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社区规范化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积极策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提升,进一步理顺和加强对我县县城社区人、财、物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县委主要领导指示和赴相关社区调研精神,由县委组织部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县城x个社区,赴财政局、民政局、xx镇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就社区管理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管理现状
我县现有xx、xx、xx、xx、xx、xx、xx、xx、xx等x个县城社区,总管辖面积约xx平方公里,东到县城xx、南至县xx村、西接xx、北连xx,管辖县城居民及流动人口合计约xx万人。
1.社区目前的工作内容:社区目前承担了党的建设、宣传统战、综治维稳、环境整治、殡葬改革、社区服务、城市建设、推进改革、文明教育等十大项的工作,同时配合xx镇党委政府做好服务“两区建设”等临时突击工作和其他中心工作。
2.社区目前的管理主体:我县目前未成立专门的县城社区管理机构,县城社区现阶段在xx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xx镇负责社区人、财、物的管理和社区工作的考核,县民政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相关业务指导。
3.社区目前的人财物现状:目前x个社区均配备了书记x名、主任x名、委员x名,通过社区居民多人联名推荐等“两选一推”方式产生,社区委员由xx镇和县民政局共同协商把关。工资待遇为社区书记、主任每月x元,委员每月x元,县财政年初安排各社区x万元专项办公经费和x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上级民政部门每年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有少量补贴资金(全县补贴总额为x.x万元)。社区资产进行登记存档,一切经费开支由各社区每月到xx镇报账核批。
4.社区目前的考核管理方式:今年区域重新划分、人员大幅变动,殡葬改革、环境整治等新工作、新要求的产生,年度考核方案xx镇尚未定稿下发。xx镇将x个社区进行划片分区,参照村“两委”干部按片区由相关班子成员(正、副片长)和一名驻区镇干部对社区日常工作及人员进行管理并负责日常工作的布置调度。社区干部采取坐班制度,实行分工负责,除书记、主任外每名委员分别负责十项主要工作中的一项或多项。
二、存在主要问题
1.社区工作不够到位,特色创新不够。一方面,由于社区区域及人员大幅变动,社区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社区人员素质参次不齐,造成社区干部工作方式传统思维居多,工作上顾此失彼,还是以过去的“老办法”来面对“新问题”,主动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社区干部服务面不广,服务方式较为单一,多是被动的“点对点、“面对点”,而社区日常工作纷繁多样,导致现阶段县城各社区工作成效不够明显,工作进度较为缓慢,工作特色鲜有亮点,尤其是在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小区物业管理、网格化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离上级要求和现实所需还有较大差距。
2.管理监督不够严格,日常监管缺失。xx镇党委政府作为县城社区人、财、物的直接管理部门,目前对社区工作及社区干部的考核没有细化到人、量化到项,考核的方向性和针对性仍不够强,日常监管不够严格;县民政局作为业务指导部门还负责社区民政工作的专项考核,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疏监督的实际,每个社区单纯依靠xx镇x名干部难以对社区干部进行有效全面地日常管理和工作督促,尤其是对年终考核与平常监管的结合,中心工作与日常工作的标准要求,坐班制度与坐班时间的执行监督以及相关经费的使用审核,没有达到应有标准。比如:相当比例社区干部身兼人民陪审员身份,社区日常工作纷繁复杂,社区干部参加一年多达数十次的庭审活动,稍欠妥当。
3.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反映实绩不准。目前xx镇对社区工作和社区人员的考核,每项工作由镇分管领导负责考核汇总,社区干部参照《xx镇2025度机关干部职工考核办法》执行,采取年终一次性逐社区考核进行。客观来说,考核考评存在一定主观性、片面性,缺乏奖惩挂钩、紧扣中心,缺乏多方参与、客观准确,缺乏凸显特色、注重实绩,考核对象及考核档次区分不够,中心工作考核未细化量化倾斜化。
4.权责匹配不够合理,奖惩激励弱化。社区没有行政管理职能,缺乏相应的工作抓手。虽然每个社区配备了x名干部,但承担了多项行政事务工作,上级任务要求和社区队伍力量不匹配,有的县直单位和部门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下任务、作布置,“费随事转”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导致社区干部力所不能及、疲于应付。此外,省、市规定的社区干部待遇标准目前我县仍未落实到位,岗位吸引力不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4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