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心得感悟: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心得感悟: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
    上个月,参加了上级党委组织的第一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期间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现场教学点。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的历史概况
    引漳入林:工程的起源
    红旗渠的前身是1959年确立的”引漳入林”工程,其主要目标是将山西的漳河水源引入河南的林县,以解决当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一设想的提出,是林县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对于改变自身生活环境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工程命名:红旗渠的诞生
    1960年,这一工程正式动工,并被命名为”红旗渠”,寓意着坚持毛主席提出的”三面红旗”——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一命名不仅体现了工程的政治意义,也表达了林县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
    工程命名:红旗渠的诞生
    红旗渠的建设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林县人民在缺乏资金、技术、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智慧,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了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到了惊人的2225万立方米。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红旗渠终于在1969年全面完成。
    伟大成就:红旗渠的影响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展现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5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