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全市国资系统来说,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光荣职责使命。我们要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扎实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监管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为国资委党委委员,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安排。这充分体现了国资国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资国企的战略支撑作用愈发凸显。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国资国企改革明确了目标和方向。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国资国企改革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国资国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深化改革,能够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领产业升级。例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资国企可以发挥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布局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有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使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这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同时,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可以减少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例如,一些地方的国资国企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增强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国资国企在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经济下行或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国资国企能够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国资国企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疫情期间,许多国资国企积极参与抗疫物资生产和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当前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障碍仍需进一步破除。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例如,部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二)创新能力不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然而,一些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1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