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非”主题写作素材汇编(37篇)

“是与非”主题写作素材汇编(37篇)

目录
“小学毕业论文答辩”是与非 1
“出警途中买烤鸭”的是与非 3
是与非的界限 4
「今日头条」的是与非 5
大学生热议“内卷”是与非 6
“静音车厢”的是与非 9
教育中的“是”与“非” 10
剁袍声声国士情——豫让的是与非 14
“数1亿粒米”作业的是与非 16
“佛系青年”的是与非 17
“在家上学”是与非需要从法律层面厘清 18
人事制度“搞活”的是与非 20
带狗乘车的是与非 22
网红经济的是与非 23
“谢师宴”里的是与非 24
机关单位取消年会的是与非 25
“城市经营”的是与非 26
强制平坟的是与非 27
是与非 28
戒网瘾专家推荐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32
“财迷哥”的是与非 33
3000元滞纳金牵出的是与非 34
破解手机实名制的是与非 35
实名制倒逼隐私保护升级 35
加税禁烟的是与非 36
西安房价上涨的是与非 37
“不得穿睡衣出门”的是与非 38
跨国公司销售转基因食品的是与非 39
巩俐转国籍的是与非 41
陈志武:房产市场调控的是与非 42
《对话》走下神坛的是与非 43
大学生炒股是与非 45
对非法择校费征税的是与非 46
“毒丸”的是与非 47
抄笔记的是与非 49
是非不明终将走上歧途 50

“小学毕业论文答辩”是与非
  
  近日,发生在昆明北清实验学校的一场“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引起广泛争议。尽管学校进行了澄清,称答辩结果和毕业考没有任何关系,但质疑声并未就此停止。
  小学毕业也搞“论文答辩”?确实超出了人们的一般认知。但我更愿意相信校方的说法,所谓“毕业论文答辩会”只是一个“项目式学习”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在合作探究中慢慢学习、成长,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以及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固然,其中的一些论文题目显得颇为高大上,诸如“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探讨”“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智能***I对居家生活的利与弊”等等,这些题目即便是高学历的成年人也未必应付得来,何况只有6年级的小学生?但我们先需要确立一个基本事实:这些“论文”不是要作为科研成果拿去发表,也不是要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不是用来“应试”,而仅仅是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孩子们表达的观点与认识可能是稚拙的、肤浅的,但这样一个过程却有助于培养孩子认真探索、勤于思考、关心社会的习惯,为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牢固的根基。
  据学校回应,“论文答辩”大致是如下一个过程:同学们一般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筹备,约5到6人自由组合形成一个小组,寻找感兴趣的话题;在六年级上学期开学的时候,老师会将学生分组后找来的题目审阅,按生活、食品、传统文化等进行分类,之后给学生予以指导建议;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老师会定时了解课题进度,注重孩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口才的训练;答辩环节,提问也不是问一些高深的学术问题,主要是询问在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从这样一个过程看来,这项“论文答辩”活动其实颇能针对小学生的教育特点;而环保、短视频、智能***I……这些小学生自己想出的论文题目也完全契合当下小学生的观察和经历。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该校在宣传中自称“首创”并非事实,因为至少在2017年之前,北京中关村三小就已经组织过“毕业论文答辩”,并延续至今,成为学校的招牌活动,显见这类活动广受学生与家长的欢迎,未必真如舆论所指责的,是“哗众取宠”“为创新而创新”。教育创新不易,而旁观者冷嘲热讽张口就来;还有批评说“小学生都论文答辩了,教育内卷这是要卷出天际”,仿佛世间一切都能往“内卷”上靠。想想看,如果教育创新的尝试动辄得咎,那中国教育的未来岂非伊于胡底?
“出警途中买烤鸭”的是与非
  
  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春节期间,内蒙古巴彦淖尔有民警开警车去烤鸭店购买烤鸭,网友怀疑民警公车私用。对此,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公安局发布情况说明,表示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民警处理完警情后,顺便为值班的民警购买工作晚餐。(见2月24日《北京青年报》)
  当地公安局发布情况说明后,很多网友表示力挺民警,“民警春节假期期间值班和处理警情真的很辛苦,希望大家都多一些理解吧。”在当前舆论场上,这像一股清流,让人感到温暖。
  网友为什么会力挺?回到事件本身,“出警途中买烤鸭”发生在正月初三的下午,在这样的时间点上,当千家万户团聚在一起时,民警还要奋斗在出警一线。正如网友所说,如果可能,谁愿意在外面吃工作餐,而不是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而且,基层派出所经费有限、人手有限,春节期间食堂师傅不上班,民警买几只烤鸭当作工作餐,完全在情理之中。
  过去有句话,“一事当前,先辨真假,后论是非,再说利害”,指向的是一起热点事件形成后,舆论场容易走向失控,被简单的情绪所绑架。而在“出警途中买烤鸭”上,却可以看到一种可贵的理性,网友们能够耐下性子看新闻,在换位思考中亮态度。
  古人讲爱屋及乌、恶其余胥,现代心理学上也有“光环效应”说法。很多事件的发生,舆论反应的程度,往往都受行业形象的影响。如果这个行业得到认可,即便意外事件发生了,也容易得到理解和宽容。行业形象和社会认可度,从来都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网友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与民警们一直以来的努力分不开。
  有人好奇,拍照曝光投诉的人到底基于什么想法?这样的猜测和质疑其实没有必要。任何一个人看到公车私用,只要基于客观事实,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网友力挺“出警途中买烤鸭”,并不是对公车私用失去了基本敏感,而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只要及时公布真相,自身形象过硬,大可不必担心舆论失控。
是与非的界限
  明辨是非,就是分清是与非的界限,而“牛鬼蛇神”的惯用伎俩是:模糊是与非的界限。
  是非怎么辨?
  举一个例子:五十步笑百步,不可也。
  这个辨识没有问题,逻辑是这样的:不逃跑就是“是”,逃跑就是“非”,五十步和一百步差不多。
  举第二个例子:
  日前有一个自媒体保险从业人员写了一些评测平安产品的文章,结果被中国平安起诉。详见:《为了胜诉,平安竟不惜颠倒黑白,欺骗法院!连马明哲都不认可了》!一些人对那个从业人员评价为:想出名,不信是站在公正的角度。
  
  
  
  这个辨识是有问题的,先梳理某些逻辑:大家都是为了挣钱,挣到钱就是本事,手段无所谓。也可以理解为,除了圣人,大家都是坑货,差不了多少。
  逻辑错在:利用极度的道德标准拉别人下水,强行归为一类。
  我认为正确的逻辑是:别管别人是九成公心一成私心,还是七成公心三成私心,只要别人比你更接近真理,就值得你学习,不是吗?你是九分甚至十分私心,为什么别人要完美无瑕才能和你有区分?
  当然其中也有我认同的部分逻辑:英雄往往会是穷途末路。
  是与非的质变点需要科学划分:
  人人都是利己的。但是绝大多数话是实话的人,不比满嘴瞎话的人高级吗?难道别人只要有意或者无意地说过一句错话就和骗子完全没有区别?
  长期的、理性的利己,如爱国,难道不比短视的、粗鄙的利己高级吗?
  从功利角度看,自媒体势力PK资本集团多半和很多人没有直接关系;
  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件事情具备深远的意义,平安败诉更是万民之福。毕竟:本着榨干普通家庭现金流的思维设计出来的产品,从万民角度这恶真不小,这个世界其实很稀缺正义感过剩的人,即便是怀有一定私心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今日头条」的是与非
  这两天「今日头条」这个 ***pp 成为了热门话题。先是传出来这个产品估值多少,一下子很多人自称看不懂,也有很多眼热起哄的。其实关于创业公司估值这事儿,像我这样的旁观者都没啥发言权,一不是上市公司你买不着人家股票,再者投资人又不是你,投资人和创业团队都认可的价值,别管高还是低,那都跟你无关。
  从产品的角度上看,我是认可这个团队的能力的,我是很早就注意到这个应用,甚至还启发了我对某些产品的思路。至于这个团队技术方面,那就更了不起了。产品设计上我倒是觉得一般,考虑到这是个面向大众的应用,不可能在设计上做更多的让步,倒也可以理解。
  人怕出名猪怕壮,咱们这个行业里一向这样。刚传出估值 5 亿美元的消息,各大媒体马上就开始反弹,说采集传统媒体的内容的「今日头条」侵权。对此,「今日头条」今天下午发了一个声明。然后又出了神奇的事儿,叫唤着「今日头条」侵犯版权的媒体们纷纷转载「今日头条」自称不侵权的新闻… 媒体圈真是笨蛋多,你叫唤的越多,人家越值钱。当然,媒体行业恐慌是应该的,突然出现一个强悍的破坏者,你要么跟我合作,要么被时代抛弃,不害怕才怪。这大概也是投资方认可这个团队价值的部分原因。
  回过头来看「今日头条」发布的声明,几乎是漏洞百出,但不少媒体的反驳似乎抓不到点子上。如果好奇的话,去各个新闻网站看一下即可。整个声明的三点里面,前两个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点主张说的是遵守爬虫协议,「如任何一家搜索引擎一样,我们只和网络媒体合作,合作遵守搜索引擎的 Robots 协议,并不存在侵权问题。」 问题是,「今日头条」不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如果自认为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你把自己的机器人 User-***gent 公布一下再说。当然,你公布之后,媒体网站就可以屏蔽你的爬虫。用你的矛攻击你的盾。
  第二点说的是「用户回流,完整展现」,这就更奇怪了,第一不回流,第二不是完整展现。先说「展现」的问题,既然每条新闻下面都标注了「已自动优化阅读,点击查看原文」,你优化了什么? 优化了之后人家原文格式都乱掉了,那叫「完整展现」? 你那其实本质上叫「二次加工」,不管是机器做的还是用人做的。
  再来说「回流」的问题,这基本就是扯淡,你吃肉我连汤都喝不到,回流到下水道去了。客观的说,类似的应用都是在吞噬内容生产方的流量。举个例子,假设有个新闻网站叫「大道消息」 (我只是假设,不许联想),记者花了三天写了一篇稿子,稿子瞬间被「今日头条」抓过去了,不对,叫「采集」,然后在文章结尾告诉你「已自动优化阅读,点击查看原文」,你要点击这个链接才能去看原文,也就是这时候流量才能回到「大道消息」,本来可能有 100 个点击,现在直接点击到你这里,变成 10 或者更少,请问你愿意么? 有人说,不对,因为你「大道消息」 如果是大媒体的话,确实可能本来能得到超过 10 个点击,如果你是影响力小的媒体,可能你本来连 10 个点击都得不到。人家这不是帮你么?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再看另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小媒体站点叫「胡萝卜新闻」,我就是随便起名字,希望别撞车。胡萝卜新闻做的事情就是东拼西凑,每天人工把生产内容的「大道消息」们的文章搬过去,然后呢,今日头条的做法是把胡萝卜网的内容推上去,所谓「洗稿」的新方式吧。本来有 100 个点击的话,今日头条得到 90,胡萝卜新闻得到 9 ,「大道消息」只得到 1,这还是乐观的情况。
  以上的逻辑应该能看明白吧,数据只是用来举例说明问题,别较真,实际上,我觉得流量的「衰减」要比我想像的还要厉害,只是没有数据支撑我的论断,哪位读者有,请告知我一下。因为新闻是一次性阅读的东西,本身并不附加其他功能,即使读者有互动,互动行为也都在今日头条提供的页面完成了。
  那么有人问,你觉得应该怎样才好? 我个人认为,的确有更好的方式,你可以去看看 Reddit、Techmeme 的方式,但这个形态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行的,因为所有聚合内容的人每天挖空心思想的就是吃掉内容提供者的流量,让用户都停留在自己的网站上。
  以上两种方式,决定了内容生产者,尤其是媒体网站内容被无情吞噬。看到这里你还不明白是不是侵权么? 实在不明白的话就等法院判决结果吧。其实我觉得,抛开「深度链接」或是「嵌入式链接」等技术术语不谈,也抛开法律层面的细节,对内容提供方来说,是与非的判断金标准只有一个,你是不是在用我的内容吞噬我的流量,如果你吞噬我的流量,就别用我的内容。这个跟搜索引擎其实是不一样的,搜索引擎的做法其实多少对网站方是有益的,因为 Web 上超级链接能够任意跳转,搜索引擎也只是用了标题和一段类似摘要的内容而已,而「今日头条」则用的是内容生产方的全部内容,这里也有本质的不同。有人说,那搜索引擎还有「快照」功能呢,对此,还可以用「衰减」来解释,「快照」毕竟不是用户用的最主要的功能,实际上对内容提供方的损失并不大,如果大了,当然也会产生问题。
  读到这里,估计有的朋友会有新的疑问:Google Reader 也这么干的,为什么没有人质疑呢? 其实,其实,Google 不是这么干的,与今日头条有几点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不提供 RSS 输出的话,Google Reader 不会「主动」抓取你。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 Feed 是用户自行添加的;还有一点很关键:内容提供方可以通过 RSS 来控制内容的输出,比如,只输出摘要信息,看全文点击到内容提供方的网站上去,那才是真正的「回流」。再说,人家还最大限度的允许你保留原有广告而不是给你「优化」一下…
  最后说一下,「小道消息」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其实也经常有文章被各种媒体盗用的,开始还有些小脾气。后来觉得也制止不了,不应该在这个上面浪费时间,且由它去吧。感谢不少朋友告诉我哪家媒体又用了我的文章,你们以后也别浪费时间了。这就是现状。
  没有版权意识的媒体侵犯别人版权又被更具破坏性的家伙侵犯版权,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宿命。
大学生热议“内卷”是与非
  要说“内卷”的是与非,我们首先说说什么是“内卷”。
  “内卷”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现在一些大学生用“内卷”这个词,用的并不是它的原意,而是用来指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大家互相倾轧、无效消耗之意。
  社会学术语“内卷”被大学生用于同学间竞争,最早的“出处”是几张来自名校学霸的,其中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一摞摞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这些最早在清华北大流传,之后“边骑车边看电脑”等成为网络热词,相关的表情包也出现在不少大学生的社交软件中。
  简单来讲,“边骑车边看电脑”等最早传递出的信息应该是说名校学霸读书的刻苦,成为学霸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有人却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说这是“内卷”。这样一来,“内卷”就不仅是大学生的一种自我调侃,而且成为大学生面对学业以及自我发展的众多压力的写照。
  
  再直白些讲,学生说的“内卷”主要意思就是说大家都拼命读书,大家都优秀,等于是同学之间的消耗。举个例子,老师对某篇论文作业的字数要求是5000字左右即可,而不少人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都选择写到8000到10000字,甚至更多。到最后,几乎每个人的作业都大大超出了老师的要求,但能够获得满分的学生比例是固定不变的,这就必定造成有些学生再拼命也无法获得满分。因此,有学生就认为这是“内卷”,等同于负面意义的内部无效消耗。
  那么,将这种现象视为“内卷”,进而得出学霸“内耗”的观点,可取吗?理论上,学霸扎堆,个个拼命,而基于规则限制导致不是每个人的努力都能转化成自己的目标值,这种现象的确与社会学所说的“内卷”有类似之处。但是,由此而将“内卷”与“内耗”划等号,那就是将学习当成是进行等价交换的商品买卖行为,追求付出与回报即刻兑现,这是功利主义、目光短线的一种表现。
  
  此前,有媒体曾就中国顶尖高校中“绩点为王”的现象进行报道。所谓“绩点为王”就是在保研考研、出国留学甚至求职应聘时,个人成绩排名靠前就占据绝对优势,掌握主宰个人命运的主动权甚至事半功倍,因此同学之间就不得不为排名而展开竞争。报道称,不少顶尖高校的学生因“内卷”而迷茫,他们在极度竞争中遭遇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
  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存在,但对于其中的成因不应作出错误的解读和诱导。事实上,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包括任何一处职场,竞争本来就一直存在,而且竞争越激烈越能激发人的斗志和潜能,所以竞争本身不足为奇。如果将良性的竞争看成是非理性的明争暗斗,那么,一旦碰到类似某种指标有限额的情况,有人或许就会对正常的竞争加以否定,得出这是无效内耗的结论。
  
  对人的生存而言,难免会遭遇这样那样的竞争压力,但竞争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一个人只有背负得起各种压力,才能奋发进取、建功立业。退一步讲,一个人即便是暂时不能从竞争中突围,也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就大学生遇到的真正意义上的“内卷”现象来说,或许存在某些需要纠正的制度规定,但不能因此而片面渲染竞争的非必要、非理性乃至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热衷于在网络空间贩卖真真假假的焦虑也是不应有的处世态度。学习是自己增长知识、练就本领的过程,无须考虑“内卷”,更无须为所谓的“内耗”而困惑。
  
  在讨论“内卷”话题的最后,有一个细节还值得一提。“内卷”成为网络热词的来源之一、清华大学那位“边骑车边看电脑”的硕士研究生,他并不是网友调侃的那种死读书的“天才”,而是既能好好学习也能好好玩耍的学生,他争分夺秒学习只是为了自己更加优秀。这也可以说是对一些人将大学生遇到的“内卷”等同于“内耗”观点的否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的道路上,这个古训对任何人都是至理名言。“但得有心能自奋,何愁他日不雄飞。”这也是每个人在为生存而奋战的路上应该始终保有的恒心。
“静音车厢”的是与非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官方消息,自12月24日起,铁路部门将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
  “静音车厢”,顾名思义,乘客选择此车厢后应自觉保持安静,避免视频音源外放、高声接打电话、手机铃声过大等妨碍他人之行为,携带儿童出行的旅客也应照顾好儿童、避免喧哗;同时,列车乘务将在此类车厢提供低声报站、关闭娱乐设施音量、扫码点餐等无干扰服务,人性化地为渴求安静的旅客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
  消息一出,曾经饱受此类困扰的旅客纷纷点赞,直言积弊由来已久,很多人对这一服务的需求很高,而此次试行的车次太少,渴望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静音服务全面推行。另有部分网友却表示反对:在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静音车厢”的试行推广会不会压缩不想静音人群的购票空间?谁没有紧急需要打电话的时候?谁能禁止婴幼儿哭闹?“静音车厢”的推广,会不会是对这一群体合理权益的无视?
  其实,这里涉及一个“我权”和“他权”如何平衡的问题。乘坐高铁几个小时,是一段不短的旅程,对于很多人而言,乐呵看看视频、高声打打电话,似乎是旁人无权干涉的个体自由。殊不知在封闭的交通工具里,制造过大的声音、不洁的气味,都是对他人公共权益的一种冒犯,在这一特殊的讨论语境中,个人喜好理应适当制约、相互妥协。这是在道德层面我们应该倡导的文明新风。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同群体在公共交通空间中合理的差异化诉求值得重视。我们不能一味苛责急需参加电话会议的“打工人”,也不能苛责哄不好哭闹幼儿的焦虑父母,当然,更不该苛求需要安静空间的乘客来分摊上述人群的“噪音成本”。“安静的乘客”与“有动静的乘客”之间本不存在对立关系,他们呼唤的,其实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拥有更多差异化、人性化的选择。此次试行的部分“静音车厢”就是一个良好的尝试,而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行,却应尊重乘客的客观需求来进行灵活的调整。
  另外,精细划分不同需求的人群,不断升级未来的公共交通服务,设立诸如具备婴幼儿服务设施的亲子车厢、针对老年人群舒适度设置的老年车厢、方便办公的商务车厢,都是未来值得不断探索延伸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应看到,“静音车厢”的服务构想值得夸赞,但重点应落实到实施效果如何保障上去。当前的“静音约定”仅是一种倡导,如遇屡次劝阻无效的不静音行为又当如何处理?目前,铁路部门已在探索相关制度的完善,乘客选购“静音车厢”座次,即视作同意遵守相关约定,而对于不守约者,将可能被纳入铁路旅客运输领域信用管理中接受相应惩戒。
  而“静音”的内核与本质,应该是促进公众拥有文明自律的意识。毕竟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全民素质的共同提高和大家的共同维护。从这一点来说,不管您乘坐的是不是“静音车厢”,掏出手机时,先想想自己、也考虑考虑他人。
教育中的“是”与“非”
  
  关于教育,我们有太多的理解和说词,可是,关于教育,我们似乎总是是而非。世界本没有绝对的是非与对错,只有永恒的适合和因果,教育亦然。一些教师总是困惑于自己的教学毫无起色,一些教师毕其一生,都没有真正地理解教育。其实,教育之道总在“是”与“非”之间,教育者若能从非中分辨出是来,从是中分辨出非来,也就真正理解了教育的真谛。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育也需要应对不停变化的实际,大家都正在感受着我国教育领域的理念及行动的变革,教师更需要厘清新时期教育中的“是”与“非”,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相应产生的新问题。海德格尔认为教育“在路上”、“在旅途中”。所以,作为教师,永远不要停止对教育真谛的探索和追求,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要做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本期,我们就教育中的“是”与“非”为话题展开讨论,以期澄清时过境迁之后,时代又赋予其怎样的内涵和使命。
  一、教育非“解惑”而是“解放”
  何谓幸福?幸福是一种利己而悦人、通透而洒脱、明智而悠然。幸福是为心灵找到诗意栖居的港湾,为生命找到来去自由的归宿,为他人找到超越苦难的良方。换一个角度表述:幸福即是有健康的身体、自由的灵魂、适用的物质、人性的尊严和安全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惑”远没有“解放”更重要。“解放”什么呢?解放学生的地位,由听从到自主,由被动到主动,由应付到牵引;解放学生的思维,由单一到多元,由僵化到灵动,由守旧到创新;解放学生的课堂,由灌输到探究,由独学到合作,由听记到思考;解放考试的压制,由选拔到督评,由频繁到简约,由单调到展示;解放教师的苦累,由弄虚到务实,由作假到求真,由硬塞到盘索;解放学校的压力,由牢笼到乐园,由教室到舞台,由压抑到放飞。解放所谓的目标,由缥缈到实际,由群育到独生,由漠视到尊重。
  二、教育非“学会”而是“会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是教师像“搬运工”那样把知识从课本搬到学生的头脑中,好的“搬运工”可能效率高点,搬的是精华,差的“搬运工”不仅可能搬错运乱,还可能捡芝麻丢西瓜。“会学”呢,是学生掌握着主动权,主宰着课堂,在老师的引导辅助下,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合作解决问题。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去。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叶圣陶先生说得更好,“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教学理应追求的境界。形象地说,教师应逐渐实现由“抱着学生走”到“扶着学生走”,并最终实现“让学生独立行走”。一般说来,“学会”容易些,而“会学”则相对要难。“学会”关注的是结果,“会学”重视的是过程。可是,许多时候大家都死盯着“学会了没”,而对“会不会学”只强调于虚无的教育理想上,造成了一种尴尬局面:谁都知道“会学”重要,可下的工夫全在“学会”上,这是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症结所在,也是学生高分低能的罪魁祸首。
  三、教育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做人”和“学习”
  会做人,就是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工农商学兵”,会学习,就是让学生“出水自知两腿泥”。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倘若学生真想吃鱼,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困难多。反之,当学生不想“鱼”的时候,老师授之以“渔”也没大用。教师如果不管学生有无需要,把活蹦乱跳的孩子硬按在池塘边让他们手持钓竿,那么,“人”之不存!“学”将焉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教师首先要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营养观,最后才是把“大餐”搬到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烹饪,去享用。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学习就是水到渠成,就是自然而然,就会“无须扬鞭自奋蹄”。学会做人,要给予课堂民主,师者自觉站到“学生公仆”的地位上,而不是吆三喝四耀武扬威;学会做人,要解放学生思想,鼓励他们质疑,允许有不同答案,而不是统一规范,标准划一,千人一面;学会做人,要崇尚道德,弘扬真善美,鞭笞虚伪,斥责敷衍,务实求真;学会做人,就是学会与人性的弊端作斗争,与人生的理想共飞翔。真正学会了做人,也就学会了学习。
  四、教育非指向成功,而是达成幸福
  功利化的教育表现有三:应“试”的教育,只做“题”;应“时”的教育,多做“秀”;应“景”的教育,常做“假”。我们需要的是真教育,而真教育是指向“幸福”的教育,而不是指向“成功”的教育。把“幸福”作为教育的目标和把“成功”作为教育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差别。有人认为,幸福在成功之后,所以便不顾一切先追求成功,实际上,幸福在成功之前,因为,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教育的质量,不是分数,而是成长。以升学、分数为目的的教育不仅其教育活动本身不可能幸福,而且其目的也是使学生日渐远离幸福。所以,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人们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完整教育的正确解读是身心脑的和谐发展,是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通过知识技能的掌握,智慧的增长,德行的完善,人在活动中达到自由的境界,从而获得愉悦的幸福感受,这是教育本体价值的体现。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事业,不仅面向社会的未来,而且面向个人的未来,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但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而且能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更具有个人享用价值。因此,教育要追求一种“应然”的理想,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幸福源于可能的生活,可能生活的实现意味着幸福的获得。所以,教育通过创造可能的生活,通过可能生活的现实转化,从而获得了幸福的底蕴。
  五、教育非训练,而是生活与创新
  “标准化”的教育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因此,钟启泉教授指出:“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人需要教育,不仅是为了谋生或成为外在社会期望的人,更是为了自身精神的追求,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过一种“诗意的人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源头。教育是生活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所以,作为现实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教育不可能立于现实生活之外。封闭、保守、划一的学科中心主义,与沸腾的社会生活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脱节,就会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训练不出来的,它是教育引发的结果。为此,新课程倡导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引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他们发散式地思考,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积极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点滴想法,教师都要充分地尊重和鼓励,用积极的语言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创新的火花只有在一个畅所欲言的、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通过相互的碰撞中,才能迸发出来。
  六、教育非管束,而是唤醒与发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强调管束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管束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下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丧的毛病,那时你便算是丧失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换来了一个心情沮丧的家伙……实则这种儿童终生终世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没有用处的。”洛克进一步强调,一些“放荡不羁的青年,都是生龙活虎一般,精神十分饱满的,一旦走上轨道,通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心情沮丧的儿童就不然了,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来,极难做出什么事业。”
  当前,独生子女被普遍认为是难管教,因而教育者更是不知不觉地增强了管理者的角色意识,把师生关系纳入管与被管的单一关系之中。但是正如鲁洁教授所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能囊括所有的师生关系,管理者的角色也不是教师唯一乃至主要的角色。强化管理的结果,只能是限定学生的所作所为,难以影响学生的所思所想。然而,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管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育管理时说:“一条简单而明智的真理,这就是:你向自己的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鼓励他们从事积极的活动。……不需要处处都用禁律去约束孩子,而要解除,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去活动。例如:用不着教训孩子说:‘不许摘校园里的花!’而应当对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应当在校园里栽一株花,精心地去照料它。’”
  
  因此,教育是一种唤醒,它要唤醒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教育是一种发现,它要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大火。教育更是一种关爱,一种期待,教育者要让学生在和谐开放的学校环境中,不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发挥潜能,努力开拓创新。
  教育虽然具有永恒性,但教育在时间中流淌,具有未成性,更具变动性。教育既有超越地域与时间的共性规律,也会因时间与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特征。所以,教育之道可道,教育之道又不可道。因为真正的教育本就存在于变与不变、是与不是之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教育即人学,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因此,教育不能只有“教”而没有“育”,“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真正的人”需要真正的教师去培养。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朱熹说,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所以,教师要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探索气息,用思想影响思想,用智慧启迪智慧。
剁袍声声国士情——豫让的是与非
  豫让,晋国人。他声名烈烈,垂光百世。他是千百年来忠臣义士的化身之一,受到了后人的敬仰。
  但当我们重读《史记》中关于豫让这一段的时候,我们对国士豫让,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每个古人都是一个热血的生命,当我们靠近他们的时候,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精髓。
  让我们以现代眼光来看,国士豫让的“是与非”。
  
  豫让的“是”:
  第一、知恩图报———壮士死知己
  豫让的名言响彻古今:“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他知恩图报。他的主公智伯被赵襄子所杀,并且漆其头为饮器。豫让痛不欲生。智伯死而无后,豫让为报智伯的知遇之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他决定就算自己死,也要为智伯报此大仇。正所谓:忠臣有死名之义。
  第二、目标明确———超强的耐受力
  报仇的目标确定后,豫让始终坚守如一。他为了实现目标,不惜自降身份为刑人进宫去修理厕所。第一次报仇失败后,他又漆身使皮肤溃烂,吞热炭火使嗓音变哑,毁坏形体,以至于同床共眠的妻子都认不出他了。这种痛苦也非常人能够忍受。为了实现报仇的目标,豫让对自己下了狠手。而且至死,他的目标都没有动摇改变过一丝一毫。
  第三、有自己的原则———忠心事主
  他的友人看到他为了报仇,如此受苦,劝说他改变报仇策略,可以臣事赵襄子,获得对方信任后再杀死他。而豫让并不认同朋友的“曲线”报仇策略。
  他认为:“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这是他的原则,虽然身为布衣的他报仇是如此之难,但他也绝不会以诡谲之术达到目的。在他的思想里,做人臣子,就应当一心一意,切不可对君主怀有二心。
  第四、坚定的执行力———布衣的倔强
  豫让的执行力很强,他为了复仇,制订了计划之后,在他的绸缪下,都付诸实施了。一个布衣要向国君复仇,这其中的复杂不难想象。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执行力和他的始终不放弃的精神还是很让人敬佩的。
  即便是到了将死之时,他还是提出希望“请君之衣击之,致我报仇之意”!那三跃而起的击衣之举,看似滑稽,又何尝不是布衣死前为了了却心愿的倔强呢!
  豫让,这样一个忠臣义士,他的“是”,无论哪一条都是他青史留名的有力凭证。
  然而,他身上,又有哪些“非”呢?
  当然这些“非”都是以我们当下的价值观来评判的。
  
  豫让的“非”:
  第一、死后报仇不如生时力谏
  方孝孺认为:士人君子如果遇到知己,应当“扶危于未乱之先”。如果不能做到却:“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这是沽名钓誉的行为,也是君子不取的。
  豫让作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国士待他,他却没有在危亡之前,以死力谏。这不是国士回报主公的行为。智伯死后,却以刺客之身报仇之心不死,是不值得称道的。
  
  第二、视生命如草芥,毁伤形状
  豫让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毁坏,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很残忍的行为。古人也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毁伤身体就是对父母的不孝。所以,从情理和伦理上来说,豫让自残的行为都是对生命的轻视。
  第三、自欺欺人的三跃击衣
  豫让的报仇计划是平民化的,现在看来“段位”比较低。他不是用谋略来报仇,因为他有他的坚守。给人一种:我为报仇,死为忠的感觉,结果成功与否,他似乎也不太苛求!但过程和决心必须竭尽全力。但是降低身份,为刑人,为涂厕之人,为乞丐,伏于桥下。这些行为,报仇成功的几率很小。因为看来都是杯水车薪的。一个绝对的弱小去对抗一个绝对的强大。可能最后一切都是徒劳的。
  所以,他的失败是毫无疑问的。
  
  死前,他对赵襄子提出了个不情之请:“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没想到,赵襄子居然答应了。在今天看来,我们普通人尚且不会把自己的帽子衣服脱下来,让别人去击打或者踩踏。而彼时的赵襄子,居然思想进步,开阔到如此境界!他把自己的衣服给了豫让。豫让三跃击衣后,伏剑自杀了。
  可以说,这个行为是自欺欺人的!但也有悲壮的感觉。
  自此之后,豫让忠义之名已经成就,他也成了壮士死知己的代表。
  司马迁认为如豫让般的刺客:“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评价古人,也要辩证看待。不可一味崇拜,也不可全然否定。要一分为二,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再加上自己的思考。
  你所看到的古人,其实也是另一种人生。我们要通过读古人的经历,来照见自己的人生。努力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诸君共勉!
“数1亿粒米”作业的是与非
  
  “今晚数学作业有一项是数1亿颗米粒,辛苦家长们督促孩子们完成。”9月6日,佛山家长群里疯狂转发一份奇葩作业,这份“数1亿粒米”作业是佛山某小学数学老师布置的四年级作业,并要求“一粒一粒地数”。这样的新闻一出,舆论一片哗然。谴责的声音、嘲笑的声音和谩骂的声音充斥了网络。
  这样的家庭作业老师先做了吗
  张贵峰
  据报道,当事数学教师表示,之所以会布置这份“数1亿粒米”作业,是因为“日前刚学了第一单元《亿的认识》”,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估算和想象出1亿粒米,感受1亿是多大的数字”。
  如果不考虑“1亿粒米”这一具体数量要求,应该说,这一家庭作业的初衷和创意还是不错的,不仅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也有利于让原本往往显得有些枯燥、抽象的数学教育,变得更加具象、鲜活、生动,进而以此培养和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但是,一旦将“1亿粒米”的具体数量要求考虑进来,该作业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美了,而且显得十分荒诞不经。无论是依据“亿的认识”还是基本的数字常识,“一粒一粒数一亿粒”这样的作业,事实上都是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作业。正像有网友指出的:“按照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即一年共有365×24×3600=31536000(3千万秒)。如果一个人每秒钟数3个数,不吃不喝不睡,理论上从1数到1亿需要一年时间”,“600粒米左右为50克,1亿粒米=8333.3千克,若以10千克一袋米计算,起码要833袋大米。别说扛回学校了,家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米呀。”
  在这种数字常识背景下,上述数学教师其实自己也缺乏真正科学理性的“亿的认识”,根本不知道“1亿是多大的数字”;或者说,在布置这份作业之前,这名教师根本并没有以身作则地先数一下。
  身为教师,自己尚且没有真正搞懂“1亿是多大的数字”,便要求学生去数,确实令人感到奇葩。而同样令人失望的还有,面对许多家长和网友对“数1亿粒米”作业的质疑,当事教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身过错,也没有打算承认其中的过错,反而强调“部分家长有误会”,而这种“过而不改、不认”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恐怕也不是什么有益的“言传身教”。
  近年来,类似“数1亿粒米”这样完全脱离实际的奇葩作业,实际上一直屡见不鲜。如此前媒体曾曝光的“请在家长陪同下,听蛙声、看公鸡打鸣”,“请家长和孩子用废弃材料做一个电视机,要能看,能发声”。如何才能有效避免减少各种“奇葩”作业?除了从教育减负层面着手之外,一些教师的相关素质素养,恐怕同样也值得检讨反思。
“佛系青年”的是与非
  今年的网络流行词喜欢给人贴标签。前不久,拿着保温杯的中年人成了“油腻大叔”。这两天,“佛系”又成了90后青年人的代名词,并很快成为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词语。随后,网友发挥想象,造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比如“佛系恋爱”“佛系考研”“佛系游戏”等等。
  所谓佛系,网友总结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变不惊,平安喜乐。简单通俗点来说就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你看着办,都行”。它被用来形容一代青年人看淡一切的心态。对于谈恋爱,他们往往不主动、不拒绝,应付相亲,消费单身;对于学习深造,经常抱着“能考上就读吧,考不上就算了”的想法;甚至对于玩游戏,也没有了争强好胜的心理,“赢了就赢了,输了就输了,下次再打上来就是了”。
  这种云淡风轻、浑不着意的“佛系”心态,网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不是所有事都能冠以“佛系”的方式,一些生活琐事可以无所谓、不计较,但若谈恋爱不走心,那还有什么意义?学习不上心,又怎么出人头地?工作不努力,何以成就一番事业?对于青年人来说,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很容易迷失自我。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佛系”一词只不过是90后青年人用来调节心情的自我调侃而已。在他们看来,无可无不可的“佛系”是一种旷达、从容的心态,并不像一些人形容的那样消极颓废。
  “佛系”一词之所以在青年群体中迅速走红,并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其实是击中了现实社会的一个痛点:累。如果说,前段时间的“油腻”折射了中年人的危机,“佛系”一词则反映出90后青年的生存现状。如今,第一批90后大多已经走出校园,开始在职场打拼,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也使他们更加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焦虑、迷茫的情绪暗自蔓延。
  与70后、80后不同的是,自小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下的90后,更善于运用网络语言,或调侃、或自嘲,以此来描述现实的无奈,宣泄心里的压力。看待青年人的“佛系”心态,大可不必上纲上线,担心他们成为“颓废一代”。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于很多90后来说,“佛系”心理是严肃之余的调侃、压力之下的放松,别看他们表面不紧不慢、满不在乎,实际上心里有数,不会成为“垮掉的一代”。???6
“在家上学”是与非需要从法律层面厘清
“截至2016年2月,中国约有6000人正在实践‘在家上学’,约5万名家长有意尝试这一教育模式。”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佳佳发布了上述调查。此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实践“在家上学”者的规模约为2000人。据王佳佳计算,自2013年初至2017年初,中国实践“在家上学”的人群规模年均增长约30%。 “在家上学”这种极为小众化的教育模式最近屡屡被媒体提及,备受社会争议。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这是国家首次明确叫停“在家上学”和“私塾”教育。 “在家上学”在国外早已风生水起,在国内却是新鲜事物。虽然早在几年前,此话题曾引发舆论关注,并成为教育改革的议题,作为现行教育的民间尝试,在褒贬不一之下,其依然处于艰难的发展阶段。加上其质量的不确定,以及受困于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在家上学”仍是小众化的自我探索。 在目前普遍实行义务教育的世界各国中,给予在家上学合法地位的国家并不多,比如美国、英国、以色列、印度等。尽管如此,在没有合法地位的国家,也有不少家长私自让孩子在家上学。非校园教育之所以受到部分家长的认同,背后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相比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的应试教育来说,自由、开放、活泼的教育形态无疑更能被人接受,且心向往之。 虽说“在家上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弥补现行体制内教育的最大缺陷。就中国而言,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家上学”存在诸多法律障碍和现实问题。一方面,在国内,“在家上学”涉嫌违反《义务教育法》。现行《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家长作为监护人,必须履行义务,送孩子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很多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者给孩子找一所学校挂学籍,然后以生病的理由休学“在家上学”,打法律擦边球,成为《义务教育法》执行的难点之一。另一方面,“在家上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堪忧,父母各行其是。一些家长根本不懂教育,只是因为对学校教育不满而把孩子领回家,就会走极端,与学校教育完全对着干,搞与学校教育完全不同的另一套。对孩子未来发展而言,在家上学的风险要比去正规学校上学大得多,它并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家庭。 尽管对于有条件的家庭而言,在家上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可以尝试。但基于对儿童教育权的保障,这些尝试应该接受政府教育部门的监管。实际上,在那些给予在家上学合法地位的国家,对在家上学都有相应的监管政策。就国内而言,要通过立法方式规范“在家上学”。这既能给“在家上学”合法地位,也把“在家上学”的父母教师资质、教育内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籍管理问题等都纳入法治框架进行系统治理。如此,既可以满足部分家长对孩子进行在家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也可让“在家上学”以“微型学校”的方式,与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6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