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全省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市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敢为人先的攻坚劲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一、学在深处,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宏图、引领未来。**市召开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举办专题研讨班等,持续兴起学习贯彻热潮,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在领会重大意义中提高政治站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取得的重要成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对于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以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站位和追求,结合实际做好深化内化转化文章,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在领会精髓要义中把握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坚持把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工作期间和来我省调研考察期间关于改革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重要指示,与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化理解把握、做到融会贯通,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责任,不断开创**改革新局面。
    在领会宝贵经验中砥砺改革决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六个坚持”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加深了我们党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始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努力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二、改在要处,系统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目标
    逐一对照细化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结合**特色优势和发展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做到深化实化具体化,确保各项改革部署在**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围绕践行嘱托抓深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指引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我省的谆谆重托和殷切期望,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推进改革的实际行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巩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着力打造绿色产业发展高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坚持以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善新型工业化推进机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健全重点产业链“链长+链主+专班”机制,实行“一链一策”,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标杆。实施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书香**”全民阅读提升、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书院文化”品牌打造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十大工程”,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着力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样板。系统梳理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5年来取得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加快打造教育培训体系、理论研究体系、服务评价体系,进一步重塑科技特派员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科技成果有权转”“科技成果转得顺不顺”和“转出效益”等问题,确保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个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始终走在前头。
    围绕特色优势抓转化。**是“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生态优越,资源丰富,文化厚重,特色突出。我们紧紧聚焦有基础、有优势的重点领域,以更大气魄和力度纵深推进改革。立足生态大市。围绕“四个全域”阶段性目标,系统谋划“护绿、扩绿、兴绿”工作体系,创新推出生态体检“1+N”机制以及巡山交树、巡河交水制度,深入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机制创新集成改革,健全完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培育发展壮大“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建设好国家碳计量中心,不断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立足农林大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一规划一导则一方向一机制”,加快构建“一带三沿、百村示范、千村推进”的乡村建设新格局。完善“到**去、助乡村兴”平台,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吸引“三乡人”投身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深化“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深化林下空间流转机制、完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林业碳汇开发和拓展“一元碳汇”应用场景,努力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让山林得绿、林农得利。立足文旅大市。探索文化遗产保护**路径,通过建立文物地图、开展文保体检、深化文脉传承、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出海等“五文”工程,用好武夷论坛、考亭论坛等平台,进一步擦亮“书院文化”品牌,加快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不断提升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围绕短板弱项抓提升。短板弱项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紧紧抓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补短板、锻长板。良好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沃土。持续深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围绕以便企为导向的“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和“免申即享”机制,以惠企为导向的绿色产业创新平台、“企呼我应”平台和“惠企政策直通车”机制,以亲企为导向的“企业家下午茶、晚餐会”,推动涉企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增值服务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科技创新是产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有效融合工作机制,完善绿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应用服务体系,健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才聚武夷“揭榜挂帅”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大武夷绿色食品研发中心、氟新材料研发创新中心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0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