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全文4676字)

在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部署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
   今天的会议共有两项议程:
   首先,请XX同志安排部署我区“放管服”改革工作;
   ·····························
   下面,请有关地区和部门代表发言:
   ·····························
   首先,请区发展改革局XX同志发言,区政务服务中心准备;
   ·····························
   下面,请区政务服务中心XX同志发言,区工商分局准备;
   ·····························
   下面,请区工商分局XX同志发言。
   刚才,XX同志对全区“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有关地区和单位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当前,“放管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何深入推进并取得实效,需要认真研究、细化措施、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国务院、自治区和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大家的发言,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提高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思想认识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是回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JP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提出要简政放权,开展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5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改革力度空前、成就令人瞩目。世界银行《2022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营商便利度列全球第38位,比2017年提高了18位,改革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务院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特别是2022年开年伊始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将“放管服”改革作为重中之重。1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今年2月6日,2月11日,自治区、XX又分别召开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对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中央到自治区到XX的一系列密集的部署要求,向我们释放了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强烈信号,诠释了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们面临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区上下都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抢抓机遇,转变思路,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拿出硬措施,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放管服”改革推进中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有些改革事项偏离改革初衷或停滞不前,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自治区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上播放的暗访影片中,有一半左右的问题都集中在首府,虽然曝光的是首府的问题,但对照来看,这些问题在我们工作中也同步程度存在。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部门特别是一些权力部门利益固化,往往考虑到放权有损部门利益,缺乏大局意识,缺乏“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有的单位还存在岗位职责不清、人员配备不齐、随意调换人员等问题,如民政局登记进驻人员共25人,但窗口固定的工作人员只有5名;市场监管局窗口进驻14人,但窗口固定的工作人员仅2名,且工作人员责任不明、业务不熟、效率不高,工作缺乏连续性和专业性。二是政务服务大厅审批事项不集中。有的对已经纳入中心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只是形式上授权入驻,办理仍在原单位或“两头”办理,如农牧局,进驻中心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共计15项,仅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收购车辆准运证发放可在大厅受理,其他业务全部在农牧局下属各站办理。三是政务服务大厅审批事项授权不到位。有些审批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5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