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剪彩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让人“忍俊不已”的视频。
刚果(金)当地媒体在9月6日有这样一则的报道:
本是为了庆祝仪式,不曾想却变成了塌桥事故。
我身边的同事,接连看了几遍视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刚果这个国家比较穷,基础设施也是比较差的,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有些地方的桥梁常年失修,经常会被洪水淹没或冲走。
- 于是,当地官员就筹备在原来的小木桥基础上,再建一座高档的水泥桥;
- 这样的话,当地居民就算在雨季,也不会影响大家的出行。
水泥桥好不容易建好之后,当地官员准备来一个庆祝剪彩仪式,毕竟是一项民生工程,还专门请了电视台前来拍摄,并报道此事。

仪式当天,一行工作人员兴高采烈地登上了这座水泥桥,从画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桥宽度很窄,不到两米的样子。
桥的一头挂着一根红丝带,桥的周围也来了很多看热闹的当地居民,前前后后围了一大圈。
- 穿白衣服的女子和一位穿黑西服的官员站在最前面,很显然这位黑人朋友的官衔要大一些,举手投足都很有范。
而参与剪彩仪式的是有这名女子,拿着剪刀刚剪断丝带,不知道是因为桥上人多的原因,还是下面的桥基不稳。

就在剪彩的那一刹那,小桥直接断成两节,白衣服的女子赶紧去扶旁边的官员,殊不知她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差点让旁边的官员挂了彩。
而这位穿黑西服的官员,显然也是吓得不轻,连滚带爬,终于上了岸。
可后面的那些人就惨了,因为来不及躲闪,滑到了河中,有些人直接趴在水泥桥面上,现场一度失控。

这个视频被发到网上之后,很多人看了说:哪有这么巧的事,一剪刀下去就出事了,女人剪的不是彩带,而是把桥给剪断了。
- 也有网友说,这个桥是不是偷工减料了,用丝巾连起来的,还是用豆腐做成的?
好了,我们笑话归笑话,现在言归正传,其实剪彩就是讨一个好彩头,最早是源于两个典故。
剪彩典故一:
剪彩源于西欧,因为西欧有很多的临海国家,所以造船业非常发达。
- 在新船准备下水的时候,很多大吨位和独特造型的船,会吸引了很多人去参观。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主持人会在离船下水较远的地方,用一布条拦成一道防线,既不让人靠近,又不影响大家观看。

等到船下水典礼结束之后,这时候会有人把布条给剪断,然后让人们上船去参观留念,所以就有了剪彩的说法。
剪彩典故二
这是源自1912年的美国,在美国的某个镇上,有一家商店准备开业。
- 开业的时候,为了营造人气,店铺有很多优惠和打折的东西,又要防止有些顾客蜂拥而至,到时候场面失控发生意外。
于是,就找了一布条拴在两个柱子上。
很多人第一次见,不明事理,就觉得这是一种诱人的把戏,反而激起他们想早一点进店里买东西。
这个时候,店家的小女儿牵来了一只小狗,在无意中将布条碰掉在地。

- 这个时候,大家一看阻拦的布条没了,纷纷争先恐后地去店里购物,当天晚上汇总之后的营业额超出了想象。
然而,这件事还没完,从那以后,小店的生意非常红火,而店主也找不到其他原因。
他就认为应该那根被狗弄掉的布条,给自己的店铺带来的好运,于是在以后开的几家连锁店,也沿用了这样的方法,结果家家生意兴隆。

后来,这种方法就被延续下来,毕竟是一个好彩头嘛,渐渐也就形成了一种仪式,慢慢在全世界传递开来,后来又用红红的彩带,取代了当初色彩单调的布带。
- 如今的剪彩,不仅是买卖开张,还是开工建设,又或是落成典礼都会剪彩;
- 当然现在的剪彩也会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或者官员前来,还有些店铺开张会邀请影视明星过来当”剪彩人”。

最后,我们聊聊剪彩的5个流程:
1.嘉宾入席
在仪式还没开始的时候,通常会安排座位给一些重要人物和剪彩人,剪彩人会按顺序坐在前排。
2.仪式开始
当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的时候,一般会有音乐响起来。
- 在主持人介绍相关重要信息时,有些地方还会放一些彩色气球庆祝,现场观众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3.致词
仪式开始前,一般会拉人上去讲几句话,要么是官员,要么是邀请嘉宾或访客,大致都是一些道贺、道谢的话。
4.剪彩仪式
嘉宾致词之后,主办方会邀请“剪彩人”依次上来,并一一介绍“剪彩人”,剪彩之后,通常会放一些鞭炮或礼炮收尾。

5.参观和就餐
仪式完成之后,主办方会邀请大家去店里坐坐,或者参观一下,有些客气的主办方会发放一些礼品,或以自助餐的形式来招待来宾。
以上就是关于剪彩的一些常识问题,不知道你们看懂了没有。
最后提一个问题,你们有参加过剪彩仪式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