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天下一小吏(3)
——读《长安的荔枝》有感之可敬的朋友
断断续续读完了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总觉得意犹未尽。
该文用小说的模式,更形象地解说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历史场面。透过作者诙谐幽默的陈述,看到了甜美荔枝背后的血汗与泪水。
小说9万余字,不算长,但不仅把转运荔枝的过程丰满完成,还充分展示了上至天皇贵胄、封疆大吏,下到平民百姓、贱民奴隶的的人性,皇帝贵人的恣意妄达,士大夫的职场规则,百姓的美好生性,人性的善良等,都无尽地表现出来,读来有许多共鸣,也让人有更多启示。

可敬的朋友
小说中,李善德应该算成功了,成功地准时把荔枝转运到了长安,唐皇也博了贵妃一笑。但他的成功不是他单打独斗的结果,虽然那块“银牌”的作用无可替代,但与他几个朋友的扶持倾力帮助也是分不开的。
他的朋友韩承在他一蹶不振,颓废绝望的时候,为他指点迷津,指出了一条生路,为他讲述为官之道。他的朋友杜甫给他打气,给了他“拼死一试”的勇气。

在岭南,当他一筹莫展时,他用自己的诚意赢得了胡商的帮助(虽然胡商在小说里以商人的角色出现,并以商人的行事来对待李善德,我把他归到朋友的范畴里,有些勉强,但比官员强啊,在对待主人公完成圣上的任务上),为他提供资金,为他提供转运物资,为他一同规划并实践转运路线,可以说,在完成这项艰巨的荔枝转运任务上,这个胡商应该起到了百分之二十的作用。这个朋友,应该认。
在这个社会里,人脉就是办事的资源,任何事业想要获得成功都少不了人脉的支持,不总有人问,在某某部门有熟人吗?熟人好办事啊。
当你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好处的时候,别人也只会与你虚假的客套。谁也不是傻子,事事皆关利益,一回两回便宜让你占了,时间久了,别人自然会疏远你。只有当你以真心相待,你才有可能从别人那里收获同等的真心。从这篇小说中,阿僮和林邑奴,都应该算作主人公的朋友,有的帮了他,有的救了他,是舍命的朋友。
(未完待续)
如果对“好人说”感兴趣,敬请关注、留言、讨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