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XX分所关于近期开展农村集市肉制品集中整治工作的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并扎实推进食品安全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我单位于近期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场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农村乡镇集市肉制品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本次行动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根本目标,通过精准施策、严格执法与广泛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规范了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了各类涉肉制品违法违规行为,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现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周密部署,明确整治工作总基调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衡量地方治理能力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我单位深刻认识到,抓好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特别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肉制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在接到上级关于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的通知后,我单位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传达学习与动员部署。会议明确指出,此次专项整治不仅是一次常规的业务检查,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检验我们是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经验交流。为此,单位迅速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XX同志牵头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执法专班,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为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调研分析,制定详实方案。为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精准高效,行动开始前,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农村肉制品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初步摸排与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辖区农村集市存在部分经营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索证索票制度落实不到位、流动摊贩监管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我们制定了《XX分所农村乡镇集市肉制品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以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超市、食品小作坊以及流动摊贩为重点监管对象,以打击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来源不明、病死畜禽肉、注水肉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为整治重点。方案对整治工作的目标、步骤、措施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形成了清晰的工作路线图。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筑牢肉制品市场安全防线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监管力量下沉至一线,聚焦肉制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全链条关键环节,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构筑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线。
(一)严把主体准入关,从源头净化市场环境。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所有肉制品经营主体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核查经营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主体资质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超范围经营。要求并督促所有经营户必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购入的每一批次生鲜肉品均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预包装肉制品必须查验供货商资质、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等文件。对于无法提供合法来源证明的肉制品,一律要求下架处理,并依法追溯其来源,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肉制品流入市场。
(二)紧盯重点时段区域,强化过程监督检查。考虑到农村集市具有周期性、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执法人员以“赶集日”为重点检查时段,对集市内的肉类摊点、冷库以及流动销售车辆进行了突击检查和常态化巡查。检查内容涵盖了肉品的外观、气味、色泽、弹性等感官指标,并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对亚硝酸盐、瘦肉精等关键项目进行现场筛查。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掺假掺杂的肉制品,对涉嫌销售病死畜禽肉、注水肉等严重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三)延伸监管触角,覆盖监管盲区。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小作坊分布零散、隐蔽性强的特点,执法人员加大了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是否达标,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是否存在使用来源不明的原料肉,以及是否存在非法添加亚硝-酸盐、防腐剂等违禁物质的行为。通过此次行动,共检查辖区内食品小作坊1户次,对其生产记录、原料库房等进行了细致核查,并就发现的卫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现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了整改时限和要求,确保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三、强化宣传教育,多维联动,构建社会共治共享新格局
我单位深知,食品安全监管仅仅依靠行政执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一)普法与执法并行,提升经营者主体责任。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采取“检查+宣传”的创新模式。每到一户,执法人员不仅是检查者,更是宣传员。他们耐心向经营户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经营者主体责任的规定,强调销售不合格肉制品的严重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引导他们树立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理念。通过面对面的宣讲和发放宣传资料,显著提升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其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
(二)科普与引导并举,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为提升广大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和识假辨假能力,我单位在农贸市场、村委会公告栏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设立了食品安全宣传站,悬挂宣传横幅。执法人员现场向过往群众发放《肉制品选购常识手册》,详细讲解如何通过“一看、二闻、三按、四查”等方法辨别优质肉与劣质肉、放心肉与问题肉。同时,积极推广我单位的投诉举报热线,鼓励群众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敢于并善于通过合法渠道进行投诉举报,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这种互动式的宣传引导,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了“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部门协作联动,凝聚监管强大合力。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协同作战。在本次整治行动中,我们主动加强与乡镇食安办、公安派出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涉及畜禽养殖、屠宰环节的违法线索,及时通报给农业部门进行源头追溯;对于涉嫌构成犯罪的严重违法案件,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绝不姑息。这种跨部门的协同联动,打破了信息壁垒,形成了监管闭环,极大地提升了执法的威慑力和有效性。
四、总结成效与不足,着眼长远,探索常态化监管长效机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我辖区农村肉制品市场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食品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一)整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截至目前,本次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检查辖区内肉制品销售经营者22户次,食品小作坊1户次。通过整治,一是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一批来源不明、索证索票不全的肉制品被依法清理,市场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严厉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7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