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全文6182字)

X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为深入研究我县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配合市委完善全市人才工作“1+X”文件体系,县委组织部会同县人社局及其他相关部门,采取发放统计表、问卷调查表、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我县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深入查找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县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切实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人才总量不断扩大。截至20XX年X月底,我县共有各类人才XX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XX%、全县劳动力人口的XX%,具体分类为:党政人才XX人,占XX%;专业技术人才XX人,占XX%;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X人,占XX%;农村实用人才XX人,占XX%;技能人才XX人,占XX%;社会工作人才XX人,占XX%。人才总量较五年前增加XX人,增长XX%,年均增长XX%。
   2、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从年龄结构看,全县人才队伍平均年龄为XX岁,比五年前下降XX岁。其中,25岁及以下的XX人,占XX%;26-35岁的XX人,占XX%;36-50岁的XX人,占XX%;51-59岁的XX人,占XX%;60岁及以上的XX人,占XX%。
    从文化结构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XX人占XX%,较5年前提高XX百分点;大学本科XX人占XX%,较5年前提高XX个百分点;大学专科XX人占XX%,较5年前提高XX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下XX人占XX%,较5年前下降XX个百分点。
    3、人才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县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到高等院校招录优秀毕业生等方式,每年都引进约XX名左右的各类人才。通过培养和引进,我县人才专业门类逐步齐全,现已涵盖50多个专业,目前开设29个系列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各类人才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卓有成效地发挥了“领头雁”、“接力捧”和“助推器”的作用,成为了富民强县的主力军。
    二、我县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我县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还比较严峻。
   1、人才总量偏少。我县人才总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XX%,平均约XX人中拥有人才1名,低于全省XX%、全国XX%的平均水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人力多、人才少”的现象比较突出,无论是党政群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普遍感到有一技之长、日常能够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匮乏。县乡机关缺乏开口能讲、提笔能写、有事能干的“三能”干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一些专业门类人才出现断层、空档;国有企业和“两新”经济组织更是人才吃紧。
   2、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据调查,目前教育部门紧缺任课教师XX余名,尤其紧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卫生部门紧缺骨干医师、护士XX余名,尤其紧缺中医医师、西医全科医师及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医。农林水、住建、交通、公路、财政、审计、环保、城管、蓄牧、疾控、食品药品监督、文化、旅游等部门均紧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农业部门紧缺农作物种植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监测方面的人才;林业部门紧缺林学、森林保护方面的人才;水利部门紧缺农业水利工程测绘、管理、水利发电、水质检测、给水排水、水土保持方面的人才;住建、城建投资部门紧缺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测量及造价方面的人才;交通、公路部门紧缺公路与桥梁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财政部门紧缺土木工程建设预算结算方面的人才;审计部门紧缺具有建造师、造价师资格的投资审计人才;环保部门紧缺化学分析、环境工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人才;城管部门紧缺市政工程设计、预算、园林艺术方面的人才;畜牧、疾控部门紧缺疾病检疫防治方面的人才;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紧缺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方面的人才;文化、旅游部门紧缺活动策划、艺术创作方面的人才。国有企业和“两新”经济组织缺乏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尤其紧缺悉宏观经济、外经外贸、高新技术、资本运作、产业规划、产品研发、项目策化、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秀人才。
    3、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五低”,即高学历人才比例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低、高技能人才比例低,科技人才比例低、青年高级人才比例低,人才层次不高、“通用型”人才过剩、“专业型”人才匮乏。全县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XX人,仅占人才总量的XX%;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只有XX人,仅占专业技术人才的XX%。目前大学本科学历人才虽然占全县人才总量的XX%,但其中一半以上未接受系统的、正规的全日制教育,而是通过自考、电大、成人高考、函授等途径取得的学历。
    4、结构分布失衡。一方面,专业结构不合理。文科专业的偏多,理工专业的偏少,一些热门专业,如建筑设计、工程管理、机械制造、化学分析等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分布也很不均衡。在产业、行业、部门分布上,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国有单位多,民营单位少;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文教卫部门多,其他部门和经济领域少;城镇人才多,农村人才少。如教育、卫生部门就集中了全县XX%的专业技术人才,所拥有的高级职称人才占全县的XX%,而农业、林业、水利、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重要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仅占总数的XX%,所拥有的高级职称人才仅占XX%。 
    5、人才引进困难。受区位、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人才“引不进”的问题非常突出。本县籍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大多不愿回XX工作,外地籍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特别是“211”、“ 985”工程院校毕业生不愿来XX干事兴业,一些热门专业、急需紧缺专业的人才难以引进。
    6、人才时有流失。2XXX年以前,我县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流失人数较多,仅卫生部门就流失骨干医师、护师XX余名,教育部门流失骨干教师XX余名,其中大多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骨干力量。近年来,专业技术人才仍有流失,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相对我县较好的地区。
7、浪费现象突出。一是配置性浪费。人岗不相适,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问题非常普遍,致使人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闲置性浪费。人才在县内不能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形成,一些在本单位用不上或一时用不上、而其他单位又急需的人才,不能正常调动,以致“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