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防汛抗洪指挥部2022年度工作总结

防汛抗洪指挥部2022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指挥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指示精神,和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动员**流域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以**为全国安全稳定大局作出重贡献。对于做好**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加快实施治淮重大工程,着力提升中下游行洪能力,完善防洪排涝和引调水设施,进一步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充分体现了国家防总、水利部对**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工作。2022年防汛指挥部做了如下几点工作:
   一、以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高度重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
   ***总书记指出,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对今年来讲,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就是“国之大者”。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以心怀“国之大者”的实际行动抓好了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深刻认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肩负的特殊使命。***总书记指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演变,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近期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我们必须把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防汛抗旱工作关系到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因工作抓不好而导致重大灾情,对全国发展大局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我们深刻认识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极端重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防汛抗旱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二是深刻认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艰巨任务。**流域是我国重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交通枢纽,流域常住人口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1/4,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系统复杂多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形条件复杂,历来洪涝、干旱多发频发重发,防汛抗旱任务繁重,一直是国家防守重点和难点。正是这样一种区域特点,决定着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抓好**防汛抗旱任务更为艰巨。
   三是深刻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今年**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流域气象形势不容乐观。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我国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局地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区域性严重干旱等极端事件明显增多,去年台风“烟花”给沂沭泗河水系带来强降雨,流域单日面雨量为1953年以来最大。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流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偏多,其中**以北北部和沂沭泗地区偏多2成以上,**、沂沭泗河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干旱;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常年略偏多,发生北上登陆台风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对流域造成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影响。
   另一方面,**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从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看,**上游河道防洪标准偏低,中游洼地易涝易灾、下游洪水出路不畅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防御标准仍然偏低,沿淮低洼地区和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足,行蓄洪区运用有较多群众需转移安置等。从非工程体系看,防汛抗旱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极端暴雨预报准确率不高,山洪及地质灾害预警精度不够、覆盖面不足,一些地方防御预案修订不及时、可操作性不强。此外,由于2020年、2021年**已发生流域性洪水和区域性洪水,少数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今年再次发生洪水的概率不大。再加上市、县换届后,部分干部特别是地方换届新上任的有关责任人没有经过大洪水历练,对防汛抗旱业务还不熟悉,指挥调度、应急处突能力仍有待加强,等等,都是2022年防汛工作面临过的困难。
   总之,2022年我们准确把握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以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的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确保了**安澜,切实保障了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堤防不决口、重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用更高标准、更严求、更实举措严密防范应对各类水旱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全面排查消除风险隐患。流域各地抢抓汛前宝贵时机,全面排查河道堤防、穿堤涵闸、蓄滞洪区、水库大坝和溢洪道、历史险工险段、山洪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水文测报设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渠道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