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论文怎么写四年级,科技小论文怎么写四年级,电动小飞机!

学位论文质量堪忧、C刊论文写作和发表难度增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研究生和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难题,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论文的写作质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马来平教授的新书《研究生论文写作技法》可以说对此作了很好的解答。该书作为“山东大学研究生公共课智慧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之一,出版不久即先后被列入教育部国家研究生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数字资源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中心“研究生论文写作”课程教材,以及山东大学通识核心课程的教材。近日,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为2022级人文社科类全日制研究生新生配发该书。借此机会,记者采访到马来平教授,听听他关于论文写作研究的心得体会。

  记者:您的新书《研究生论文写作技法》很受同学们欢迎。可以谈一谈该书的成书过程吗?对初学者来说,应当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此书?

  马来平:关于《研究生论文写作技法》的成书过程,我在该书的“自序”中作了简要说明。情况主要是这样的:基于我们文史哲研究院(现儒学高等研究院)学科众多、专业密集交叉的情况,在我的提议下,学院在每届硕士生二年级的下学期开设了一门名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通选课程,主讲教师由全院10个二级学科的博导、学科带头人共同担任,一人一讲,一学期下来,把这门课讲完。授课内容是各位教授的论文写作经验和治学心得。我在参与讲授这门课的十多年间,积累下了一批以“研究生论文写作方法”为主题的论文,其中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两份杂志上发表的就有十余篇。正是在这些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和扩展,完成了这本书。成书过程中,我努力体现了以下三点关切:其一,贴近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实际;其二,结合我本人科研和写论文的经验;其三,基于科技哲学的视角,即借鉴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经验,提炼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初学者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此书?最重要的是认清它的特点。就我看到的而言,这本书在已出版的数种同类书籍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生论文写作方法中的理论认识问题。例如论文选题,它主要讨论选题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以及实践这些原则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而较少关心各类论文选题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等微观内容。在我看来,理论认识和操作方法是“纲”和“目”的关系,一旦理论认识问题解决了,纲举目张,操作方法就有了正确的遵循。

  基于此,特别忠告青年研究生们:使用此书切忌功利心过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障碍或问题时,不要希冀翻开书一查就有答案。这本书不是论文写作手册,按写作手册使用它是要大失所望的。由于这本书重在解决相关理论认识问题,所以,它最终没能按“研究方向、论文选题、资料搜集、框架构思、观点创新、加工修改”等论文写作的步骤划分章节、排列顺序。事实上,论文写作绝不是十多个步骤的机械排列,而是一个纵横交错、循环往复、灵活多变的复杂过程。例如,论文选题和资料搜集就不是前后相继、不可倒置的关系,而是互相交叉、循环往复多次,才能定型的一种关系。所以,你会发现本书中有的论文写作环节,譬如选题,它会出现在多个章节。当然,本书也大致考虑到了写作步骤的划分,而尽量使各章对某一两个写作步骤有所侧重。这种情况决定了使用本书最好先浏览一遍全书,以弄清各章节的侧重点。要特别注意各章节的中心论点,思考它的根据和进一步可扩展的空间。以眉批的形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书上,以备应急时使用。

  记者:关于材料使用,您在书中提倡“一手材料出‘观点’,二手材料出‘问题’”。而现在许多同学对一手材料(原典)的阅读不够深入,其论文的观点与问题常常是出自二手材料。这样的论文写作会带来哪些危害?

  马来平:一手材料原指自己动手采集和发现,而他人没有利用过的材料,这里指历史人物的原著、档案等相关材料。二手材料指他人关于该历史人物研究所发表的著述等相关材料。当我们说“一手材料出‘观点’,二手材料出‘问题’”的时候,主要是出于对二者存在源流关系的考虑,一切关于某历史人物的评论性观点,最终要以一手材料为准。

  当然,“一手材料出‘观点’,二手材料出‘问题’”不是绝对的,二手材料也可以出观点。但是,对于依据二手材料所形成的观点,不可盲目相信,一定要回到一手材料,接受一手材料的严格审查。只有经得起一手材料严格审查的,才是令人信服的观点。倘若依据二手材料得出的观点,没有回到一手材料接受检验,就急于发表,那是很危险的。因为二手材料无不建立在一手材料的基础之上,而且对一手材料都经过了研究者特定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过滤,打上了个人印记。就是说,或多或少对一手材料有所变异。如果你所使用的二手材料是不可靠的,那么你依据它形成的观点不就变成沙滩上的房子了吗?所以,如何看待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的关系,是关乎做学问是否严谨的大问题。

  记者:最近几年,“新文科”研究方法引起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广泛关注,您在书中也提倡在学科交叉地带选题,提倡人文科学引进相邻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方法,但不同学科之间又确实存在壁垒,很多同学既想大胆创新又担心难以驾驭。对于硕博研究生来说,您觉得在跨学科选题及方法引进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马来平:跨学科选题和跨学科引进方法,尽管有联系、有共性,但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下面先谈跨学科选题。

  我不太主张硕士和博士的毕业论文脱离本专业而到另外的专业去选题,关于这一点,我也在本书第二章第一节专门讲过了,并列举了这种做法的三种可能危害:知识基础优势丢失;毕业论文被毙风险增大;不利于争取导师的指导。但我们提倡在学科交叉领域选题。学科交叉已经溢出本专业范围,也是跨学科的一种形式。学科不断分化和交叉是科学发展的永恒规律,或者说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所以,在科学前沿带有学科交叉性的问题是很多的。原则上,跨学科选题值得大力提倡,不过,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站稳本学科立场。跨学科的题目,无疑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题,但一般情况下,立场应当是单一学科的。同一个题目,立场选择在不同学科,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譬如“孙中山的经济学思想”这个题目,如果立场选择在历史学,它将旨在通过研究其经济思想,展现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地位;如果立场选择在经济学,它将旨在把其经济思想置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整体中,重点考察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当然,两者都要求准确理解和正确评价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但在经济学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显然,后者的要求更高一些。一般情况下,研究者以坚守自己所学专业的立场为宜。因为这样做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原有的专业基础,对于硕士生和博士生而言,也便于导师的指导。

  二是熟悉相交叉的学科。既然选题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毫无疑义,为了顺利解决问题,需要尽快熟悉与本学科相交叉的其他学科。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未必一定达到其他学科标准的专业水平,但一定要“粗通”,准确把握其有关内容的基本精神,以及关系密切的个别细节。那种选择了交叉学科的课题,又对所交叉的学科舍不得下功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再谈跨学科引进方法。原则上,各学科研究方法之间,在一定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式都是可以相互引进的。原因是各学科所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外部世界,研究对象的有机关联和融通,决定了研究方法之间的有机关联和融通。这就意味着,每一门人文科学都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通过一定方式,跨学科引进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过,在具体做法上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熟悉研究对象。针对论文选题,明确研究对象并熟悉研究对象。就是说,对于研究什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匹配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设想可选用方法的范围,通过反复比较,找出匹配度最高的待引进方法。三是吃透待引进的方法。对于待引进方法涉及的理论和学说,把握精髓,不可走样。譬如,要引进西方诠释学方法,就需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诠释学原典,下功夫把诠释学的核心精神吃透,不可绕开诠释学原典,仅凭读几篇二手文献,囫囵吞枣,知道点名词和皮毛,就生吞活剥地去运用。

  (刘明玉、燕智杰、朱经龙、白义洋、陈萌萌、王娇采访整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