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党课之李向群事迹宣讲(全文3876字)

生如夏花——党课之李向群事迹宣讲

说起李向群这个名字,想必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再介绍他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1998年那场发生在我国大地,涉及29个省市区的特大洪水灾害。
   (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李向群就是在这场特大灾害中,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勇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他年仅20岁、参军20个月,党龄只有8天。20岁,正是一个充满希望、活力迸发、有无限可能的年纪,甚至还是一个成年没多久的“孩子”而已,但是他却选择了为国献身、保卫人民,真真印证了那句:“生命短暂,却如夏花般绚烂。”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勇敢的“孩子”。
   1978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李向群出生于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 ,这里曾是著名的琼崖 革命根据地。李向群从小就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改革开放以来,他的家庭经历了从穷到富的变迁;他也亲身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
   上学时,李向群是一名好学生。
   那个年代,学雷锋是学校里最光荣的学习活动,“学习雷锋好榜样”是学生们的“座右铭”,李向群也不例外,但他更优秀,他是学雷锋小组组长,关心关爱孤寡老人 ,热心帮助孤儿上学,也是在一次次的助人为乐中,心中“为民服务”的萌芽悄然生长,不断壮大。
   从小他就立志从军报国。在一篇谈理想的作文里他写道:“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去保卫祖国,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尽心尽责,在紧急关头,我将不惜自己的一切,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我甘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而他长大后的行动,也履行了自己幼年时的承诺。
   从军后,他是一名好战士。
   1995年11月,东山镇征兵工作开始了。李向群积极报名,李父李母也非常支持儿子的这份“报国情怀”,赞成他从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但俗话说好事多磨,在体检环节,由于身体条件不够出色,他遗憾的没能如愿,但是这没有改变从戎报国的决心。他又报名参加了镇里的民兵营,并积极参加训练,为再一次报名参军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苦心人、天不负,1996年12月,李向群再次报名应征,终于实现了参军的愿望,被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97年1月29日,经过一段时间的新兵训练后,李向群所在的九连举行了为新战士授枪的仪式。从这一刻起,李向群真真正正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那一刻,手中的枪沉甸甸的,就像他肩上责任那样重重的,小小的肩膀终将扛起报效祖国的重担。
   李向群入伍以后,首先下决心刻苦学好军事本领,努力做一个优秀战士。参军不久他写了一份决心书,给自己提了很高的目标:一是5公里越野达到优秀;二是400米障碍跑 达到良好;三是投弹达到优秀;四是射击达到良好。
   这些目标听着很简单,都是一些必备技能,但李向群要的不是合格、过关,而是优秀、优中更优。
   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立下的训练目标。1997年上半年考核时,李向群的训练成绩在全营新兵中名列第一,受到营嘉奖一次;年终考核,李向群又获得军事训练满堂红,并被评为优秀士兵。
   军事技能上目标的实现,并不是李向群认为优秀战士的唯一素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还得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但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非常想多学些知识,早就想参加函授学习。看到报上那句话:“在法制社会里,不懂法就难于生存,更难于发展。”他没有丝毫犹豫,决定参加法律函授学习。
   作为一个战士可利用学习的时间其实很少,为了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李向群发扬儿时从雷锋同志身上学到的 “钉子精神”刻苦学习。双休日别人休息了,他一个人钻进图书室学习;晚上战友们入睡了,他还躺在床上学习。经过努力,1998年6月他获得西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的法律专业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至此,李向群达到了“文武双全”的优秀战士标准。
   说完他的工作表现,我们再来看看他的生活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2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