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践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擘画城市建设新蓝图
同志们: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次专题学习研讨,旨在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紧密结合XX实际,明确工作方向,推动我市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深学细悟,在把握会议精神实质中凝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科学分析了当前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城市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深刻领悟会议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新把握。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科学判断,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在XX的城市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式发展,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不再盲目铺摊子,而是要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比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注重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区;在老城区改造中,要以城市更新为契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二)深刻领悟会议对城市发展理念的新要求。会议强调,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在XX,我们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优化学校布局,解决“上学难”问题;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舒适、更健康。
(三)深刻领悟会议对城市发展任务的新部署。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XX来说,每一项任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提升XX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要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培育创新生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要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要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我们要将这些任务细化分解,结合XX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对标对表,在审视城市发展现状中找准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XX在城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城市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发展不足。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XX与周边城市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合作还不够紧密。例如,在产业协同方面,与XX、洛阳等城市的产业对接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形成互补共赢的发展格局。在交通互联方面,虽然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衔接还不够顺畅,影响了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城市内部功能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区域存在功能混杂的现象,居住、商业、工业等功能区相互干扰,影响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一些老城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同时,城市新区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支撑,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县城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县城和小城镇的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不足。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升县城和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城市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创新生态培育不足。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较少,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较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产业创新能力不强。XX的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传统产业的创新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力度不够。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行政审批流程繁琐,服务效率不高,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在对外开放方面,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还不够广泛,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
(三)城市宜居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结构不够优化。城市的绿地系统、水系布局不够合理,城市的通风、采光等生态功能受到影响。一些区域的建筑密度过高,缺乏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不高。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够健康。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止出现房价过快上涨等问题,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居民享受优质公共服务的机会较少。
(四)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需巩固。虽然近年来XX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态环境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不达标,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也需要加强。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费占比较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较大,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薄弱。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体系不完善,一些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在城市建设中,还需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真抓实干,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我们要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立足XX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城市体系,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加强区域协同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XX、洛阳等城市的协同发展。在产业协同方面,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和合作,打造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在交通互联方面,加快推进郑新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在公共服务共享方面,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内部功能布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加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