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

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光明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以来,光明县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大力营造“百般呵护企业、充分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持续打响政务服务品牌,全县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
    (一)市场环境更加满意。一是优化企业市场准入门关。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6小时内,从去年5月1日起,我县公章刻制、营业执照及公章邮寄等服务已全部免费提供,真正做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截至5月底,已向企业免费发放首套章(五枚章)*套。二是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持续推动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工作,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申报材料由原来4至6份材料,减至最少只要2份材料即可办理。三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在县高新区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工业用地出让实行“标准地”比例达到100%。推行“用地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对企业行政审批实行清单办理,对部分材料进行容缺+承诺办理,使企业办件更加顺畅。四是打造公开透明招投标环境。2023年工程施工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不见面开标率达100%、远程异地评标率近100%。保证金缴纳方式均可使用电子保函,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
    (二)政务环境更加便捷。一是深化高新园区“二号章”改革。派驻*个部门*名人员入驻企业服务大厅,分四批次赋权审批事项共*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截至5月底,为园内企业累计办理业务*件,帮跑代跑*次,提供环评、安评志愿服务*项,电话解答企业咨询问题*个,有效解决了*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件。实现“园区事园区办结”。二是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依托税务导办功能,在税务专区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兑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惠企政策已认领上线*项,已申报*家企业,申报金额*万,累计兑现企业*家企业,兑现金额*万。三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一体化平台服务能力,完成江西省服务平台和县本级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同时将线下的跨省通办窗口建设与线上数据共享结合起来,实现数据信息“跨省通办”。已在残联、社保、医保、公安、企业设立等领域实现跨省通办,并与*签署了“跨省通办”协议,实现跨省可办事项*项,已完成业务办理*余件。四是强力推进“人生十件事”一站式联办工作。推行以“出生第一件事”为引领的就学、医保、退休、身后等群众关心关注、高频办理的“人生十件事”改革,共办理联办事项*件。
    (三)法治环境更加公平。一是推行涉企检查“零打扰”。对未列入年度检查计划的,不得随意入企检查。原则上将每月最后一周定为“检查周”,其他时间为企业“宁静日”。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多个部门对同一企业多个事项的检查合并进行。截至5月底,共备案*次。二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依法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和“首违不罚”清单,通过收集整理各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以行政处罚的事项,梳理出不予处罚的轻微违法行为*项,并予以公示。三是提升司法质效。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实行网上立案、线下立案并重的立案模式,建立全流程数字诉讼服务体系,实现一网通办。2025年,法院共办理网上立案*件。全面使用无纸化办案系统。办案流程在线办理全覆盖,所有案件使用电子送达,所有庭审记录电子签名,节省“在途”流转时间,提高办案效率。挂牌成立“民事支持起诉办公室”,拓宽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多元化调解工作中心,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调解品牌,着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衔接协作机制,构建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形成保护合力,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光明和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能作用,光明县人民法院、光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县司法局召开会议,并于2025年*月*日共同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衔接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四)投资环境更加开放。一是做热招商活动。大力开展“招商提效年”攻坚行动,在*召开了两场双招双引推介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县招商引资成果,营造了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组建7+17支招商小分队,主攻长三角地区等五大战区,抽调精兵强将在*、*、*、*等地进行驻点招商,确保上半年完成全年招商任务的70%以上。二是聚力招商引资。一方面招大引强持续发力,*等知名企业扎根光明、快速发展,*等上市公司相继投资、共赢发展。全年累计招引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个,形成“1+3+1”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招小引优持续深化,策应国土新形势,相继打造数字经济、光电、返乡创业、连胜双创园等十大主题产业园,标准厂房面积达百万级规模。招引标准厂房项目*个,把产业园产业链化,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企业“上下楼”既是“上下游”,加速产业升级转型。三是完善扶持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广泛深入调研各类企业及在谈项目的发展需求,联合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惠企政策。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吸引企业入驻、项目落地为目标导向,持续优化更新完善《光明县创业创新扶持办法》,加大对工业、农业、文旅产业项目及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前半篇文章,用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把小微企业扶上马,把中型企业做大强。
    (五)人文环境更加友好。一是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个人创业一件事”,积极落实个人贷款利息减免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和融资成本。我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万元,扶持创业*人,直接带动就业*人。向*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元,带动就业*人。二是加快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县委、县政府出台《光明县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积极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给予各类人才职称评定、落户办理、社会保险办理、配偶就业、子女就读、配偶从业补贴等生产生活方面多项扶持、优惠政策。开展人才政策集成创新,推出更高含金量、更具竞争力、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新政,目前已完成人才新政第一次意见征求。投资*万余元,建成了*市首个“集约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的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免费入住。目前,*位人才已分房入住,让在弋人才有归属感、荣耀感。三是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利用中小微企业挂点服务机制,*名县直机关挂点干部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深入企业,上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并宣传我县的惠企政策及“惠企通”的注册工作,目前已完成三轮走访。
    (六)要素保障环境更加夯实。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中央预算内及省基建投资项目*个,争取上级资金*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个,发行专项债*亿元;争取国开行基金项目*个,成功发行基金*亿元;争取贴息贷款项目*个,争取贴息贷款*亿元。二是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上报*个批次和*个单独选址批次,报批用地面积*余亩,为历史批地之最。三是积极开展项目林地报批工作。全县报批使用林地项目*个,使用林地面积*亩,基本上未发生因林地报批而影响工程进展的情况。四是积极争取能耗指标。先后帮助*项目取得省市节能审查批复,共计争取到*吨标准煤(当量值)/*吨标准煤(等价值)的能耗指标。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营商环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营商环境认识不足。个别配合部门认为*个一级指标主要是牵头部门的责任,主动对标提升的动力还不强,双方的配合程度也不高。县乡联动不够,往往县里改革如火如荼,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入驻事项和改革力度仍维持现状。
(二)办事服务还不够优。服务意识有差距,有些单位未选派业务骨干进驻大厅,对人员专业化培训不够,窗口服务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7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