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机电工厂成长史

湖南大学机电工厂是机械电子工业部所属高等院校规模较大的校办工厂,也是该部所属院校中较大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之一。该厂成立80多年来,随学校的变迁曾多次更名,1974年定名为“湖南大学机电工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厂曾4度兴建。1937年前在长沙岳麓山下建厂;1938年10月,厂房屡遭日寇飞机轰炸,随学校迁往辰溪建厂;1940年,工厂再度遭日机轰炸,又被迫迁县郊山沟里筹建厂房抗日战争胜利后,工厂随校迁回岳麓山重建。1963年,第二机械工业部接管湖南大学,拨款兴建厂房6678平方米,并添置主要设备100多台,工厂初具规模。
  该厂为了培养既通理论又能实践的大学生,兴建了1900多平方米的教学实习车间,添置了较完善的电化教学设备,开设了铸、锻、车、钳、刨、铣、磨、焊及木模、热处理等冷热加工教学实习课程,每年接受2000余名大学生进行金工教学实习。1988年10月,国家教委专家组对工厂教学实习进行考核检查,抽查的11位大学生,7人优秀,4人良好。结论是:工厂金工实习组织严密,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效果明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厂为培养和提高2万多名大学生、研究生的金工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厂以来,该厂充分利用高等学府人才密集、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与学校紧密合作,发挥工厂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并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大力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50年代批量生产立式钻床、悬臂钻床等普通车床,60年代开发和投产万能外圆磨床,70年代磨床产品新品种研制获得重大突破,80年代数控高速外圆磨床和凸轮轴磨床成为该厂的拳头产品,并开始生产微滤机、除尘器、柔性石墨生产线(1988年经省级技术鉴定,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等环保、化工机械。到80年代后期,该厂产品已发展到机床、电机、环保、化工4大类30多种产品,其中有16项产品和科研成果填补了省内和国内空白,6项产品分别获国家、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9年,该厂有职工4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2人(含具有中高级职称的60人),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拥有高、精、尖设备300多台,固定资产原值386.8万元,净值288.3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50万元,利润180万元。

湖南大学机电工厂成长史

湖南大学机电工厂成长史

湖南大学机电工厂成长史

湖南大学机电工厂成长史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