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镇乡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5年第一次季度例会部分发言材料汇编(5篇)
目录
1.争先创优促发展凝心聚力惠民生奋力交出经济民生高分报表(委党组书记、主任) 2
2.优存量攻增量促变量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委党委书记、主任) 4
3.凝心聚力争先进位奋力交出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高分报表(宣传部副部长) 6
4.做深项目谋划强化资金争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局党委书记、局长) 8
5.做实“四增”文章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乡党委书记) 10
6.服务壮大民营企业争做经济发展排头兵(街道党工委书记) 12
争先创优促发展凝心聚力惠民生奋力交出经济民生高分报表(委党组书记、主任)
区发展改革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锚定“xxxx”改革发展总体架构,推动经济、民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加强统筹调度,找准工作“发力点”。一是聚焦“四个关键”纵深推进。按照“确定目标——长短分析——针对施策——监测调度”思路做细工作颗粒度。二是做好“三个第一”多跨协调。第一时间掌握报表更新动态,第一时间吃准吃透考评要求,第一时间取得市级支持。三是建立“一个闭环”评估改进机制。对照前期制定的工作方案开展季末工作评价,逐项评估工作实绩,分析找准问题症结,迭代优化工作举措,努力提升工作成效。
二、聚焦核心重点,激活报表“增长点”。一是强政策促增长。构建“xxxx”服务业工作体系,迭代服务业产业政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x.x%、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居全市第x、排位创xx年来新高。二是抓项目扩投资。建立“一池一单两库”储备机制,实现“政策即到即报”,争取到位上级资金创历史新高。三是挖潜力促增收。聚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要求,细化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坚持分类推进、合力共促,全面推进强产业、促就业等关键举措落地见效。
三、坚持改革增效,强化进位“支撑点”。一是优服务。建立健全常态化调度、督查督办、考核评价等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二是增福祉。xxxx年全区xx件重点民生实事圆满收官。三是防风险。建立完善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工作体系。
优存量攻增量促变量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委党委书记、主任)
区经济信息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六届六次全会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锚定全区“xxxx”改革发展总体架构,全力优存量、攻增量、促变量,奋力推动工业经济稳进增效、量质齐升。
一、优存量,切实提升产业规模和企业品质。一是做大产业集群。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x大主导产业和医药化工、新型能源x大特色产业。二是做优企业矩阵。大力实施“xxx”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和“亩均论英雄”改革。三是做好技改赋能。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深入开展技改扫街专项行动。
二、攻增量,持续夯实工业底盘和发展后劲。一是精准指导升规入统。全力推动规下工业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提质”。二是培优育强中小企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通知》,提速中小企业集聚区建设。三是精准发力招大引强。不断完善产业图谱,优化调整机会清单,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不断延长强链、打通断链、补足短链。
三、促变量,不断激发科技活力和改革动力。一是提升产业“含新量”。
加快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新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x家。二是增强产业“含智量”。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新培育市级智能工厂x个、市级数字化车间x个。三是提高产业“含绿量”。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x家、市级绿色工厂x家。
凝心聚力争先进位奋力交出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高分报表(宣传部副部长)
区委宣传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文化铸魂兴业塑城行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深化细化、迭代升级。
一、注重机制化,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强化系统观念,健全完善与各地各部门多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大文化”“大宣传”工作格局。在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上,建立与央媒、市媒常态沟通机制,联动各地各部门精准策划选题,及时高效推送高质量稿件,原创新闻作品或推荐线索被央媒、市媒转发和深度采访报道情况持续向好。在推动“三情”联动闭环处置上,坚持“预防为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二、注重品牌化,增加工作辨识度显示度。深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潜能,让长项指标优中更优,提炼总结形成一批具有xx影响力、x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打造特色工作品牌,争取更多加分项。在深化理论武装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4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