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分院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院范围的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XX省、XX市关于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对我院当前医德医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深刻的集中整治。这是一次正风肃纪的动员会,更是一次自我革命的推进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深刻把握新时代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医德医风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灵魂,是评价一所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当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和医德医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就在不久前,总书记考察XX时还特别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在医疗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医德医风集中整治,正是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行动,是检验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经验交流。全院上下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好医德医风,就是抓政治、抓看齐,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不能将其简单视为一个业务问题或管理问题,而要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实,确保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我院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院正处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爬坡期。根据《XX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XX市的配套实施方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是核心任务。然而,技术和服务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再先进的医疗设备、再高超的医疗技术,如果缺乏高尚的医德医风作为支撑,也无法赢得患者的真正信赖,医院的发展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之上。一个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之,如果医德失范、行风不正等问题滋生蔓延,不仅会侵蚀医院的社会声誉,更会动摇医院长远发展的根基,所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都将成为空谈。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已经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向“看得舒心、服务温馨”转变。患者在寻求医疗服务时,不仅关注治疗效果,也同样关注服务态度、就医体验和人格尊严。近年来,从门诊到住院,从检查到治疗,一些环节的服务短板和作风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医患关系、引发社会舆情的热点和焦点。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负面影响却会波及整个医务人员群体,损害我们来之不易的集体形象。全院职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我们必须主动顺应群众的新期待,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努力构建和谐、信任、良性互动的医患关系,让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精准查摆和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风险隐患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近年来,我院在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放大镜”审视自身,深刻认识到在医德医风方面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对照上级明确的整治重点和相关要求,结合日常监督、信访投诉和舆情反映,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警惕、深入查摆。
(一)服务意识淡漠,“冷硬横推”现象仍未根绝。有的同志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耐心。面对患者的焦急询问,态度生硬、言语简单,甚至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有的窗口科室、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让患者在不同科室间来回跑、反复跑;有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不足,对病情、治疗方案、用药风险等关键信息解释不到位,容易引发误解和矛盾。这种“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机械化服务模式,严重背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纪律观念松弛,行业“潜规则”禁而未绝。少数医务人员纪律和规矩意识淡薄,对制度缺乏敬畏。虽然医院三令五申,但收受“红包”、礼金的现象仍偶有发生,形式更加隐蔽;违规接受药械企业、商业代表安排的宴请、旅游、变相输送利益等问题,在个别领域依然存在风险。更有甚者,在诊疗活动中存在开“大处方”、进行不必要的检查、与科室或个人收入不当挂钩等逐利行为。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卫健委明确的“九项准则”是踩踏行业纪律“高压线”的危险行为,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也严重玷污了医疗行业的圣洁形象。
(三)担当精神不足,“慵懒散拖”作风依然存在。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在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新技术、新业务学习掌握不主动;在管理岗位上,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躺平心态,工作标准不高,抓落实不力,导致一些长期存在的流程性、机制性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在参与县域急救体系建设、对口支援、下乡义诊等指令性任务时,存在消极应付、拈轻怕重的现象。这种精神状态与我院争创一流的目标格格不入,是医院发展的“绊脚石”。
(四)制度执行虚化,“长效机制”建设仍有差距。尽管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关于医德医风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医德医风考评有时流于形式,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的硬挂钩做得不够到位,导致考评结果“杀伤力”不足;监督体系不够健全,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督、纪检监察的专项监督、社会和群众的外部监督未能形成有效合力;对发现的问题,有时存在“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情况,警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未能真正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这些都表明,我们的“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得还不够好,亟需构建一个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长效治理机制。
三、强化系统治理,务求标本兼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正风肃纪攻坚战
找准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此次集中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院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把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压实责任链条,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要求。院党支部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将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班子成员要根据分工,抓好分管领域和科室的整治工作。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是本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到位、责任环环落实到位。要迅速成立工作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