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鉴定表自我鉴定,毕业生鉴定表自我鉴定800字!

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公司,推出了一个以校定薪的招聘模式。同样的本科、同样的研究生,即使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上,毕业于不同学校的员工,待遇天差地别,甚至可以以倍数计算。

G9学校的毕业生,最高可以拿到40万。而普通二本的学生,一年只有9万。

这个公司,按学历的高低、专业的不同、毕业学校的不同,把新入职的员工分为四个档次、十七个类别,贴上了醒目的标签,给予了明显不同的待遇。

一方面,毫不犹豫地开出高薪,抢夺名校的优秀生,一副求贤若渴的架势。一方面,也毫不留情地开出低薪,排斥普通二本的毕业生,一副爱来不来的模样。

据说,这个公司今年招聘的清北生,超过了以往历年的总和。

面对参加招聘的来自普通二本的毕业生的质疑,他们公开地回答,待遇就是要按学校区别对待,这是公司的战略。

即使进了公司,不同的员工,也是贴上了不同的标签的,仿佛一个人的出身被公之于众:专科为H,二本为G,一本为F1,211为F2,985为F3,硕士为E。

除了薪酬,其它的福利待遇也不一样。比如毕业于普通二本的员工,在这个公司里,分配的宿舍是四人一间。而985的毕业生,可以排队申请单间。如果毕业于G9院校,还可以插队优先安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高端人才供不应求,低端人才供大于求。本质上是大学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加上这几年就业形势不好,给了企业挑挑拣拣的机会。

比如上海,有一个考研失败的二本生,往这里投了一百多份简历,无一回音。而同样是本科生,一个浙江大学的毕业生,他的中学同学,只参加了一次校招,就被上海的一个大型名企签下,而且待遇称心。那个二本生不禁感叹,上海天生就是名校生的天下。

其实,不断增多的企业,都在招聘的时候,不加遮掩地公开标出了不同学校的不同等级,大多数分为5级:普通,一本,211,985,清北。每个等级之间,即使同岗,也都有一千至两千的薪酬差别。

这种现象当然遭到了抵制,被人谴责这是学校歧视、学历歧视,甚至教育部门也出面批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学校与学校,就是不一样。这种现象,今后只会蔓延,不会减少。

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是有的地方,一百个人里面也许就有九十个英雄。有的地方,一百个人里面也许只有一个英雄。招聘也是有成本的,试错的成本更是难以承受。在技术和市场千变万化的今天,有多少企业有机会慢悠悠地去鉴别英雄、慢腾腾地等着英雄出现?

在人才扎堆的人里面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这是企业再正常不过的做法。

现今的世界,容不得你少年时的松懈,走上社会以后再来证明自己,是越来越难了。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