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聚焦“八个字”攻坚“新难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新水平(全文5456字)

陈一新:聚焦“八个字”攻坚“新难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新水平

    9月17日至19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广东省深圳市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总结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创造,研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新举措,不断夯实平安中国建设根基。
    调研期间,陈一新先后来到深圳市光明区群众诉讼服务大厅、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福田区园岭街道八卦岭平安建设中心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有关情况。在调研座谈会上,听取了广东省委政法委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尾、东莞、阳江、云浮等7个市委政法委的汇报。
    近年来,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着力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平安建设,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务实举措,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在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陈一新强调,当前国内外安全环境趋于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上升,打牢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巩固平安建设基本盘尤为重要。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陈一新着重聚焦“打、调、管、用、织、疏、奖、融”8个字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意见。
    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聚焦“打”: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不少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防控薄弱,违法犯罪仍然高发多发,老人、未成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防范能力较弱的群体成为易受侵害群体,对侵害他们利益的违法犯罪必须重拳出击、依法严惩。
    ——突出打击重点。结合当前治安警情,要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引,依法重点打击高发频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涉食药环等违法犯罪;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地区,要重点打击侵害未成人的性侵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等;城乡结合部、资源禀赋较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要重点打击利用宗族家族势力侵吞集体资产、殴打欺压群众等违法犯罪。
    ——注重打击策略。要围绕常态化扫黑除恶,全力追捕一批涉黑涉恶“漏网之鱼”、持续防范和整治“村霸”,决不让黑恶势力再危害百姓。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斩断上下游黑灰产业链条,做到釜底抽薪。对农村发生的严重刑事犯罪,要克服基层派出所普遍警力不足的问题,整合县域警力资源,开展破案攻坚,做到应破尽破。
    ——强化边打边治。要持续开展行业整治,着力整治“沙霸”“矿霸”、强揽工程、车匪路霸等治安乱象,铲除违法犯罪滋生土壤。要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留守妇女儿童等易受侵害群体提供法治保障。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突出以案说法,引导群众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公民。
    二、聚焦“调”: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机制,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有的地方化解矛盾纠纷没有形成合力,一些矛盾纠纷反复流转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甚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党委政法委(政法委员)牵头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确保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功能系统集成。借鉴深圳市全面建设群众诉求服务大厅(站点)、汕尾市“5+X联调”、阳江市“五室合一”和其他地方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做法,依托综治中心等现有资源,整合基层政法单位、矛盾相对多发的行业部门以及群团、社会组织、专业人士等力量,打造一站式的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突出实用实效,通过人员进驻、业务联动、信息互通,尽可能集成调解、法律咨询、困难帮扶、心理疏导等功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纠纷化解服务。
    ——矛盾一站化解。运用信息化手段,健全矛盾纠纷受理登记、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反馈回访等机制,形成全流程、系统化、闭环式的工作体系,实现“进一扇门、解万般事”。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向基层下沉。对复杂疑难矛盾,落实好党政领导接访包案等制度,努力做到就地化解不上交。
    ——风险综合研判。对辖区内矛盾纠纷情况,做到“县(区)每月一研判、乡(街)和相关部门每周一会商、村(社区)每日一碰头”,定期组织会商分析,切实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善于发现新生性、趋势性风险,研究综合应对措施,实现从末梢矛盾化解向前端预防治理延伸。
    三、聚焦“管”:强化社会治安精准管控,严防重大案事件发生
    目前,全国命案总体下降,但一些地区恶性刑事案件仍相对高发,严重影响公众安全感,迫切需要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精准防控机制,有效遏制重大案事件发生。
    ——加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针对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多发,要借鉴云浮市将精神障碍患者全覆盖、基本全免费治疗等做法,解决患者服药难、家庭脱困难、社会接纳难的问题,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
    ——加强重点部位管控。要健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重点部位安全保卫制度,强化步行街、商场、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提升对突发案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推动医警、校警联动,加强幼儿园、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安全防范。要突出对城中村等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加强重点物品监管。推动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缉枪治爆、收缴管制刀具等行动,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管理。要严格落实寄递物流安全管理“三个100%”制度,对网购易制枪爆物品等敏感可疑物品监管到位,决不让失控失管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四、聚焦“用”:用好基层信息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治”水平
    目前,一些地方智慧安防设施建设还存在“盲区”,社会治理信息资源联网共享不足,智能应用不够深入,基层对风险隐患的智能监测预警水平较低。要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向基层和末端延伸,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让“雪亮工程”照亮盲点。按照“补点、整合、升级”的要求,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向小区(自然村)延伸拓展,重点把好出入口、公共区域等关口,提升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完好率,用“雪亮眼睛”看护百姓安全。
——让“城市大脑”联通基层。充分运用“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加快建立专门的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化治理网络,并向基层一线开放相应端口和权限,实现数据综合采集、多方利用。要借鉴珠海市建立“平安+”指数、汕尾市“民情地图”等做法,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风险隐患的智能化监测预警,提升基层指挥、调度、处置能力。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配备、使用,让信息化发挥更大效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