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确立为核心要义之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党的文化领导权、为什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怎样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等重大问题,为坚持和巩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文的第一部分,系统阐述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论述,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历史趋势提出来的,充分彰显出对文化的地位及作用的透彻理解。《纲要》正文第一部分开篇就论述了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当前,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离不开文化繁荣发展的支撑,更加需要从文化传承发展中汲取思想智慧与奋进力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全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紧密团结的思想力量,注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对思想领导的重要意义的科学把握。《纲要》提纲挈领地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作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是真理力量的彰显。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新兴阶级只有掌握文化领导权,才能诉诸一定的意识形态或文化形式,确立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诞生于民族救亡图存历史大潮中、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的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并引路指向的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高度重视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引领,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在其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用这一科学理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正是由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我们党才从根本上掌握了思想文化的主动权,掌握了创造历史的主动权。《纲要》强调,只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旗帜如若举不高、树不牢,就不仅会迷失前进的方向,还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是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国家稳定的大局就很难维持。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领导权本质上即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核心任务与首要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意味着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的新的自觉,也就是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从来都是一元的,不能多元化。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纲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统一,确保我国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坚定前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对此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方面。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包括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在内的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以这种相对的独立性为前提,各种意识形态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在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观念形态的文化的整体,从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此支配人们的行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工作有着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高度并提,强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否定。若不坚守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中心工作就会由于失去有力保障而难以为继。
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这项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历史和实践证明,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一旦旁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要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原则。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党动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另一方面,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贯彻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提高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意识形态管理的制度化水平。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纲要》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也是其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大势、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4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