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弄堂,人间烟火
旧时巷陌,闹市嚣尘。早上十点的镇宁街上人声鼎沸,叫卖声、还价声不绝如缕。买菜的市民挎着布袋匆匆走过,老人趁着稍显凉爽的天气走上街头闲聊下棋。藏在这繁华的市井之中的是镇宁街465弄社区,与昨日宁静祥和的外国弄堂不同,这里的氛围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
在上世纪留下来的建筑的氛围烘托下,这里像是与快节奏的生活无缘,留下的只是安闲自在。居民中老年人虽然占据了大多数,但也不乏出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实践团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社区居民都十分热情地填写了问卷,并且解答了实践团的问题。通过这些街头访谈,我不仅体会到了居民对社区的强烈认同感,了解到疫情期间社区居民同心协力保障物资供应的感人事迹,更深深感受到了社区上下风雨同舟的重要性,坚定了支持社区工作者与协调好邻里关系的决心。
——DHU赴上海实践团成员 姚媛媛

长乐园社区描述
深入里巷,方知人情
镇宁街465弄小区可以算得上是上海老式小区的代表。刚一踏入小区,居民们在弄堂间穿梭的身影、楼道间飘来的每家每户的饭菜香味、过往的自行车铃声“叮叮当当”,好像上海十多年来所有的历史沉淀和人情味都凝结在了这一处,等待着像我们这样的过客去将它发现、挖掘。小区面积不大,却堆堆挤挤着容纳了千余户家庭,他们大多是老上海人,作为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大多怀有一颗赤诚的心,即便有人年岁已高,他们仍旧渴望着、同样也是强烈希望着将社区治理的越来越好,通过自己的手做不到的事,他们便寄希望于年轻人身上。上海是他们的根,小区里有他们的家,他们生于此,长于此,将岁月挥洒于此,他们是最想看着这片土地变得越来越好的人。
在疫情时代下,老小区因其建筑特性和人员紧缺所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但在邻里居民的互相帮助中、在居委会和社区的尽职管理下,镇宁街465弄小区成功渡过疫情难关,齐心将社区弄堂维护得井然有序。或许当下仍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我相信,只要管理者深入社区、切实了解居民需求,在这么一群可爱的居民的帮助和监督下,弄堂小区将会越办越好。
——DHU赴上海实践团成员 张沐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