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的生活日记#壬寅年五月初五,是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除了我们都是楚人这点渊源以外,还有一层特殊含义,十年前的端午节正值我与妻子初相识。
往事醉人,一路携手,十指相扣,几多不易。除了鲜花悦心、故地重游,写出这篇文章,也算是一种纪念礼物吧。
01不随便牵手更别任性放手
妻子与我牵手走过第一个十年,十年之后我们依旧彼此热爱、两不相厌,或许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有人说,夫妻如左手和右手,彼此虽然不同,配合却默契,也变相验证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也或许是我对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另类解读。
妻子还是“前女友”的时候,最大的特点是真诚,如今依然没啥变化。尤其是第一次牵手的情形,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忍俊不止。
我见过喝不了酒的,比如我就喝不了多少,但是喝两口啤酒就晕的,还真是第一回见,而这个人就是我的妻子。
那时候刚接触没多久,朋友约着去唱歌,她好奇之下喝了两口啤酒,没多一会儿就歪倒在她闺蜜的肩上。
刚开始她说喝多了,我们还以为是开玩笑。可是活动结束送她回家的时候,她居然连路都走不稳了,我才知道不是“装”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发现她确实“不甚酒力”。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牵起了她的手,自此再也没有放下。我也是个性情中人,不随便牵手,牵上了就不会放下。

02共赴下个“十年之约”
时间就如月光宝盒的开合,转眼十年就消失不见了,世界变化了很多,我们的感情也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生活中大量的人都渴望爱,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感受到爱。为什么我们会感受不到爱?因为人们喜欢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思维当中,天天有特别多需要担忧的事。
努力做一个婚姻经营的智者,学会享受生活的不确定性。我们内心对确定性越执着,这辈子获得改变的几率越小,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无疑是灭顶之灾。
就如生活中的“小惊喜”,总能给人以新鲜感。比如,我喜欢在纪念日送各种鲜花,妻子喜欢在日常突然送个小礼物,总能在不经意间营造“情绪波动”,对于增进感情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脑海突然浮现几句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也很浅显易懂:“一同生死不分离,咱们誓言立心里。我曾紧握你的手,到老和你在一起。”
这几句诗出自《邶风·击鼓》,这是一首典型的战争诗,来源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描述了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吟唱的思乡之情。
此情此景,与我的处境竟然如此匹配。十年已然过去,你做到了不离不弃,我也将生死相依,共赴余生徐徐而行!

03爱是动词和能力不是动态
今天打开樊登读书,正好听到一本关于婚姻经营的畅销书,对我启发很大。
作者是约翰·戈特曼博士,在美国被称为婚姻教皇,这本畅销书就是《幸福的婚姻》,其中总结出了高情商、长久婚姻的7个法则。
第一个是完善爱情地图,加强你和配偶之间相互的了解,彼此多通信交流,知道Ta每天在哪儿,在干些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苦恼需要解决。
第二个是培养喜爱和赞美,喜爱和赞美是鄙视的解毒剂,多去表扬Ta,写出三个优点以及为什么,然后互相交换着看。
第三个是彼此靠近而不是远离,创造一些机会一块干活,一块洗碗,身体有接触,彼此靠近。切忌在家里边不要再“上课”了,不要再当“领导”了。
第四个是作让配偶来影响你的决定,多听听配偶的话,让Ta给你一些建议,然后多采纳。
第五个是作讨论问题的时候温和开场,然后妥协结束,到最后要学会彼此让步,多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达成共识。
第六个是学会与问题和谐相处,问题不好解决并不可怕,心态要平和,与问题和睦相处,然后再想办法解决。
第七个是创造共同的意义,当你能够在家庭当中去创造共同意义的时候,这个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比如一起去旅行。
婚姻中,如果你觉得不够爱Ta,那就去爱Ta,爱是一个动词,不仅仅反映一个动态。
爱,是一种能力,不是一个状态。这个观点太犀利了,甚至有点颠覆,受教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