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规范和改进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调研报告:规范和改进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X针对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中存在的形式缺乏创新、内容脱离实际、检查督促乏力等方面问题,结合实际,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和改进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形式和方法,真正把“三会一课”制度抓在日常、融入经常、交流在平常,体现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三会一课”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基本做法
    为有效破解基层支部在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方面的诸多难题,市住建局通过强化保障、创新方法、丰富载体,使“三会一课”制度得到了扎实有效落实。
    (一)夯实基础,确保常态长效。市住建局党组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X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听取局属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基层党支部在开展组织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胆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三会一课”等党支部基本制度落实到位。一是强化制度抓落实。坚持从严处着眼、细处入手、实处用力,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住建局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计划报备制度》《市住建局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市住建局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重点抽查制度》等多项基本制度及实施细则,确保“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落实过程中严格规范,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强化责任建清单。强化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责任落实,探索建立了基层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逐级抓“三会一课”责任清单,推行目标管理,做到谁的责任谁来担、谁出问题追谁责,使基层党支部主体责任、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副书记直接责任、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具体责任更加明确,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三是强化保障促改建。逐年提高党建经费对党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按照“六有”标准,对基层党组织会议室和党员活动室进行了改造,配齐配全了党旗、桌椅、图版、图书、电脑、投影仪等各类基础设施,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固定活动场所、有活动设施、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有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实行了基层党支部“一表、一账、一卡、三编、五册、七簿、九档”管理标准,使“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落实过程全程留痕,有迹可寻。四是强化检查严整改。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随机抽查、季度检查、年度考核等方式,对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业人员对基层党支部督查考核,督促“三会一课”制度的推进和落实。督查考核组成员利用深入联系点、下基层调研等时机,对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情况进行随时随机动态检查;每季度分别对基层党支部进行检查指导;每年度由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带队,抽调相关人员,对基层支部进行联合检查和验收,将发现的问题向支部下发问题整改通知单,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和通报。
(二)改进方式,搭建教育平台。下大力气精心设计各类符合党员需求的组织生活形式,打破了“三会一课”只是学习政治理论的单一局面。一是突破“书本学”的传统学习方式,打造“三会一课”线上平台。利用党建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创建了“指尖党课”,开通了“网络党支部”“党课大家讲”“党员小书包”“认领微心愿”等特色功能,为党员提供精细化服务,让党员能够随时自主点击学习。二是突破“集中开”的传统会议模式,设计便携式“三会一课”教育形式。针对党员多、生产期忙等实际问题,通过创新形式,把“三会一课”开到班前班后,让组织生活不受时间的限制。创新设计了“口袋里的’三会一课’”,把党的基本理论、“三会一课”基础知识等内容精心编撰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方便党员随身携带,随时学习;创新设计了“网络上的’三会一课’”,利用党员微信群,定期编排发布“三会一课”学习内容,转载“二维码”党课,让党员通过手机灵活参与组织学习。三是突破“一人讲”的传统授课形式,推行“党员+”模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5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