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减灾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全文4278字)

减灾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聚力综合统筹,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形成全民防灾、合力减灾、共同救灾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全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在1.2%以内,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不超过1人,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水库垮坝、主要防洪河道决堤、城市受淹事件以及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救治责任事件。
   一、提升综合协调能力
   (一)树牢综合减灾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加强干部培训,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生命、情系民生的执政理念。〔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减灾委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职责,细化分工、强化责任,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重特大防灾减灾救灾活动,切实做好灾前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灾中救灾救助响应机制启动,查灾核灾、转移安置、款物筹措调拨发放,灾后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平时防灾减灾、救济帮扶,全力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立市减灾委与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气象灾害防御、地质灾害防治等专项指挥部之间工作协同机制,完善工作规程,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各县(市、区),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考核办法,细化考核细则,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减灾委成员单位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报送市委、市政府。表彰一批防灾减灾救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县(市、区),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严格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报、提醒警示、挂牌督办、约谈、重点管理等5项制度措施。对风险普查、灾情管理、救灾救助等重点工作视情采取相应措施。梳理制定自然灾害防治权力与责任清单,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综合督查检查,推动防治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综合防灾能力
   (五)持续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3月底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致灾因子内外业调查;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等各项任务。配合省普查办年底前建成市致灾孕灾数据库、承载体数据库、减灾资源数据库、灾害隐患数据库等四大自然灾害数据库;完成单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普查区划和风险防治两张图,建成综合应用和应急管理、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住建、水利、林业、气象、地震“1+8”行业系统自然灾害防治平台。〔各县(市、区),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普查任务分工负责〕
   (六)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强化应急管理、气象、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多部门会商机制,每月、每季度和重大节点及时发布灾害风险预报和监测信息。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推进多部门信息共享共用,积极与社会媒体对接,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各县(市、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紧抓国家将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继续纳入“十四五”规划重大机遇,协调推进防灾减灾基础能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提升、应急装备现代化、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投入统计制度,定期调度通报进展情况。〔各县(市、区),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人防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灾害风险管控。探索建立普查工作常态化机制和普查成果应用体系。汇交水旱、地质、地震、气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