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今年以来的食品安全工作,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XX局等几个单位也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总结了工作,也分析了问题,提出了打算,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当前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复杂形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国之大者”,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协同发力,攻坚克难,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是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我们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责任网络和网格化监管体系。县食安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各成员单位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更加巩固。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共组织召开食品安全专题调度会4次,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12次,有效解决了部分长期存在的监管难题。
二是重点领域整治成效显著。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在“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我们对全县所有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进行了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已达95%以上,严格落实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有力保障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在深化肉类产品安全监管方面,我们联合多部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销售未经检疫检验肉品等违法行为,检查各类肉类生产经营单位800余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5起,切实守护了群众“菜篮子”的安全。
三是风险防控能力稳步提升。我们不断强化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扩大了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覆盖面。今年1-7月,全县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500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8.2%,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均已依法依规进行核查处置,及时消除了风险隐患。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聚餐和野生菌中毒等高风险领域的防控工作,通过广泛宣传、提前介入、备案指导等方式,成功预防了多起潜在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四是社会共治氛围日益浓厚。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累计举办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我们畅通了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食品安全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思想。
第一,新业态带来的新风险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订餐、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食品经营新业态在我县日益兴起。这些新业态在给群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监管挑战。部分线上商家资质不全、加工环境不达标、食品储存运输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其主体隐蔽性强、交易链条长、追溯难度大,对我们传统的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
第二,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我县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为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三小”业态量大面广,生产经营条件简陋,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频繁,承办宴席的“土厨师”流动性大,设施设备简陋,操作不规范,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加之每年夏秋季节,群众采食野生菌的习惯根深蒂固,因误采误食导致的中毒事件仍有零星发生,防控压力巨大。
第三,部分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法治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在利益驱使下,存在侥幸心理,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过程控制等制度,有的甚至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以次充好、使用劣质原料,这些都是埋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定时炸弹”,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和严厉打击。
第四,部门间的协同监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信息共享不够及时、联动响应不够迅速、职责边界不够清晰等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一些跨领域、跨环节的复杂问题时,还未能完全形成“一盘棋”的工作合力,存在监管的“真空”和“盲区”。
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采取更加有力、更加精准的措施,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力推动我县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以系统思维破解难题,以精准举措补齐短板,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以更高站位压实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首先是政治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厚为民情怀和底线思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不折不扣地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各乡(镇)要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对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杜绝推诿扯皮现象。要强化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对履职不到位、工作不落实,导致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用最严肃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二)坚持源头治理,以更严标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食品安全,源头是关键。我们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防线筑在源头,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一要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的土壤和灌溉用水的监测,严格管控农业投入品,深入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行动,严厉打击滥用禁限用药物、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确保“产”得安全。二要严把“生产加工质量关”。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生产规范,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要重点加强对小作坊的综合治理,通过规范提升、集中加工、淘汰取缔等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保障“造”得安全。三要严把“市场流通准入关”。要督促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完善的购销台账,确保所有上市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要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监管,保证食品在储存、运输环节的质量安全,确保“卖”得安全。
(三)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实举措破解重点领域难题。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必须集中力量,精准发力,打好攻坚战。一要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教育体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常态化的联合检查机制,对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和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要实现100%全覆盖。要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年底前实现全县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要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健全由学校负责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校园发生。二要铁腕整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强化行刑衔接,对私屠滥宰窝点、制售假劣肉制品黑作坊等,要发现一处、端掉一处,对涉案人员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形成强大震慑。要加强对集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三要严密防控农村集体聚餐及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