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老爸去爬山

党永新

带上老爸去爬山

老爸爬山,很简单,什么也不用准备,可以说走就走。

这次去爬山,老爸虽有犹豫依然同意:还爬吗?话里有担忧,有商量,也有决心勇气,也许还有其他我琢磨不到的信息。总之老爸还是痛快地换上运动鞋,跟我出门了!

还是爬千佛山,这山不高,名气不小,在济南算得上第一名山吧。名声在外,建设就比较完善,一路都有台阶或护栏,让人放心。再者说了,名义上是爬山,更多是看风景。每一次到济南,我都陪老爸爬一次。现在我把家搬过来了,更要带他老人家,好好爬一爬。

老爸年愈八十,我是退役军人,所以俩人都免费。也正是因为不需花钱吧,老爸才愿意和我说走就走。这农村出来的人啊,若非必要,多花一块钱也是舍不得的,何况是去玩。

看到门卫没收门票,老爸脸上乐开了花:省四十块钱呢!在老家够买十来天的菜啦!

进入正门有一公里多长的石板路要走,路面铺满路沿石,不远设几级台阶,道路两旁列着各种造型罗汉。老爸走着,望着,嘴里连连慨叹:弄里好着咧,这得花多少钱哪!

突然“咯噔”一下,老爸差点摔倒。原来老爸左脚欲迈石阶,因抬起的高度不够,脚尖刚搭上半个阶梯,脚下一软,一滑,差点扑倒在地。亏老爸及时反应过来,两手忙伸向前。我也正好左手拉着他右胳膊,在“哎呀”一声中,老爸重新踏稳脚步——有惊无险!我长吁一口气,“老爸,慢点,累了咱就坐边上凳子歇歇,咱不急哈”。

经过卧佛路突然变窄,石阶一级连着一级,这是路陡爬山真正开始的节奏。

“要不要歇一会儿再上?”我问。

“莫事儿,不累”,老爸兴致不减,顺着我手指的方向,马不停蹄继续登攀。

才爬不大一会儿,老爸抬头瞅瞅,又回头看看,自信而又略带疑问地对我说:前几回不是从介个路来的呀!

我笑了笑回道:咋不是这个路,前年也是咱俩一块来的,就走的这条路,您忘了?

“不对,不是,上次来路莫恁陡哇!”老爸坚持自己的判断。

“您忘了吧,就是这个路,我在大门口买了两根拐杖,咱俩一人一根,还记得不?您开始拽住我的手不让买,最后回来时候您又说,拄着拐棍就是好一点,对不对?”

“隔个年头,我记着哩。”老爸嘴里说着是,头点着,但明显对当前道路还是很陌生。

我掏出手机,翻出相册,指着一张合影拿到老爸面前:“看,我还找人给咱俩拍了照片,咱俩一人拄着一根拐棍,想起来了没,就在刚才那个石桌边上。”

“嗯,嗯,哎呀,老了,脑子不好使了,我咋不记哩走过介个路呢?”老爸在证据面前,挠了挠头,微微叹息。

带上老爸去爬山

身边的路人,有快有慢,年轻人腿健,噔噔噔就上去了。年纪大些的,就边擦汗边大口喘气,一边还问着:上到哪了?还有多高?

其中一家四口,跟我们一前一后爬着。长者衣着讲究,背上衬衫却大半湿透,不停用手甩下额头的汗珠。我问,叔叔多大年纪了?老人歇口气,往边上石栏一靠,伸出手捏住五指:今年七系一啦!您这位老人家多大年纪?

哦,这是我老爸,今年虚岁刚好八十!

八系啊!听到我的话,一家人同时伸出大拇指,对着老爸不住点赞:您老人家厉害!都八系啦,身上都没有汗,看我们都系一身汗呢!

这才感觉天真的热起来,中秋的阳光不再毒辣,一路还有浓荫遮挡,但毕竟是在爬山,虽然稍慢一些,头上还是冒出汗来。我指着路边一张石凳,问老爸,歇一会吧。老爸摆摆手,走吧!竟一口气爬到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香火很盛。禅院建在半山腰,即是佛地又是风景,游客路过都会进来观光参拜。我拉着老爸的手欲进,老爸缩着手踌躇:里面都是神,不磕头不好,还是不去吧。

我就笑了:你愿意磕头就磕,不磕也没人管,没事。老爸才跟着进来。

里外转了一圈,各堂神仙看一个遍,老爸又要走,我拉住老爸的胳膊:这消灾消难的菩萨,咱还是拜一拜吧。

老爸没有拒绝,回身迈进佛堂,“噗通”一声双膝跪地,两手合十,虔诚地朝观音佛像拜了三拜。

过了兴国禅寺,离山顶就不远了。我背着老爸买一瓶矿泉水,我喝大半瓶,老爸抿了两口,稍作休息,继续攀登。

快都山顶时候,一棵野枣树横在眼前,花生豆大小的枣红了一片,十分诱人。我伸手摘下一颗,递到老爸嘴边:尝尝甜不甜?

老爸接过枣放进嘴里,“嗯,哎……”老爸猛的一顿,又把手缓缓伸到我跟前,“咬不动,你吃了吧,应该很甜”。

哦,老爸牙口已经吃不动生枣野果啦。我接过枣放进嘴里,味道有点甜,有点酸,还有点涩。

说着话就到了山顶,在览菊亭下驻足,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老爸环顾四周,眼光落到北方脚下的高楼大厦,感慨道:还是山上凉快!介应该是最高的地儿了吧!活着咋不好呢,好看的地儿都看了!

亭里挤满了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闲话。听说老爸年纪八十,大家又是赞不绝口。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哥打趣说:能再爬二十年就行!老爸嘿嘿一笑,二十年?再爬十年也中!

我接过话茬:您这身体必须得爬,现在条件这么好,您想爬就爬,年年要爬。再过几年啊,咱可以先坐索道,快到山顶再爬,爬他个二三十年!

带上老爸去爬山

览菊亭出来,顺地势往西稍低山头还有一亭叫望岱亭。这里很清静,亭下只有我们爷俩,老爸靠在排椅上,点燃根烟,用劲吸了几口,打开了话匣子。从他年轻时去新疆、上甘南说起,一直讲到现在母亲去世,他一个人住在老家由姐姐照顾。讲他在农村怎样靠着几亩薄地,撑起我们一个大家,怎样辛苦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又一个个立业成家。还讲了他近年一些想法,将来打算等等。

有些话是老调重弹,有些话是第一次说出口,曾经,我以为我和老爸无话不谈,我以为我们都很用心照顾老爸,老爸应该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没想到一直以来,老爸还有那么多心事压在心底,或是没机会讲,或是不愿意讲,或是没办法讲。

我静静地听老爸述说着,默默低下了头。都说“知子莫若父”,可有哪个说“知父莫若子”!父母对儿女都一清二楚,这天下儿女懂得父母,又有几分呢?

下山的路上,一位好心大姐提醒我:你应该走老人前边,万一有个闪失,老人好有挡头!

我恍然大惭,哎呀,机关工作二十多年,陪领导上下楼梯我都会小心翼翼,明白应走领导前面。今儿带着老爸爬山,怎么连走前走后都搞稀里糊涂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