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学笃行实干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学笃行实干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科技创新作出了系统阐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思想性、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科技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一、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涉及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问题、重大问题、根本问题等,形成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
    (一)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科技工作。科技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提出“自主创新”,再到***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都体现了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为科技创新事业擘画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到2035年,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科技自主创新指明了方向。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可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发挥。举国体制曾对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制度。***总书记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构建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可以汇聚一切创新资源。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发展的政治优势和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有效发挥党统筹协调科技资源的领导优势,才能更好地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领导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发展优势,落实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发展战略中,全面推进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坚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奋斗目标。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各国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历史雄辩地证明了科技所拥有的颠覆性力量,它将直接决定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决定国家是兴旺发达还是走向衰落的命运走向。正是基于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总书记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是科技创新源源不断涌现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重大技术瓶颈、不断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抢占事关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的过程,更是不断增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全球性竞争已经到来,世界科技创新的步伐已经提速,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将科技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我国也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唯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才能迅速增强综合实力,跃升为世界强国。因此,新时代科技工作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明确的战略方向、更高效率的落实行动,应对已经到来的高强度国际竞争、高水平科技发展要求。
    (三)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一体化部署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创新发展需要科技驱动,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培养则需要教育来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与科技、人才共同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都依赖于教育的支撑,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人才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主体力量和战略资源,在创造和传播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要实现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就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
    (四)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发展核心科技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当今世界,核心技术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持续发展的命脉,这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于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当前,我国依然存在某些关键核心技术和尖端科技领域受制于人的问题。***总书记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关于如何发展核心科技,***强调,要更好的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在前沿技术领域奋勇争先,加快发展重要战略资源,才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科技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强力支撑,基础研究的高度和厚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就加强基础研究作出战略部署:“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五)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基本领域的变革,好比车之双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目的就是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创新能力愈发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5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