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文我们谈了“勿”,在《说文》中被解释为“九旗之一”,经传多作“物”,可能的解释是“勿”字或体的讹字。而这么多年,除了知道“物”的声旁是“勿”之外,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两个字之间有如此之深的渊源。

“物”的字意

《说文》中,“物”的意思就是“万物”,而牛是万物中的大物。仅以“牛之大”来定义这个字,还是有些牵强的,因为比“牛”大的“大物”有很多,并且从造字来看,当时是至少知道“象”的存在的,所以还有后文“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

物——说文小篆

关于这句,解释诸多,和大家分享两个主要的观点:

其一认为,数犹事也,民以食为重,牵牛而耕,文明才得以发展。这个含义当然没毛病,谁都知道“牛”在中华文化中的意义。

其二认为这与“耕牛”没有关系,而是指“牵牛星”。古人认为日月起于牵牛星,止于北斗星,所以天地间一切术数皆源于牵牛星。

而对于“物”中到底是不是“勿”,以及两个字之间的关系等,就要从字源说起。

“物”的字源

“物”的甲文字形比较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左边三款,当然方向、点的数量不一;另一类增加了部件“牛”。

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

物——甲骨文

这两种字形都是“物”字已经没有异议,而左起三款中的字形则与“勿”字非常相似。

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

“勿”与“物”之甲骨文比较

在当时字形并不标准化、并且为人工刀刻文字的情况下,很难说不会出现二者用混的情况,亦或二者本身为一字,但是刻在甲骨上时成了两个字形,这就造成了目前两种学术观点。

二者本非一字。“物”中是“耒”,旁边的点表示用“耒”扬起的“土”。

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

耒——甲骨文

“耒”在说“夏”字时提到过,根据资料及《说文》的解释,“耒”为“手耕时期的曲木”,简言之就是一种“二分叉形的翻土工具”。所以对“夏”的一种解释就是刻画了我们的祖先手里拿着农具,也许是“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

一次举耒扬起土为一“墢(fá,古同‘垡’)”,这个字与“勿”古音相同,加之两字形似,所以后人也将“物”的甲骨文隶定为“勿”。

既然与“土”相关,就训为土色、色、形色等,土色并非一色,所以引申为杂,而经、传多用“物”字,这也和前文中解释有些相似。后来因为“物”中有“牛”字,进而引申为杂色牛。

前文我们说过,“勿”为“杂帛旗”,所以“杂帛旗”和“杂色牛”究竟孰为本意,孰为引申,学者也是各执己见。

二者本为一字。我看网上资料将“勿”的甲文写为“物”甲文的左边三款,而“物”的甲文则是加了“牛”的那一款。“勿”的本意前文介绍的观点是“引弓拨弦”,这里再来介绍另外两种含义,即认为从“刀”。

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动物的物怎么写笔顺

刀——甲骨文

单看字形,我个人也感觉更像“刀”字一些,但也不好判定,继续来看按“刀”字的解释:

一是认为是“刎”字的初文,“刀”旁边的点代表宰杀牲畜后的血;

二是认为周围的点代表“刀”上面的碎屑,表示不要的东西,由此引申为否定词。

如果说确实是“刀”的话,我个人更认同为“刎”字初文的观点,至少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基于这一观点,也有人将“物”解释为会意字,即“用刀杀牛”。

未完待续。

参考:

1.勿:有趣的汉字之“勿”142|你以为是否定词,许慎以为是“旗帜”

2.耒:有趣的汉字之“夏”87|此生无悔入华夏

3.刀:有趣的汉字之“刀”、“刃”、“匕”137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