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永葆清廉本色,砥砺担当作为(精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院干警大会,我以“永葆清廉本色,砥砺担当作为”为题,和大家共同上一堂专题党课。这既是深入推进“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在当前检察事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进行的一次思想上的再动员、作风上的再锤炼、行动上的再出发。希望通过这次党课,能引导全体干警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律底线、提振干事劲头,以更加清正廉洁的作风、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投身到服务XX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事业中去。
下面,我将围绕“强作风、扬正气”、“提效率、优质量”、“亮实绩、比奉献”、“高定位、争先进”这四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强作风,扬正气,以勇于自我革命筑牢立身从检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对于我们检察机关而言,这份清醒和坚定,具体就体现在持续不断的作风建设和正气弘扬之上。这是我们检察队伍的生命线,也是每一位检察干警立身从检的根本基石。
第一,强作风,首在“严”字当头,令行禁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自身的纪律性和规矩意识必须比任何行业、任何单位都要强。
首先,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全体干警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维护”真正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见诸行动,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以及上级检察机关的各项决策部署,决不允许搞变通、打折扣,更不允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必须善于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其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养成严谨细致、令行禁止的习惯自觉。作风体现在日常,纪律彰显于细节。一份文书的标点符号、一次庭审的着装规范、一次接访的言行举止,都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和整体形象。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大概先生”“差不离”“过得去”的粗放式工作习惯,要以“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办理每一起案件。院党组和各部门负责人要带头垂范,从小事抓起,从日常管起,让严格守纪、严谨办事的作风成为我院干警的鲜明标识和行动自觉。
再次,要刀刃向内检视查摆自身,真正从内心深处反思警醒。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每一位干警都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三个规定”,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看看是否存在麻痹松懈的思想,是否存在“宽松软”的行为,是否存在不愿担当、不敢作为的现象。要敢于揭短亮丑,勇于修正错误,通过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从内心深处受到警醒、得到触动,从而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二,扬正气,贵在“公”字立心,激浊扬清。检察机关是社会正义的守护者,我们手中的检察权来自于人民,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维护公平正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检察干警应有的精神风骨。
首先,要始终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公正是法治的灵魂和生命。我们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都必须坚守客观公正立场,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防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在面对不法行为时,要敢于亮剑、善于斗争,真正做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
其次,要坚决杜绝选择性司法、随意司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既要追求办案的法律效果,也要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对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要依法提出纠正意见或检察建议,维护司法统一和法律权威。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慎之又慎,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作出判断,防止权力滥用。
再次,要主动纯洁社交圈、管好生活圈、净化朋友圈。检察官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在个人生活和社交方面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围猎”,坚决不触碰党纪国法的“高压线”。院党组要加强对干警“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通过常态化的廉政谈话、家庭助廉等活动,帮助干警及其家属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在全院上下营造崇廉拒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二、提效率,优质量,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检察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盼。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效率和质量是检察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只有不断提升办案效率、优化案件质量,才能更好地回应时代呼唤和人民期待。
第一,提效率,重在“快”字为要,精准发力。效率就是生命,效率也是战斗力。在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提升办案效率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首先,要牢固树立效率意识,优化工作方法。要坚决克服拖延、懒散、推诿的工作作风,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要学会“弹钢琴”,科学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重大、复杂、敏感案件,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靠前指挥,第一时间介入,确保案件得到及时、高效处理。
其次,要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当前,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检务”建设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司法办案模式。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院里近年来着力打造的“XX智检平台”,已经初步实现了在类案推送、证据审查、法律文书自动生成等方面的辅助功能,根据初步统计,该平台已将我院文书审查的平均效率提升了约30%。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化该平台的应用,探索构建针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等特定领域的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比对和分析,主动发现监督线索,变“被动司法”为“主动监督”。全院干警,特别是青年干警,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成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再次,要加强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把业务管理与党风廉政建设相融合。院案管部门要定期对全院的收案、办案、结案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对办案周期过长、程序违规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督办。要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与员额检察官的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形成“慢不得、错不起”的倒逼机制,从而在制度层面推动办案效率的整体提升。
第二,优质量,要在“精”字求深,止于至善。检察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办理的不仅仅是“案子”,更是他人的人生。任何一点瑕疵和错误,都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对司法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
首先,要持续加强能力建设,锤炼过硬本领。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持续抓好、用实用活“青蓝结对”、检校合作、专家咨询等人才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业务竞赛、技能培训、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事实证据认定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舆情应对能力。要鼓励干警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其次,要聚焦重点领域,一体加强风险防控和办案管理。要定期梳理分析在司法办案、检务保障、队伍管理等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特别是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涉案财物管理、采购招标等关键领域和环节,要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强化流程监控,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再次,要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把办案权管住。司法责任制的核心是“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入额院领导要带头办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为全院干警作出表率。检察官要对自己办理的案件终身负责,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检察委员会、检察官联席会议要充分发挥在统一法律适用、研讨复杂案件方面的重要作用,集思广益,确保案件处理的准确性。同时,要根据权责对应的原则,完善检察官的惩戒和保护机制,既要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责,也要为敢于担当、依法履职的检察官撑腰鼓劲。
三、亮实绩,比奉献,以砥砺初心使命践行检察为民情怀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检察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的工作干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亮实绩、比奉献,就是要将我们的初心使命落实到具体的检察履职中,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第一,亮实绩,要在“实”字落脚,真抓实干。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们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首先,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所追求的政绩,必须是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政绩,是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坚决摒弃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虚假作风,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违背规律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尤其要警惕和纠正“唯数据论”的倾向。数据是工作的反映,但不是工作的全部。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某个数据指标的漂亮,而偏离了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
其次,要把握好依法履职和恪守限度、边界的关系,切实提升监督能力和履职水平。我们的法律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必须在法治轨道内行使。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在工作中,既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监督,也不能超越法律界限而随意监督。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调查核实能力,确保我们的监督意见和检察建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于法有据,真正做到刚性有力、掷地有声。
再次,要拿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主动性。面对新时代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全体干警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主动到办案一线、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院党组将坚持在斗争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奔头。就拿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来说,我院在服务保障XX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截至2025年8月底,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50余件,办结率达到96.5%,各项核心业务数据稳居全市前列。在反腐败斗争方面,我们共起诉职务犯罪案件25人,涉案金额高达3200余万元,为国家和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超过2100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是每一位干警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第二,比奉献,要在“情”字扎根,赤诚为民。奉献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特质。对于检察干警而言,奉献就是要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转化为服务群众、维护正义的具体行动。
首先,要紧盯民生领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聚焦食药安全、环境保护、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加大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用检察履能动履职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等严重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犯罪,要坚持依法从严打击,并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
其次,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将检察履职延伸到社会治理的前端和末梢。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诉源治理,通过制发高质量的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帮助相关单位堵塞漏洞、完善管理。要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检察温度。
再次,要树立选人用人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8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