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度聚焦群众就医结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流程优化为破题之钥、效率提升为发力之点,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基金即时结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结算周期从30个工作日缩短到15个工作日,25家医疗机构、5家定点药店已融入即时结算体系,拨付医保资金分别达到3744万元、22.2万元。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机制创新,开启高效结算新篇
(一)革新申报流程,加速资金回笼。摒弃传统月度预结算的繁琐模式,建立全新的申报结算机制。制定详细的申报指引手册,明确告知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时间节点、所需材料及操作规范,组织专项培训3次,覆盖27家定点医药机构相关负责人及经办人员,确保其熟练掌握申报流程。要求定点医药机构在每月前5个工作日内,通过医保信息系统高效完成费用申报,经办机构收到申报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审核结算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和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拨付资金。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相比以往节省15个工作日,月均为27家定点医药机构释放3000余万元资金,极大缓解了定点医药机构的资金压力,提高了其运营效率。
(二)运用智能审核,保障基金安全。引入先进的智能审核系统,组建由信息技术专家、医保业务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结合本地医保政策和实际业务需求,利用前沿算法和数据模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医保基金支出监测与分析体系。系统对每一笔医保费用申报进行自动审核,从费用项目、报销比例、诊疗规范等多个维度进行比对分析,对存在疑点的申报数据进行重点标记并推送至人工审核环节。同时,系统还具备实时预警功能,一旦发现异常数据或违规行为,立即发出警报。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实现当月申报、当月审核、当月结算,医保基金审核准确率提升至99%以上,有效防止了医保基金的跑冒滴漏,保障了基金安全。
(三)强化协同合作,拧紧责任链条。积极与市级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合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即时结算工作中遇到的政策、技术等问题。建立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实时交互,确保DRG/PDPM付费月度结算、普通门诊等费用月度结算流程顺畅无阻。同时,充分调动医保中心结算股、基金支付股、DRG工作组、稽核中心基金监管股、医疗服务和价格管理股等5大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协同工作方案和考核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联合办公、业务交流等活动,打破业务壁垒,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二、深化系统建设,夯实即时结算根基
(一)推进系统升级,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全力配合市级医保部门推进医保信息系统升级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对接,及时反馈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入大数据技术,对系统架构进行优化,构建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以来,通过系统升级发现潜在风险929条,并全部及时解决,解决率达100%。同时,优化数据传输与处理流程,采用异步传输、并行计算等技术手段,使系统数据处理速度提升50%,有效提高了即时结算工作效率。
(二)建立共享平台,保障数据准确交互。加强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沟通协调,投入专项资金搭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和交互规范,组织技术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医保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HIS系统、药店进销存系统的实时数据交互。建立数据校验机制,对交互的数据进行多重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目前,该平台月均交互信息30余万条,数据传输准确率达100%,有效避免了因数据错误导致的结算延误,为即时结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
(三)丰富结算模式,拓展医保便民路径。大力推行“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整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体系于统一平台。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一站式”结算服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4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