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总工会2025年度金秋助学专项帮扶工作情况报告

XX区总工会2025年度金秋助学专项帮扶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工会关于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服务工作的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有效解决低收入职工家庭子女就学面临的实际困难,XX区总工会于2025年8月期间,集中组织并扎实开展了年度“金秋助学”专项帮扶活动。本次活动作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履行基本职责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精准、高效的资助,确保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原因失学,切实将组织的关怀与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本报告旨在对本次专项活动的实施情况、主要成效及长效机制建设进行系统性总结与分析。
    一、2025年度“金秋助学”活动实施概况
    2025年度“金秋助学”专项帮扶活动聚焦于为辖区内低收入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提供及时、坚实的经济保障,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安心就学。活动严格遵循上级工会的工作部署,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根据前期详尽的摸底排查与审核工作,本次活动最终确定对18名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重点帮扶。资助标准为每人一次性发放助学金5000元,资金总额共计90000元。为确保帮扶的精准性与时效性,所有助学金均通过实名制银行转账方式发放到位,确保资金直接惠及受助家庭。
    为进一步体现工会组织“娘家人”的关心与爱护,在资金发放的同时,区总工会党员干部组成多个慰问小组,深入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或其所在工作单位,开展了“面对面、心贴心”的走访慰问。慰问组不仅送上了助学金,还为受助家庭带去了慰问品,并与职工及其子女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学业规划,鼓励受助学子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与社会。此举不仅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更给予了困难职工家庭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帮扶对象精准识别与筛选机制
    为确保助学资源的公平、公正与高效利用,本次活动建立了以“精准”为核心的识别与筛选机制,严格遵循“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工作原则。
    (一)核心原则与筛选标准
    资助对象主要面向已在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中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特别是深度困难、相对困难以及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具体的认定标准严格依据上级工会文件执行,综合考量家庭收入、刚性支出及致困原因。
    1.收入标准:申请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是重要衡量指标。通常情况下,家庭人均月收入需低于XX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特定倍数,例如2倍以内。在计算收入时,会科学扣除因重大疾病、子女教育等产生的必要刚性支出,以更准确地反映家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
    2.学段范围:工会助学资金重点用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对象主要为子女在全日制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困难职工家庭。
    3.排除条款:为确保公平,活动明确规定了不予纳入帮扶范围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或高档非经营性车辆、子女在高收费私立学校就读、在申请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或信息不实等情况。
    (二)严格的认定与审核流程
    帮扶对象的产生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层层审核、公开透明的规范化流程。
    1.个人申请与基层核查:符合条件的职工需向所在单位的基层工会提交书面申请,并附上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录取通知书或在校证明、重大疾病诊断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基层工会接到申请后,作为第一责任主体,须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初步审核,并组织人员进行入户调查与走访核实,全面了解申请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
    2.公开公示与民主评议:经基层工会初步核实,拟上报的困难职工家庭名单必须在其所在单位或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职工姓名、致困原因、拟帮扶类别等,并附上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
    3.区级复审与建档备案:公示无异议后,基层工会将完整的申报材料上报至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区总工会组织专人对材料进行复审,并通过信息系统对申请家庭的房产、车辆、工商注册等经济状况进行大数据比对核查,必要时进行随机入户抽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审核通过后,将困难职工档案正式录入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完成建档备案程序。
    (三)动态管理与档案建设
    困难职工档案的建立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实行动态管理。区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定期对已建档的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回访,及时更新其家庭成员、收入、健康状况等信息。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已明显改善、不再符合帮扶条件的,将按程序办理退档手续;对于出现新的致困因素的家庭,则及时调整其困难等级或纳入帮扶范围,确保帮扶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三、助学活动成效与社会影响分析
    本年度“金秋助学”活动不仅为18个困难家庭送去了实质性的帮助,更在多个层面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夯实教育公平的经济基础
    助学金的发放,最直接的成效是缓解了困难职工家庭在新学年开学季面临的巨大经济压力。对于这些家庭而言,5000元的助学金足以覆盖学费、住宿费及部分生活费,是名副其实的“雪中送炭”。这笔资金有效避免了“因贫失学”“因贫辍学”现象的发生,保障了困难职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创造了基本条件。
    (二)受助学生构成与资助精准覆盖
    尽管本次活动的详细受助学生学业阶段统计数据未在原始材料中完整呈现,但结合工会助学工作的普遍实践,资助对象主要集中在高中(含中职)和大学(含大专)等非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支出相对较高,是困难家庭最容易出现支付困难的时期。因此,将资源聚焦于此,体现了助学工作的精准性与关键性。通过对18名学子提供支持,活动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了帮扶效益的最大化,确保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传递组织关怀与增强职工归属感
“金秋助学”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救济,成为传递工会组织关怀、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载体。工会干部的上门走访,与职工家庭成员的亲切交谈,使职工深切感受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背后有工会这个“娘家人”的强大支持。这种人文关怀极大地增强了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信赖感和归属感,提升了工会组织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8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