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彰显担当作为——在省市县纪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省市县纪委书记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纪委五次全会部署,分析当前工作形势,查找问题短板,共商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的务实举措,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攻坚克难,政治监督更加聚焦,案件查办更加有力,”三不腐”一体推进更加深入,群众身边”风腐”问题整治更加扎实,”三化”建设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线索处置质效需进一步提升,部分重点领域案件突破深度不够;监督执纪精准性需进一步增强,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标本兼治系统性需进一步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的链条衔接不够紧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把握好”五个关系”:
一、处理好”本职”与”大局”的关系,在服务发展全局中找准坐标方位
纪检监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跳出”就业务抓业务”的局限,将工作置于全省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
一要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紧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某某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围绕打造”三个高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守护”一江一湖四水”等重点任务,建立”清单式督查、项目化推进、销号制管理”机制,坚决纠治打折扣、搞变通行为。近期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必须优先处置、限时办结,确保政治要求落地生根。
二要紧扣民生关切深化专项治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已进入攻坚期,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严查”蝇贪蚁腐”。推广”屋场会”“民情直通车”等基层监督模式,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惠农资金等问题露头就打,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要护航营商环境破除发展梗阻。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重点,严查行政审批”吃拿卡要”、工程建设”暗箱操作”、执法司法”选择性作为”等行为。推行”企业宁静日”“营商环境监测点”等机制,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二、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案件查办全周期中提升综合效能
反腐败斗争既要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更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一要在线索处置上提质效。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超期未结线索标”红”,临期线索标”黄”,新增线索标”蓝”,实行周调度、月通报。中央巡视移交线索必须由市县纪委书记包案负责,查实率、立案率纳入考核硬指标。
二要在案件查办上树标杆。推行”一案双查三审”机制:查违纪违法事实,查政治生态根源;案件审理部门初审、法规部门合规性复审、纪委常委会终审。针对工程建设、资源交易、开发区建设等腐败高发领域,深挖窝案串案,破除”关系网”“利益链”。
三要在质量管控上筑防线。开展”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制定《某某省纪检监察案件质量评查60条负面清单》,对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等全程留痕。推行”铁案工程”,对近三年办结案件开展”回头看”,坚决纠正事实不清、量纪失衡问题。
三、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在监督体系建设中实现系统集成
监督工作既要握指成拳攻难点,也要织密网络抓常态,做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
一要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全局。紧盯”关键少数”:制定《”一把手”监督十条措施》,建立廉政档案动态更新、个人事项随机核查、离任审计全覆盖制度。严治”关键岗位”:对财政审批、资源管理、执法司法等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廉政风险”熔断”机制。管住”关键节点”:深化”天价月饼”“私车公养”等”四风”问题大数据筛查,对隐形变异问题挂牌督办。
二要以制度规范夯实基础工作。编制《纪检监察业务标准化操作手册》,覆盖信访受理、谈话函询、审查调查等全流程,实现”一流程一图表、一环节一规范”。推广”智慧监督”平台,打通与财政、税务、市监等部门数据壁垒,推动监督从”人海战术”向”数字赋能”转型。
三要以闭环管理提升监督韧性。建立”监督—反馈—整改—评估”闭环链条:对乡村振兴领域发现的资金截留问题,既要追责到人,也要倒查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对生态环保督察移交线索,实行”一案双交”(同时移交违纪问题和治理建议)。
四、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深化标本兼治中拓展治理深度
反腐败绝非”一查了之”,必须坚持惩防并举、破立并行,实现从”治标”向”治本”跃升。
一要做实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推行”类案五析工作法”:剖析个案特点、析透行业漏洞、析清监管盲区、析明制度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