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压实监督责任 以整改监督的高质量实现巡察工作的高质量——市委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经验交流材料(全文3071字)

创新体制机制 压实监督责任 以整改监督的高质量实现巡察工作的高质量——市委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县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巡视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抓紧抓实巡视巡察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深入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以压实巡察整改的监督责任为核心,针对体制的“痛点”,打通监督的“堵点”,破解整改的“难点”,探索巡察整改监督的新模式,以高质量监督助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问题导向,找准症结开药方
   我们坚持把巡察工作的“巡”和“改”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特别是针对目前存在的“巡得深、改得浅”的现状,把巡察整改作为重点突破的任务,通过开展调研,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发现制约巡察整改质效的主要原因是对巡察整改的监督不到位,有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整改监督体制有“痛点”。在以往的巡察整改监督工作中,县委巡察机构既负责“巡”又负责“督”,人员少、任务重的现实矛盾突出,无法实现巡察整改的常态化、全过程监督,巡察组承担整改监督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下一轮巡察工作的开展。这种运行体制与中央对巡视巡察整改的顶层设计是不相符的。二是整改监督合力有“堵点”。根据中共《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负责对巡视整改的日常监督,巡察机构肩负统筹协调、跟踪督促、汇总分析,职责明确,分工明确。但在实际中,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没有明确具体部室来承担巡察整改的监督,纪委监委的牵头作用发挥不够,纪检和组织的日常监督弱化,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巡察机构之间的监督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三是整改落实质效有“难点”。主要是对被巡察党组织的整改方案好不好、措施对不对、报告实不实等没有明确统一标准,整改效果不好评价;被巡视巡察单位整改方案和报告需提交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巡察机构多头审核,增加被巡察单位负担;各监督主体互不联系,各自为战,造成工作标准有高有低、要求有宽有严,客观上影响了巡察整改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从巡察整改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力量整合、职责定位、工作机制等方面全面探索,创新拿出“*县方案”。
   二、创新体制,流程再造建架构
一是探索“一组两办”、巡督分离模式。在现有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基础上,增设*县巡视巡察整改监督工作办公室,简称“监督办”,与巡察办形成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办公室的“一组两办”格局,构建了巡察办管“巡”、监督办管“督”、被巡察单位管“改”的“巡、督、改”工作架构。二是选优配强监督办公室。明确由县纪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任整改监督工作办公室主任,一名纪委常委任副主任,由县纪委监委牵头,从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抽调5名精干力量,组建了一支巡视巡察整改的日常监督专职队伍,实现了“专门机构干、专业人员干”,形成了各监督主体和职能的有效集合,解决了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合力不够的问题。三是厘清定位明确十项职责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5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