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非常汗颜,毕竟不是专业出身。每每和家长聊起如何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时,无外乎一句话:多看课外书,而后就会和家长聊起自己的阅读经历。
初上小学时,因识字量有限,只看图,不看字。到中高年级后,最让我入迷的是作文书,当然最喜欢看叙事类文章,其它一概不入眼。慢慢接触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不过都是借同学的看。在家中我则会和姊妹们一起读《少儿百科全书》,但最钟情于爸爸定期带回的《故事会》,每期都不落下。到小学毕业时,童话书和《故事会》已满足不了我的大“胃口”。我把手伸向了爸爸书柜中历史类书籍《上下五千年》,武侠类书籍有梁羽生的《武林天骄》、金庸的《碧血剑》,但很遗憾当时都是趁着父母午休时偷偷地看,未能痛痛快快地领略书中“笑书神侠倚碧鸳”的飒爽。说来当时读完《碧血剑》后,看到袁崇焕之子袁承志未能继承父亲的遗志收复大明河山,而是偏安一隅时,心中对袁承志满是抱怨,简直就是浪费了一身好武艺。
上初中后因忙于学业几乎不曾看课外书,啃得最多的当属作文书,记得当时初学如何写议论文,几乎抱着作文书研究。反倒是上高中后还会在紧张之余看看小说,以此缓解压力颇大的学习生活。那时仍然痴迷武侠小说,只是不再是金庸古龙梁羽生之流,而是迷上新派武侠小说家沧月,在拜读了她的《镜双城》、《七夜雪》和《听雪楼》后,很有把她所有作品读完的冲动,奈何当时形势所迫,最后放弃了这个天真的想法。
接触到文言文后,还拜托同学买过一本《古文观止》,说来可笑,直到如今,这本书我都未曾翻过十页。高考结束后,绷紧三年的弦终于可以松懈,接下来的三个月几乎与书为伴,把高中时期感兴趣的书目一并采购,痛痛快快地窝在家读起来。最先读完的是《平凡的世界》,遗憾孙少平痛失田晓霞,令人唏嘘不已;后来还看了龙应台的《目送》、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等等,这期间看得书比较杂,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疑惑达芬奇密码的结局是否另有玄机,也被柏杨抨击下的中国人确实如此而脸红,更为龙应台的“所谓父母子女,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感慨万千。
2022年我又开启了曾经的阅读模式,为给孩子树立榜样,也为给平凡的生活添姿添彩。不过依然钟情于小说,只是再也不是年少时的口味,而是转向了历史小说。当年上大学时本想选读历史专业,但碍于种种原因最终放弃了这个稚嫩的想法。从图书馆拿回台湾作家高阳的《缇萦》和《再生香》,初读时很难静下心,毕竟许久没有捧起纸质书,一天下来读不了几页,但我仍旧硬着头皮、磨着性子慢慢品读。
如今步入三十而立之年,为人妻,为人母,每天总被琐事羁绊,心中那股读尽天下诗书的雄心壮志已荡然无存,但却又不甘心就此堕落,偶尔也会和女儿趴在床沿共读一本书,只愿她今生可以做到“一寸月光万里路,莫卷人生卷诗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