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开展调查研究?2万字讲义(全文22689字)

怎么开展调查研究?2万字讲义

   调査研究是人们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运用一定的调査方法和手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它是认识和解决问题、保证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一、调查研究是各级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
   政府系统办公室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司令部和参谋部,其基本职责就要办理事务、参谋政务,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而要提高参谋水平,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就必须大力开展调査研究。因此,调查研究是各级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办公室的工作全局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能不能向领导提供一些高质量的、对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是衡量各级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服务质量高不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文秘人员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高不高、工作成绩突出不突出的重要标志。
   公文处理要达到高质量,除了格式规范外,更要注重内容的正确与真实,离开了调查研究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信息采报要达到高品位,首先就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督促查办要达到高效率,更是以调查研究为先决条件的,否则只能是督而无效、查而无果。就此而言,调查研究的确是办公室工作的灵魂和统帅,离开了调查研究,办公室工作就难以做好、做深入、做出新意、做出更高的水平。
   (一)加强调查研究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要求。进入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大环境讲,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我们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纷至沓来的任务,使我们面临许多尚未完全认识的“必然王国”,一些原来我们熟悉的东西,现在变得陌生了,出现了很多不了解的新情况和不懂得的新问题。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从小环境讲,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搞X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建设X先进制造业基地、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城市“两创”力度、加强社会保障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将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须臾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如,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要搞好调查研究。因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市情出发进行探索和创新。现在,各项改革都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必然触及许多深层次矛盾,改制问题、破产问题、下岗职工问题等接踵而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功夫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企业在改革中创造的新经验,并上升为指导和推进改革的思路、政策和措施。又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需要搞好调查研究。目前,全市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继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整体素质不高,消费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增长缓慢;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形势严峻,经济发展环境亟待改善等。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坐在办公室翻本本、拍脑袋是不行的,凭老经验、老办法也是不行的,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找办法、找出路。再如,解决城市和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需要搞好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关心低收入和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人口,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是我们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研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保证科学决策、实现正确参谋的基本条件。目前,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所谓“先拍脑袋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以及形形色色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都是与某些领导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相联系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调查研究好比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陈云同志也曾说过,“我们的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我们一定要摆正调査研究和参谋决策的关系,把调査研究作为服务领导决策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参谋权。
   (三)调查研究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是非常注重调査研究的。1930年5月,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査,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对于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泽东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收入《毛泽东选集》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名的调查报告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邓小平同志是调査研究的楷模,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和发扬调査研究的优良传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曾深刻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识的调査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调査,就没有决策权”“没有正确的调査就没有正确的决策”。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XJP同志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正是由于我们党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为了更好地坚持调査研究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3个1/3工作法,明确要求每个机关人员都要用1/3时间,深入基层调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政府系统各级办公室的同志们更是责无旁贷,并应率先身体力行。
   二、政府系统办公室调查研究的选题
   选题就是确立调査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选题是否准确,决定调查研究的成败。可以说,选题是方向,方向不准,调查研究必然要走弯路。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大量出现,需要调研的问题很多。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中抓住关键进行调研,把有限的调研资源用在“刀刃”上,至关重要。不同地方、不同部门情况各不相同,所要进行调研的课题也不一样,但都必须紧扣领导决策需要,注意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抓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对事物发展的方向、效果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一点,就是要围绕政府的工作重点来进行。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方面要用心揣摩领导的工作思路,把握准各个时期领导思考、关心和工作的重点,领会领导的决策意图,站在领导者的高度去纵观全局。关键是要多听取领导的指示,悉心研究领导的报告、讲话、文章以及政府的文件、决议,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调研课题。譬如,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也是个体私营经济会议。我们马上意识到“个体私营经济”是一个很好的调研题目,就于5月份组织力量深入X、X、X、X、X5县(市)区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准确把握各个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围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去选择调研课题。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并有效地解决诸如农民收入、国企改革、社会保障、城市化进程等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关系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去搞调研,可以说就是选准了题目。
   二是抓“热点”、“难点”问题。所谓“热点”,就是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政府解决的共性问题;所谓“难点”,就是经济社会生活中解决起来难度较大的新矛盾、新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是领导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从中选择课题,有利于我们抓住关键环节。从“热点’“难点”问题中选择调研课题,最主要的是要抓好四句话,即:紧跟形势、领导关注、群众关心、急需解决。比如,中央一直强调要精简会议和文件,前年、去年和今年春节后都下发了专门通知,宜阳抓住这一时机,认真组织调研,上报了《公文精简刻不容缓》一文,可谓题目选到了点子上。再如,在全省即将开始税费改革之际,X县搞了关于X乡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査,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后,我们当即就编发了。另外,小城镇建设一直是近年来我市各级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不少地方都抓住这一题目搞了调研,而且由于各具特色,2019年我们连续编发了X篇(X、X、X各1篇),2020年又发了X1篇。
   三是抓住带有一定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并进行超前研究。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往往是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选定这些调研题目往往会受到领导的重视。比如,各地区、各部门、各产业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需要我们不断进行超前性研究,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挑战。这都是好的调研题目。再如,2020年,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搞的关于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是根据一条信息选的题,这条信息是:X至X年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依次为X%、X%、15.2%、X%、X%、X%,2019年X%,2020年X%,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趋势。经我们分析,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后劲不足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于是,就组织力量进行了调研,引起了较大反响。
   在选题上,一定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避免撞车。如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是个热门话题,不少县区都选择了这一题目,但最后写成的报告千篇一律,缺少特色,所以我们很少编发。再如“五一”旅游黄金周也是个好的选题,2019年X、X、X都搞了调研,但没有更突出的做法,我们也没有X。二是要注意选大的题目。这里的“大”主要是指影响大,成效大。如X修建前坪水库这个选题就很好,因为它虽然只是一个水库,但调研深、影响大,内容全面具体,数据翔实可靠,建议切实可行,对上级科学决策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三是要注意决策情况反馈。上级政府或本级政府出台一项重大决策后,领导往往需要了解决策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进一步研究对策,促进决策的落实。作为办公室人员,我们要注意从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反馈中选择课题,更好地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四是要注意选题的典型性。选择工作中的典型作为调研课题,有利于总结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但实际工作中,不少单位上报的经验型调研报告,选题缺乏典型性,难以对面上工作起到指导推进作用。
   总之,办公室开展的调査研究,一定要突出服务性这个特点,始终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努力贴近领导的思路和脉搏,紧紧围绕领导决策过程来选题。在实际工作中,凡是领导高度关注的事情和问题、凡是领导经常思考的事情和问题,就是我们调研时所应关注和思考的。否则,不管调研如何深入,建议如何可行,对服务领导决策都是没有用处的,形成的报告也是一堆废纸。
   三、调查方法与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
   调查研究方法是否得当,怎样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直接影响调查研究的质量和调研成果的高低优劣。
   (一)调查方法
   1.走访调查。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很重要事件所釆取的一种调查方法,可以走村串户,也可以单独谈话。这种调査法一方面可以获取真实情况,一方面可以保护被调査者。
   2.开调查会。这是调査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即调査者根据调査主题选定一定知情人开座谈会,获得可靠情况。开调査会要注意四点:一是要确定明确的调査纲目(发言范围),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做好发言准备,这样才不致于跑题;二是要合理确定参加人员,首先是要选知情的人,其次是要选多层次的,再次是要选有代表性的;三是要多问、善问,以得到更多实情;四是要亲自记录,以便回去消化。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且效果很好。
   3.问卷调查。这是运用统一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事实和测量其行为状况的有效方法,它具有调查工具统一、调査方法灵活、调査过程匿名、调査结果量化的特点,省钱、省时、省力,又能较简捷地探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相互关系、影响,可以用来验证假设。问卷调査关键在于问卷的设计,其基本内容是选择调査对象;设计调查项目;分发问卷;统计归类;分析概括。2018年我们搞的农民收入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都曾采用这种方法。
   4.实地考察。即调査者深入事件现场,进行有计划地、周密细致的考察,以便得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调研人员亲自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可以得到生动直观的鲜明印象,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实地考察是一种常用的调査方法,特别适用于灾情如旱灾、水灾、火灾及事故现场的调査,而且对这类情况的调查,非到现场考察不可。
   调査研究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做到全面深入。所谓全面深入,就是对所调査的问题,必须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力求准确地掌握调査对象历史的、现实的、纵向的、横向的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了解其所处的环境及相关因素,既要体现广泛性,又要体现深入性。要做到全面,必须认真深入。这是调査研究的基础。一是要力戒浮漂。在调研过程中,要坚决防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必须扑下身子,沉到最基层,亲自听、亲眼看、亲手记,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要正反兼收。下去了解情况,一般听到正面情况和成功经验多一些,哪一个单位也不愿把自己的工作说得很糟。这就要求我们尽量抓住问题的线索,多询问,多了解,注意收集来自不同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避免偏听偏信,导致调研结论出现不应有的偏差。三是要力求深入。实际调査中,要力求挖掘出更多的东西。调査越广泛深入,占有的材料越充分,对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就越符合实际,就越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调査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围绕调研主题,在听、记的同时,不断与被调査者就某些问题开展讨论、交流,进行思想沟通。这样做,既可引导调查方向,不致走入歧途;又能够进一步开掘调研主题、理清并丰富调研思路,深入挖掘材料,还能够通过调查纠正不正确的思想和看法,使人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正确的理解,对问题达成共识。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调研方法,也是调查作风深入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作风不深入,调查不扎实,不实事求是,不敢讲真话的问题。作风不深入,就是沉不下身子,浮在上面,很少深入基层去调查研究,即使下去了,也是走马观花,点到为止,很少与实际工作者接触。调查不扎实,就是放不下架子,与基层群众直接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很少,得不到原汁原味的信息。不实事求是、不敢说真话,就是放不下面子,在调查中只报喜不报忧,不敢指出错误倾向,剖析存在问题时避重就轻,结果是得不到正确的结论,甚至提供错误的情况和结论,无助于领导决策,也给工作造成负面效应,影响上下级关系,影响政府机关和干部形象。
   所以,调查研究一定要深入、扎实、细致、严谨、实事求是,这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前提,也是调査研究成功的保证。
   (二)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
   调查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将调查来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综合,找出事物内部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进行认真的研究,提炼出观点。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又是调查的延伸和升华。没有研究、加工的调查报告,充其量只是调查材料的汇编,谈不上高度与深度,对调查者个人来说,在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不仅对于写好调查报告至关重要,而且对自身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研究工作主要包括:①涉及调査项目的有关国家方针、政策的研究;②运用科学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厲去伪存真,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问题和经验,揭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所表明的问题;③合并同类项,找出众多调查材料中的共性部分,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特点;④发现分析某种趋势或倾向性的苗头。
   研究一定要透彻。所谓透彻,就是对调査得来的材料,要认真进行梳理“加工”,努力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讲:“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也正像陈云同志所提倡的要学会“踱方步”。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时,要开动脑筋,科学地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善于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具体抽象、分类比较、定性定量等方法;要有宽广的眼界,把问题置于动态过程,置于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大背景下,从多维角度去思考、分析、把握;成果要有针对性,所提的对策意见要考虑方方面面,不仅考虑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要考虑对今后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其正面效果,还要考虑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仅要考虑其正确性,还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总之,透彻研究问题就是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谋得实一些。比如农民增收问题,我们都在研究,也做了很多工作,说起来都能讲出个一二三,但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研究还很不够,与上级的要求有差距,与真正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更有差距。
   四、调研报告的特点与分类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査报告。如X县在《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山区经济》的调査报告中,开头是这样定写的:X年以来,我县把发展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重点建设了X等X个乡镇食用菌产业基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X年全县生产食用菌X万袋,产量X万吨,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农业特产税突破X万元,有X个乡镇X个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X%来自食用菌。开发引进的袋栽黑木耳、毛木耳、草菇、蘑菇、猴头、鸡腿菇等新品种,远销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深受顾客欢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稳定收入,也充实壮大了乡镇财政。X镇X年财政收入的45%来自食用菌产业。总的看,我县食用菌开发初具规模,支柱产业地位初步确立。
   在肯定成绩之后,进一步指出:尽管我县的食用菌生产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整体科技水平较低,经营方式仍以庭院式生产为主,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低。二是食用菌品种结构不合理。三是缺乏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又分别做了具体分析。这样既讲成绩,又讲问题,让人感受到了调查人员的诚意,以及事实的可信度。
   2.针对性。一般来说一项调査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査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针对所研究的课题,明确交待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如《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报告》开宗明义:“为全面掌握我市近几年来技术创新情况,摸清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我们于X月末至6月中旬对全市X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开展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X份,收回有效问卷X份。在此基础上,又实地调查了有代表性的X家企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后。”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关于X县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在阐述“产业结构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这样一个论点时,写到:为改变过去乡镇企业结构相对单一的局面,近年来,该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形成了以金刚砂、塑料加工、铸钢、资源开发、电子元件、装饰材料、机械等产业门类相对齐全的乡镇企业体系。X年农户新上项目X个,农户上项目率达到X%。“一乡一业”较为突出的有X镇的塑料加工、X镇的铸钢、X乡的竹器加工、X乡的宫灯制作等。“一村一品”较为突出的有白元乡的电子产品一条街,X年1月份才开始筹建,目前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个体企业已达X多家,在郑州设有X多家专柜,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
   在阐述“产权形式多元化,乡镇企业发展机制不断优化”这样一个论点时,写到:过去由于乡镇企业大多为集体制企业,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导致企业管理不善,资产流失严重,多数企业也因为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互分割,形不成经济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受挫。为此,该县在企业改制上狠下功夫。基本思路是“集体企业抓改制,私营企业抓扩张”。具体形式主要有X种:一是资产拍卖,买断经营;二是租赁承包,自主经营;三是母体裂变,个体经营;四是资本聚集,组建集团公司。集体企业通过改制,合理配置了生产要素,明确了企业的责、权、利,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改制后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到X年底,全县共改制企业X个,占集体企业总数的X%,其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X家,拍卖X家,租赁X家,承包X家。X镇X村集体企业在X年连续两年亏损,X年狠抓了改制工作,X年全村各类企业实现产值X亿元,利润X万元,上缴县内税金X万元,出口创汇X万,成为“X县纳税第一村”。
   这些事实都很有代表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否则,就会给人造成论述不严密、论据不充分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査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倶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如《关于X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调査》,在说明“新定粮食标准高,保护价与市场价脱节,顺价销售困难”这样一个观点时,写到:X年国家新修订了粮食标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