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看到这句“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仿佛看到了鲜红的樱桃装在质朴的竹筐中,欢笑着送给那个孤寂的诗人,冰冷的草堂里顿时温暖起来。
看着鲜红的樱桃,诗人想起了当初在门下省供职的时候,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那时的生活多么得意,可如今已如蓬草一样漂泊天涯,门前冷落。幸好有“野人相赠”,分享了自己丰收的喜悦,让诗人孤寂的心灵有了温暖的慰藉。
分享会让冰冷的人间有了一丝温情!

01 分享是一种快乐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多么浪漫的诗人啊,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对你的牵挂,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分享是最高级的浪漫,一切美好的东西我都想分享给你。
艳红是一个军嫂,丈夫常年在部队里,一年也见不上几面。
艳红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忙得不可开交,可她依旧非常快乐!
在她的生活里,除了一地鸡毛,更多的是丈夫分享给他的军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你看,多美的风景,下着那么大雪,战士们在堆雪人呢。”
“你看,骑着马的样子是不是很帅?”
“战士们围着一张大桌子吃饭,多美温馨啊。”
艳红也把孩子成长的地点分享给丈夫,分享给军营的战士们。
孩子长牙齿了。
孩子会叫爸爸了。
孩子学会走路了。
这是这些生活的点滴,让艳红的生活充满浪漫与快乐,这些浪漫和快乐战胜了生活的繁琐和不堪。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就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过生日的时候,都很喜欢将蛋糕分享给更多的人,大家吃得越开心,吃得越香甜,生日的主人越开心,越幸福!他把幸福传递给了他人。
人生需要分享,懂得分享的人,幸福就会加倍。

02 分享是一种收获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
他也的确这么做了,他把自己最新的研发成果分享给了世界,把自己的财富分享给了社会。
他不仅得到了财富,更收获了人们的敬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汤姆·霍普金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销售奇才,是“销售冠军的缔造者”。
他没有停留在自己的成功上,而是每年出席全球上百场演讲会,向全世界梦想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们传授销售知识,分享自己毕生的成功经验。
有人说:“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全世界,会不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恰恰相反,目前汤姆·霍普金斯是国际培训集团的董事长,他在销售商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又成为了销售培训课程的顶峰。如今全世界90%的销售培训课程,都来源于他的销售培训系统!
因为他懂得分享的意义,他也收获了人生价值最大化。
在初踏入销售界的前6个月,他屡遭败绩,穷困潦倒,身上仅50美金。是世界第一激励大师金克拉,把他的人生经验分享给了他。让他在短暂的时间里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分享不是失去,而是让他人获得的同时,自己也有更大的收获!

03 分享是一种修养
中国历史上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
孔融生活在汉朝,从小就十分聪明。他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梨,一大盘梨子放在大家桌子上。
当时孔融只有四岁,哥哥让孔融先拿。
孔融也没有推让,看了好久,才拿出了一个最小的梨。
爸爸心里很高兴,但嘴上故意在问“这么多梨,哥哥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一个大的梨子,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笑着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弟弟比你小,小的不留给弟弟吗?”
孔融说:“我是哥哥,应该懂得礼让,把大梨子留给弟弟。”
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一家人也为孔融的行为鼓起了掌,一家人其乐融融。
分享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使快乐增倍,使亲情更加温馨。
凯大叔是一个台湾人,他成立一个志愿者团队,每年都会定时去青海扶贫助困。
第一次见到凯大叔,是在一个下午,他到学校来募捐书籍。
矮矮小小的老头,满脸笑容。听他给孩子们分享他去过的贫困山区,分享获得捐赠孩子的笑容,分享他为了募捐物资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分享完成心愿的快乐……
小小的教室里,坐满了同学,没有一个人走神,都听得那么认真,有的还偷偷在流泪,我觉得这个小小男人瞬间变得高大起来,在他的头顶上,似乎笼罩上了一层炫目的光环!
后来,我有幸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跟随凯大叔去西宁,翻山越岭,来到山顶上的小学。
这里的师生用最朴实也是最热烈的方式迎接着凯大叔,很远的山路上,就看到孩子们排成长长的队伍,迎接着凯大叔。
到了操场上,孩子们纷纷围在凯大叔身边,争着抢着,要向叔叔说自己一年的努力,一年的收获。
一个平凡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做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小事,把自己的所得分享出去,给贫困山区送去温暖,送去希望。

分享是一种修养,懂得分享,乐于分享的人,分享的是物质,收获的是人生的境界。
分享是一种爱的传递,他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温情。
乐于分享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有情趣和境界的人!
让我们做一个乐于分享的人,让我们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