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战友美文·往事犹忆】哈,看戏是最容易印象深刻的,而且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笑][玫瑰][谢谢]但我(郭磊)依然觉得于天松老领导的《看戏》绝不仅仅是回忆当年的“热闹”,“重头戏”在后头哈[赞][笑][作揖]

周朝荣 摄影

胡彦伟 摄制

于天松 书写
《看 戏》
文/于天松
看了鲁迅的《社戏》,
想起我儿时看戏。
到邻村去,
走七八里。
一群少男少女,
来回热闹无比,
像《社戏》一样,
戏在路上,
不关心戏意。
每年春节,
我们村都演戏,
京剧和吕剧。
有相当的水平,
能自编《于七起义》。
我演小兵,
多次走错位置,
没少挨导演批

刘长林 摄制
大了爱看“样板戏”,
特别是《红灯记》,
喜欢刘长瑜。
这些年,
又喜欢李胜素,
于魁智。
他俩的标致仪表,
绝美声音,
让我着迷。
我爱看烟台京剧。
有一次和演员同宴席,
让我非常惊奇。
那演丑角的,
我想台下肯定顽皮,
结果羞于说话,
非常老实。
演老旦的,
台上白发苍苍,
台下非常靓丽,
是个大美女。
台上台下,
大不一致。

周朝荣 摄影
戏是文艺。
人生如戏,
却不能演戏。
人生应真实,
表里如一。
为人民服务不是作秀,
不能搞面子工程,
多想民少想己。
有的班子开会,
统一穿会衣,
样式是老的,
不是灰的就是黑的。
是想说明是清官?
和百姓保持一致?
会开完了,
把会衣挂起。
我看这会衣,
就像戏衣。

高宗如 摄制
摘录部分老领导老战友及军属的“盛赞”:
李玉龙:阅政委《看戏》有感:那个年代看戏看电影是唯一的文化生活,禺尔还有瞎子说书和耍把戏的,三里五村演戏放电影挨村跑,大闺女小媳妇,年轻小伙成群结队说笑风生,有时候起哄闹场子,两个村打群仗,我记得为占个好场地,提前几个小时用石头砖头块圈场占位,戏台在村前空闲地,与观看场形成高差;放电影场地都设在村头生产队晒粮谷的场园。差不多的村庄基本上都有剧团,到秋收结束进入冬季就开始排练,正月在本村演出后又到其他村庄巡演,都是排饭吃,虽说枯燥,水平与戏院比差点,但挺热闹,演出时锣鼓喧天也人山人海。看现在文化生活,足不出户,丰富多彩。
人生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同理,人生如戏,要扮好角色,进入角色,演好角色,也不乏有人善于戴假面具,也骗人亦太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活还是真实一点好。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演戏看戏做人同样道理。为您《看戏》点赞!
赵景涛:从成人的角度谈看戏、演戏、说戏;从舞台的角度谈看戏、演戏、说戏;从社会的角度谈看戏、演戏、说戏。把戏的人前人后,台上台下,台里台外,艺术的戏,人生的戏,官场的戏说透了。点个大赞!
李新宏(晴天儿):叔叔眼光犀利,由看戏看出演戏者在作戏。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演得再好,时间会检验一切,假的早晚会被识破,说实话办实事才会被大家尊重!
于希英:是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真假假又是切切生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