41.《人民日报》(2021年05月28日第05版):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评论员观察) 128
42.《人民日报》(2021年06月01日第05版):共同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评论员观察) 131
43.《人民日报》(2021年06月03日第13版):沿着高速路感受中国活力(评论员观察) 134
44.《人民日报》(2021年06月29日第10版):唱响爱党爱国青春旋律(评论员观察) 137
45.《人民日报》(2021年07月05日第05版):持续奋斗,书写千秋伟业(评论员观察) 140
46.《人民日报》(2021年07月08日第05版):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评论员观察) 143
47.《人民日报》(2021年07月19日第09版):加强风险普查,助力防灾减灾(评论员观察) 146
48.《人民日报》(2021年07月20日第07版):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评论员观察) 149
49.《人民日报》(2021年07月26日第07版):“降准”体现货币政策稳定性有效性(评论员观察) 152
50.《人民日报》(2021年08月03日第09版):暑期旅游,时刻绷紧安全弦(评论员观察) 155
51.《人民日报》(2021年08月06日第07版):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态(评论员观察) 157
52.《人民日报》(2021年08月11日第07版):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样板(评论员观察) 160
53.《人民日报》(2021年08月12日第07版):夯基垒台,为基层治理赋能(评论员观察) 163
54.《人民日报》(2021年08月17日第07版):赓续拼搏精神铸就新的辉煌(评论员观察) 166
55.《人民日报》(2021年08月27日第10版):为发展县域商业注入强劲动能(评论员观察) 169
56.《人民日报》(2021年08月30日第09版):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评论员观察) 172
57.《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1日第07版):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评论员观察) 175
58.《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2日第07版):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更安心(评论员观察) 178
59.《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6日第09版):打造特色民宿助力乡村振兴(评论员观察) 181
60.《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8日第09版):用拼搏奏响生命之歌(评论员观察) 184
61.《人民日报》(2021年09月13日第09版):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评论员观察) 187
62.《人民日报》(2021年09月24日第07版):助学贷款畅通圆梦通道(评论员观察) 190
63.《人民日报》(2021年09月28日第07版):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评论员观察) 193
64.《人民日报》(2021年09月29日第05版):共建风清气正的网上精神家园(评论员观察) 196
65.《人民日报》(2021年10月08日第05版):携手共建美好数字生活(评论员观察) 199
66.《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6日第05版):国家公园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评论员观察) 202
67.《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9日第05版):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战略选择(评论员观察) 205
68.《人民日报》(2021年11月01日第05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评论员观察) 208
69.《人民日报》(2021年11月08日第15版):以可持续交通助力可持续发展(评论员观察) 211
70.《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1日第05版):城市更新向美而行(评论员观察) 214
71.《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5日第05版):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论员观察) 217
72.《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6日第05版):共同呵护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评论员观察) 220
73.《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8日第05版):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评论员观察) 223
74.《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9日第05版):激发干部干事热情(评论员观察) 226
75.《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6日第05版):为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快进键”(评论员观察) 229
76.《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0日第05版):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评论员观察) 232
77.《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7日第05版):让国产商品和服务加速提质升级(评论员观察) 234
78.《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1日第05版):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评论员观察) 237

《人民日报》(2021年01月08日第05版):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评论员观察)
    新时代我国的能源发展,既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于新时代做好能源工作、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2012年以来,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提前实现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一个个可喜变化充分说明,新时代我国的能源发展,既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不久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广大人民福祉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要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跟得上、能满足,而且要提品质、增效果。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电力安全稳定运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上,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建成了成千上万座遍布贫困地区的“阳光银行”;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采煤沉陷区治理、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大幅下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完成全部人口都用上电的历史性任务,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基本能源供应和服务……实践表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于新时代做好能源工作、推动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宣示,彰显出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决心。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努力与各国一道寻求加快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新道路。比如,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一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落地实施,能源合作多边、双边机制不断完善,能源政策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面向未来,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与竞争,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转型与变革同在,机遇与挑战交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需求更为迫切。比如,在冬季,如何平衡保障供电与节能减排?再比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迅速,怎么解决消纳和接入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设计和创新探索力度。大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我国能源事业就能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人民日报》(2021年01月12日第05版):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评论员观察)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不久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还是“送王船”的盛大仪式、丰富意涵,都深深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太极拳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的动作范式,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送王船”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动例证,也见证着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交融。如今,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近些年来,从昆曲、京剧、端午节,到珠算、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一项项“非遗明珠”走向世界,意味着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意味着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新的贡献。中国非遗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中国节日文化在世界各地竞相绽放、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收获大量“铁粉”、中国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等一起,构成了今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图景。
    中国在“申遗之路”上收获的成果,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更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传承的承诺。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例,当年在申报非遗名录时,其传承群体已不足千人,这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技艺,正处于“濒危”境地。申遗成功后,中国以行践诺,让这项急需保护的技艺实现了从仅靠“单打独斗”到社会各方助力、从陷于传承困境到焕发新生机的显著转变。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水平,解答好不同非遗项目保护发展面临的难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绚丽光彩。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显示,多国联合申报遗产的数量在2020年创出新高。该组织的一名官员感慨,“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隔我们相聚,但我们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彼此更紧密相连、团结在一起”。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太极拳吸引大量海外粉丝,“送王船”成为民间交往的纽带,都在启示我们,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唯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把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一定能让子孙后代受益于这些宝贵文化财富,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社会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人民日报》(2021年01月18日第05版):为文博事业夯实人才基石(评论员观察)
    在故宫博物院里,有这样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他们传承绝技,在繁琐工艺中恢复文物往日的神采;他们醉心钻研,在精美展陈中呈现文物背后的独特意蕴;他们锐意创新,在互联网端展示故宫有趣、有温度的一面……这群年轻力量,在前辈们的扶助和支持下,以坚守与担当、创意与时尚,为传统文化寻找年轻表达,展现大有作为的青春风采。
    近年来,伴随着文博事业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展陈方式的创新与丰富,年轻人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有空就去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生活方式。以故宫为例,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风靡全网,到国风胶带、祥瑞摆件等文创产品频成爆款,再到“每日故宫”“数字故宫”等手机应用备受好评,故宫成为“网红”,正是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一项项新技术,一个个新创意,受到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推崇,推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文化+创意”“文物+科技”加快融合,文博事业不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队伍有情怀、懂专业、会创新。出土文物重现光彩,仰仗大国工匠传承技艺、传承匠心,在冷板凳上创造奇迹;文化瑰宝获得知音,需要专业人士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传媒方式,讲好历史故事;文创产品“跨界破圈”,离不开策划者出点子、营销者搞推广,推动文博走近日常生活。尤其当博物馆从单纯的文物陈列变为集文博、教育、旅游等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亟待多元化人才投身其中,为文博事业贡献才智、增添活力,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曾经,考古文博是高校里的冷门专业,如今,“高分报考古”越来越常见。“十三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从业人员增至16.23万人,文博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全国各高校设立的考古、文博、文保和文化遗产专业增加1/3以上,为文博事业培养生力军。青年最富有朝气、最渴望创新,在推出符合公众需求、富有时代特色、充满朝气活力的文化服务及产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从故宫博物院传承绝技的文物修复师,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文物摄影师,不断壮大的青年人才队伍,正在成为文物保护、文化普及、文博推广的中坚力量,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未来潜力。
    广博深邃的文化宝藏魅力无穷,吸引无数青年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要看到,时下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对人才储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让考古文博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用和激励机制。近年来,从继续推进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加大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到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解决人才引进难、基层岗位少、职称评定难等问题,我国在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攒了不少宝贵经验。我们必须继续完善机制、补齐短板,让人才供给满足人才需求、教学内容匹配岗位技能、薪酬待遇跟上行业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文博人才队伍,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0日第07版):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评论员观察)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需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完善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支持政策,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绿色转型。
    最近,有关部门在回应金融业服务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时指出,要做好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当前,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这为我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厚植了金融保障。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从总量上的优势转化为结构上的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有赖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力。比如,对风电和光伏、新能源汽车的有效支持,离不开产业政策的引导、区域布局的优化,改革完善激励相容的绿色投融资体系。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必然选择。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从问题角度看,只有坚持系统思维,努力把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谋划、一同部署,才能避免各项政策各自为战,杜绝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等问题。有的地方将环保红线视为额外负担、发展制约,甚至把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割裂开来。殊不知,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本身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在更高水平相匹配相适应。正因此,必须杜绝环保和发展“两张皮”,强化系统集成、形成协同效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更注重精细、精准,“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绿色转型的“全面”与宏观经济治理的“系统”,交汇点在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尽快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这意味着产业、能源、投资结构等都将发生深刻转变,政府、市场、社会政策也都要各司其职。比如降低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既需要善用政府规划的疏导功能,又需要激励市场主体技术创新,还要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托好底。更加注重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高质量发展上结合好,才能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干部很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同时,也要在干部考核中引入“绿色指数”,用考核“指挥棒”鼓励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将绿色发展进行到底。拿出披荆斩棘、闯关夺隘的拼劲,秉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韧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们定能在不懈奋斗中育先机、开新局,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创造出中国经济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

《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9日第07版):把好疫情流调信息安全关(评论员观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流调”一词频频进入公众视线。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疾控人员对病例暴露接触情况、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展开的调查,能够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及划定消毒范围等提供依据。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上海等城市流调报告出现变化:新增确诊病例流调报告中隐去了病例的性别、年龄、籍贯等个人信息,以涉及区域和场所的信息披露为主。这种“只提轨迹不提人”的方式,体现了对个人隐私的尊重,有助于减轻病患及家人压力,同时也可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值得点赞和提倡。
    流调信息包含重要的个人信息。据报道,自去年11月以来,一些地方已出现多起流调信息泄露事件,引发网友对流调信息安全性、可靠性的担忧。比如,有病例的个人和家庭信息被发布到网上,导致个人隐私曝光;有的人饱受网络谣言困扰,名誉权受到侵害;有的不断接到骚扰电话和侮辱短信,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些行为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流调和防疫工作,也对确诊患者造成了二次伤害。那些散布谣言、侵犯他人隐私、侮辱他人的行为,则可能因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受到惩戒。不久前,某医院医师因故意泄露流调报告内容,侵犯他人隐私,导致不良后果,被行政拘留5天。类似案件令人警醒。
    流调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一些泄露流调信息的行为人可能未必存在“恶意”,他们或是想提醒周围人注意防护,或是本身缺乏法律意识,无意中泄露了他人隐私。这意味着,仅靠惩戒的方式,还不足以达到最理想的隐私保护效果。流调信息泄露,一方面是由于流调涉及个人基础信息、病情健康信息、社会关系信息、行为轨迹信息等多方面内容,涵盖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增加了信息泄露风险;另一方面,流调从现场调查、信息收集,到信息传递、分析,再到信息发布,流程多、环节复杂,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的“缺口”。因此,堵住流调方式和程序上的漏洞,进一步完善规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
    流调工作专业性强,对精细化程度要求也很高。这里的精细化,不仅包括更细致的现场调查、更精准的信息追踪、更科学的信息分析,也包括在收集、传递、处理、发布流调信息时,兼顾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同时,还要对参与流调的人员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人员流动频繁的社会中,既要最大限度掌握确诊患者的暴露史和行动轨迹,又要保证相关信息在合理范围内流动、使用,考验着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流调报告只列举若干涉病例的公共场所,不提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的做法,不失为降低隐私泄露风险的有益尝试。把流调每个程序、环节设计好、制度化,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想清楚、规避好,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流调工作的效用。
    流调工作遇到的问题也给人以启示。近年来,从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被过度收集,到手机应用软件窃取用户个人数据,再到信息泄露引发侵权、欺诈案件……事实证明,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享受便利的同时,必须把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论哪个行业和领域,无论将数据和信息运用在什么地方,都必须明确相应的规则和限度,既不能过度收集信息,也不能随意滥用数据。
    当前,我国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减,扎实做好流调工作是应对疫情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流调的程序与规则,我们才能在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同时,及时阻断信息泄露的传播链条,保障好群众切身利益。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4日第07版):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评论员观察)
    2008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夏季奥运会让中国体育百年梦圆;2022年,我们又将迎来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奥运会。自北京申冬奥成功以来,时光的脚步一刻不停,奋斗的足印一直向前,各项筹办工作在克服重重困难中稳步推进。时值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一道见证中国点燃冰雪运动的火炬,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书写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双答卷”。
    ——编者
    
    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为体育在更大舞台中搭建起全新的发展坐标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上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牌还剩下一年的时间,意味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目前,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全面完工,中国冰雪健儿已经实现了全项目组队,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赛事组织工作有序开展,宣传推广持续升温,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两地三赛区协同发力,我们离“冬奥之约”越来越近了。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前不久,***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汗水浇灌士气,拼搏筑就梦想,筹办冬奥会为补齐冰雪竞技运动短板提供了历史机遇。走进各地训练基地,跳台滑雪运动员可以在仿真风阻中大胆尝试新动作,打磨技术细节;国家单板滑雪障碍追逐集训队一次次向雪道进发,找差距、补不足;国家男子冰球集训队深入强化体能训练,不断加强冰上训练的对抗性……中国冰雪健儿刻苦训练、你追我赶的身影令人满怀信心。要知道,北京冬奥会的109个小项中,此前大约有1/3的项目在国内并未开展。从零起步、跨越发展,无疑要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努力。正是在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激励下,5年多来,我国冰上运动巩固优势,雪上运动奋起直追,再上新台阶。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是***总书记对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的谆谆嘱托,也是我国申办冬奥会时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曾经,“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今,随着“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推进,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犹如“滚雪球”般壮大,冰雪运动也在各地“唱响四季歌”。贵州六盘水打造“南国冰雪城”,海南三亚启动“冰上家庭体验课”,湖北神农架举办“滑雪达人对抗赛”……冰雪运动社会氛围逐渐浓厚,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也正因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北京冬奥会视为全球冬季运动发展“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为体育在更大舞台中搭建起全新的发展坐标。从这个角度看,筹办冬奥会的“溢出效应”,给建设体育强国带来了更多启示。每4个崇礼人中有1个人吃上“冰雪饭”,河北省崇礼县甩掉贫困帽折射着产业转型的冬奥机遇;京津冀“冰雪经济”逐渐升温,形成雪场建设、雪具销售、冰雪培训等冰雪产业链,标注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融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软件”,推动城市人文环境提升……冰雪运动呈现五彩斑斓的图景,充分证明从多个角度打开体育事业发展路径,让体育成为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精神的重要手段,体育强国才能获得深厚的基础。
    冰天雪地汇聚如火热情,冰雪运动绽放绚丽色彩。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意义重大。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精益求精、战胜困难,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一定能向祖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5日第07版):制度优势,推动冰雪运动跨越发展(评论员观察)
    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铸就的深厚底蕴,离不开前行路上的大国担当,更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我们有无比信心,为全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也为我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发展、为新征程上的中国航船,注入持久而充盈的强大动能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实现首次制冰,标志着已具备测试活动的条件;仅3年时间,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第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拔地而起;冬奥会配套工程新建太锡铁路太崇段,历经317天奋战,提前4个月实现全线贯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令人震撼的“中国速度”“中国质量”,源于中国建造者的辛勤汗水,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总书记深刻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建设提前一年完成,我国很多冰雪项目在两年多时间里实现从无到有,有的项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从京张高铁领跑世界,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创下多个世界第一;从气象监测站点、综合管廊、5G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赛区周边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完工,一项项进展无不是集智攻关、聚力创造的成果。特别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筹办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但冬奥建设节奏不变、目标不变、标准不变,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如期完成。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北京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平稳顺利,“几乎是一个奇迹”。
    制度优势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也体现在冬奥项目的人才培养中。过去,中国体育“夏强冬弱”、冬季运动“冰强雪弱”的情况十分明显。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纠正“偏科”现象?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教练员介绍说,在冰雪健儿中,“跨界跨项”的运动员不少。正是因为我们有举国体制,各方面统筹调度、优化选配,才能在短时间内为冰雪队伍注入许多新鲜血液,缓解了人才短缺困境。从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选手只参加了55个小项的比赛,到如今109个小项的国家队、集训队已全部组建完毕;从投入先进训练设备,到打造优质训练条件和环境,短短几年时间,我们在冰雪项目上的巨大突破,无疑是我国制度优势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纵览冬奥会走过的近百年历程,受气候地理条件、冰雪运动传统等因素影响,冰雪运动主要集中在欧洲的环阿尔卑斯地区、北欧东欧地区以及北美地区展开。而今在中国,冰雪运动正在打破时空局限,冰雪激情点燃东西南北,冰雪旋律唱响春夏秋冬。众多室内冰场落户一线城市繁华商圈,更多雪场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生根开花,冰雪运动给千家万户带来欢乐,冰雪运动进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中国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令巴赫赞叹“这种大规模的公众参与是前所未有的”。言必信、行必果。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铸就的深厚底蕴,离不开前行路上的大国担当,更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冬奥实践的启示,早已超出冰雪运动本身。***总书记强调:“不管别人怎么攻击和诋毁我们的举国体制,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加以完善,争取在‘十四五’有更大发展。”2021年,我们将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无论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还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无论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都需要释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势能,将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冰雪,加油!”运动员们发自心底的呐喊声,让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依靠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有无比信心,为全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也为我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发展、为新征程上的中国航船,注入持久而充盈的强大动能。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8日第10版):冬奥效应,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评论员观察)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
    奥运效应不只是赛时17天的体育盛宴,奥运贡献也不仅局限于7年的筹办时间
    国家速滑馆“丝带飞舞”、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游龙盘卧”、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如意亮相”……2000多个日夜风雨兼程,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全面完工,工程建设完成了多项科技攻关,填补了国内空白。与此同时,“冰天雪地”点燃3亿人的冰雪激情,“冰雪经济”成为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在两地三赛区,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与本地发展两份答卷同步书写、同样精彩。冬奥效应的万千气象,汇聚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前不久,***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站在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节点回首,我们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办奥”让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坚持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共享办奥”使冬奥会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开放办奥”使冬奥会成为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坚持勤俭节约、杜绝腐败、提高效率,坚持对兴奋剂问题零容忍,“廉洁办奥”努力把冬奥会办得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眼底色。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专门研发“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延庆赛区竞赛场馆完工的同时,生态修复也接近尾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尽显其中;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作为造雪用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为场馆建设的亮点,助力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人们在尽享冰雪运动无穷魅力的同时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除此之外,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也在如期推进,让环境友好的理念扎根生活。
    令人欣喜的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借助冬奥会筹办契机跑出加速度。从北京加大在民生领域对延庆、张家口的支持帮扶力度,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城际交通网络构建起“一小时生活圈”;从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通向北京,帮助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到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快建设,冬奥会的筹办实践正在开启“1+1+1>3”的新篇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添彩赋能。更为关键的是,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发展模式,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投射到生活品质提升、城市人文温度抬升的发展脉络中,影响远远超越体育范畴。
    ***总书记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奥运效应不只是赛时17天的体育盛宴,奥运贡献也不仅局限于7年的筹办时间。今天,中国以冬奥会筹办为契机,为生态环境改善书写新方案,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打造新模式,为人与社会进步创造新环境,积极为奥林匹克运动创新提供中国理念,也因此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为树立了“奥运新标杆”。未来,我们要续写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让冬奥会更好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冬奥会牵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唯有奏响新发展理念的乐章,才能在不断奋斗中书写令人赞叹的新答卷。
    倒计时一周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进入关键时期,且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困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增强做好筹办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继续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冬奥筹办工作全过程,我们必能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9日第07版):“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评论员观察)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我们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需要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钱袋子”更鼓,“家底”更厚,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奠定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体现了当前宏观经济治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合目的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从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无论是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还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都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把完善收入分配和做好经济工作结合好,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要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在高质量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就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靠全面深化改革缩小收入差距,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也要发挥好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调节作用,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健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在促进共享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才能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坚强保障。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一定能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充分地展现出来。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9日第07版):唱响奋进新征程的和声(评论员观察)
    一份份暖意融融、各界瞩目的发展答卷,蕴含着广大群众对平凡英雄的致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凝聚着闯关夺隘、接续奋斗的自信与意志
    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我们就能更好回应民生期待、增强发展动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份份务实的报告,一场场热烈的讨论,一句句真挚的建言……最近一段时间,各省区市陆续召开人大、政协会议。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地方选择压缩正式会期,但会议内容依然丰富精彩,激扬着为改革计、为发展谋、为民生言的新气象。
    ***总书记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记录着一路走来的“成绩单”,描绘着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地方两会可以说是观察区域发展的一扇窗,也照见国家的发展进步。回望2020年,“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2021年启程,我们将迎来建党xx周年,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地方两会必将汇聚起新征程上奋勇向前的中国力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第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硬核”亮点,折射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湖北启动疫后重振十大工程、河南推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百县提升行动、广西创新开展“33消费节”……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助力经济恢复跑出加速度。一份份暖意融融、各界瞩目的发展答卷,蕴含着广大群众对平凡英雄的致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凝聚着闯关夺隘、接续奋斗的自信与意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我国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工作部署。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各省区市积极谋划开展2021年及未来更长时期工作,多地提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支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重庆将全面推进“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海南提出办好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湖北高标准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各省区市结合自身实际,从激发内需潜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科技创新等角度持续发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破题开路。既有战略布局,又有关键落子,各地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有媒体敏锐捕捉到各地两会上的新探索。探索实施“链长制”,依靠创新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发展碳汇金融,通过市场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加快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新探索反映新期盼,展现新思路。各地公布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上学就医的民生议题,到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地方两会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为发展谋新招、解难题。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我们就能更好回应民生期待、增强发展动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从北京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到山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再到海南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各地描绘的“十四五”发展目标朝着共同的方向,汇聚起中国的发展伟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让我们以更饱满的精神、更务实的作风,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3日第08版):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评论员观察)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读者一起回顾波澜壮阔的历程,瞻望美好幸福的未来。
    ——编者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对近1亿人口的脱贫作出了战略性考量、全局性安排
    这前所未有的脱贫奇迹,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新春佳节期间,贵州毕节昔日的“悬崖村”化屋村以百里画廊般的风景,迎来四方游客;河北阜平大台乡炭灰铺村城市安村的乡亲们,下山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新房中过大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游客,在写着“精准扶贫”红色大字的景点打卡留影……神州大地上,曾经的穷乡僻壤拔掉穷根,充满欢歌笑语,在浓浓的年味中期待牛年开启新篇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对近1亿人口的脱贫作出了战略性考量、全局性安排,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这些年来,***总书记倾注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工作,考察调研最多的是贫困地区,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把党中央的关怀送到老少边穷地区乡亲们的心里,把群众的心愿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引用的这句话,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真实写照。
    无论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坚中之坚”,还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加试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强意志,经过8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这前所未有的脱贫奇迹,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这样的优势,体现在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上。加强领导是根本、精准是要义、资金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从严从实是要领、群众动力是基础,这些经验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法论指导;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成为精准施策、全方位出击的重要战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纲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配套措施,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纲举而目张,全国各地展开了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产业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气吞山河的脱贫攻坚战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没有什么力量比上下同欲更为磅礴。第一书记黄文秀用生命践行扶贫使命,重度瘫痪的李娟“以嘴为指”实现电商脱贫,广大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在神州大地呈现一派“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一面是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一面是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万众一心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正是亿万干部群众的奋斗,把智慧和希望洒在一个个贫困村,激励贫困群众拼搏圆梦,也带动了更多力量参与扶贫,谱写了波澜壮阔、充满奇迹的人类减贫史诗。
    农历牛年春节前夕,***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就一定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4日第07版):脱贫奇迹彰显政治优势(评论员观察)
    中国的减贫奇迹,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国际观察家都在解读中国的“脱贫密码”。***总书记的一段话给出了答案:“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各地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发展阶段不同,贫困的源头和特征各异,要解决超大规模国家的贫困问题,难度可想而知,甚至曾被一些人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这些年来,人们看到各种要素向农村贫困地区汇集,一批批党员干部扎根贫困地区,一个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扶贫工作系统有序运转,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堡垒逐一被攻破……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们知难攻难、知重负重?是什么力量在确保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政治优势,来自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脱贫攻坚作为优先政策目标,并且集中全党全国力量持之以恒投入其中,在接续奋斗中,创造脱贫攻坚的历史伟业。从脱贫攻坚战打响,到攻克贫困堡垒,人们总是喜欢用战役来形容脱贫攻坚,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五级书记抓扶贫,党员干部冲在最前、守到最后,一面面党旗在脱贫一线高高飘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动诠释。
    政治优势,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在曾经深度贫困的四川凉山,一支支工作队扎进贫困山村;在贵州大石山区,当地土特产飞向全国;在曾经贫瘠的宁夏西海固,一个个东西扶贫协作项目带来新活力……从东北林海到西南边陲,从沿海发达地区到深度贫困地区,优质项目在贫困地区落地,帮扶平台与贫困群众对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都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行动中,真正做到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画出了脱贫攻坚的最大同心圆。
    政治优势,来自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从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到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正是这些具体的制度安排,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确保脱贫攻坚始终在制度的轨道上砥砺前行。
    2020年以来,即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仍然能够克服各种风险挑战,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证明政治优势的重要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发挥好,我们一定能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后,继续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5日第07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评论员观察)
    一项项心系民生、胸怀万家的政策举措,一个个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奋斗身影,让脱贫攻坚的成果既有物质的丰盈,也有精神的激发
    广大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艰苦付出和默默奉献履行使命、兑现承诺,生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底色
    
    站在“两个xx周年”的历史交汇点回望,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贫困群众挥洒汗水、辛勤劳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在高原山川、戈壁荒漠,扶贫干部竭尽全力、无私奉献,“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一个个扶贫项目的落地、一座座贫困堡垒的攻克、一道道发展难题的解决,无不饱含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
    时光为尺,标注闯关夺隘的奋斗豪情;岁月为证,彰显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一口刀村,“举目皆是山,遍地都是石”。得益于土地入股、流转、经营的惠民政策,当地的困境一去不复返。在位于乌蒙山区的保华镇奢旮村,过去一桶水经常被当做礼品,有人甚至到山上找野果充饥解渴。正是因为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实施,村寨结束了人背马驮、望天吃水的历史。可以说,生活有多困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就有多强烈;发展有多迫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念和决心就有多坚定。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当云南滇西边陲山区苦聪人寨子里的辍学娃走进学校开始读书,当山东沂蒙山的农民把自己种的蜜桃卖到了6000多公里之外的中东迪拜,当四川通江柳林村的贫困户在篱笆墙上写下“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八个大字……一项项心系民生、胸怀万家的政策举措,一个个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奋斗身影,让脱贫攻坚的成果既有物质的丰盈,也有精神的激发;让贫困群众不仅获得了生活的改善,更打开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每年保持近100万人在岗开展驻村帮扶。从大兴安岭到秦巴山区,从黄土高坡到云贵高原,从武夷山区到乌蒙山区,从大别山区到吕梁山区,“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主战场”。广大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艰苦付出和默默奉献履行使命、兑现承诺,生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底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就在覆盖14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在“十三五”期间每年1000多万个新增的就业岗位上,在减税降费、让老百姓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里,在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里,在不断增多的蓝天、不断延伸的绿道、不断向好的居住环境里……只有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矢志奋斗,把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我们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创造更多奇迹、实现更大辉煌。

《人民日报》(2021年02月26日第07版):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评论员观察)
    “精准”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套务实的工作方法
    精准扶贫方略背后,是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是无数扶贫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
    
    在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摆脱粗放生产模式,走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在安徽长丰双河社区,“稻虾共养”产业扶贫模式让村民腰包更厚实;在河北阜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地落实,1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走出深山,迎来新生活……精准,是一个又一个中国脱贫故事背后的关键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
    ***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刻总结:“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其中,“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开展建档立卡、选派驻村干部,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到推进分类施策、建立贫困退出机制,解决“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从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到严格落实“六个精准”明确要求,在精准扶贫方略引领下,全国各地找准穷根,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中国之治”再次书写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正是因为精准扶贫方略坚持以“实”字当头,各项政策红利才能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从而保证脱贫攻坚顺利实施。早在2012年底,***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就曾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勉强搞一些东西,一定从实际出发,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只有贯彻精准扶贫方略,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确保扶贫举措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在这个意义上,“精准”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套务实的工作方法。
    在宁夏,曾有一位扶贫干部被称为当地扶贫办的“数据中心”,他掌握的数据能具体到贫困户养了几只羊、种了几亩马铃薯。在全国各地,如此用心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能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精准扶贫方略背后,是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是无数扶贫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精心用心、耐心细心,时时刻刻为困难群众着想,才绘出脱贫奔小康的锦绣画卷。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攻城拔寨,精准扶贫方略的意义和影响也在走出国门,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泰国孔敬府,当地官员借鉴参考中国脱贫经验,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结对子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制定个性化脱贫方案。世界各国贫困状况各不相同,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法和原则是相通的。2018年,“精准扶贫”等理念被写入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近日热播的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二集就是“精准施策”,讲述了安徽省霍邱县、河北省张北县、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等多个地区因地制宜、精准脱贫的动人故事。回望脱贫攻坚一路走来,纵然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却都在精准扶贫方略的引领下被一一化解。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更沉淀为一笔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激励我们继续向前,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1日第07版):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评论员观察)
    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推动贫困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跑出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度”
    增强“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担当,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我们必将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湖南将选取部分县重点帮扶乡村振兴,支持湘赣边区创建有效衔接示范区;安徽提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打造千亿级产值农业产业化集群;四川围绕建设宜居宜业乡村,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在近段时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关注点。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历史性转移,首先源于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不仅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夯实了“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根基,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精气神,这构成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信心和底气。
    ***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终点”与“起点”的转化,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辩证要求,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观察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征程不难发现,既立足当下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政策实施、资源投入等方面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是脱贫成果不断巩固的重要原因。就易地扶贫搬迁来说,“十三五”期间,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与此同时各地强化帮扶举措,通过壮大产业、增加工作岗位、发展旅游经济等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正是因为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长远谋划,坚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脱贫的质量、提升脱贫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回首来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继往开来、砥砺奋进,意味着要在不同时期,根据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和内外部环境,审时度势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并一以贯之抓好落实。从党的十九大擘画乡村振兴战略,到制定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推动贫困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跑出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唯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
    “好比一首壮丽的大地颂歌,磅礴了万水千山,震撼了亿万心灵。”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村出发》讲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蝶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但正如专题片所讲述的,“从‘十八洞’出发,从‘十八盘’向上,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还要征服和战胜很多艰难险阻”。增强“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担当,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我们必将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2日第05版):为开好局起好步凝聚奋进力量(评论员观察)
    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神州大地上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升腾着希望和梦想
    站在“两个xx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仍然需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冬去春来,行进的中国即将进入两会时间。过去与未来交汇,梦想与智慧激荡,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坐标。
回首过去一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在世界上率先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