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典型经验材料
去年以来,**区牢固树立“一切围着项目干”的鲜明导向,始终将跨域通办与产业发展统筹谋划,紧盯集团总部属地开展“跨域通办”合作,成功破解因产业发展带来的政务服务衔接问题,让来自发达地区的市场主体感受到水平一致的营商服务。
一、步子迈出去,与其他地市“联”起来。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调研摸排,梳理**、**等50家重点培育企业,收集整理高频次跨域通办业务清单,与目标地市定向寻求合作机会,现已分两批推出60项“跨省通办”,128项“全省通办”事项。一是拓展跨省通办,为产业招商引资“打前站”。始终以主导产业发源地、集群区为筛选标准,研究掌握产业分布情况,与重点在谈项目、新签约落地项目等招商活动紧密结合,顺着招商线索找到企业“大本营”,在企业投资之前与属地政府洽谈通办意向,为项目投资落地增加谈判砝码。截至目前,已与各产业全国性基地,包括江苏昆山、广州南沙、深圳南山、江苏徐州、河北雄安等地建立起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二是拓展省内通办,与省内营商环境“接脉络”。在省市“全省通办”业务基础上,制定枣庄高新区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细化任务时限,立足发挥产业比较优势,率先与鲁南经济圈主要城市临沂、济宁、菏泽打通合作关系,以多种形式开展业务人员交流学习,利用产业审批服务经验,提升异地政务服务软实力,打造营商环境的大氛围、大气场,现已办理全省通办业务14000余件,资金、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真正实现了顺畅流动。三是拓展市域联办,让跑腿办事“缩距离”。针对枣庄高新区企业群众跨区办理业务需求明显实际,积极与峄城、薛城、台儿庄等区建立合作关系,安排专人负责两地通办事宜,由专员咨询解答、帮办代办,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远程视频连线完成收件预审、现场办理、发放证照文书等环节,企业群众办事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二、水平提上来,把技术手段“用”精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强化业务协同,促进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