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竹海在溧阳境内,5***级景区。为识竹海真面目,我们全家来了一次自驾游!7月30日早晨,说走就走。两个小时车程,即到南山竹海。
穿过一片茂林修竹,到了一处比较空旷的地方,景区就在我们的正前方。抬头望去,只见两把大的扇子矗立眼前,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扇”啊。听旁边的游人在议论,大的扇子高11米左右,横跨41米。扇面上“南山竹海”四个绿色的大字,是由郑板桥的题字临摹出来的。扇面还绘有竹子的图案和古人咏竹之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不是苏轼的诗句吗?为什么要设计成扇形,爸爸说,“扇”与“善”谐音,寓意善意、善行,我估计设计者应该是深得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竹是节气,与扇融合,无言中有深意。
扇子下方是景区入口。入园,我们沿着山路前行,满山都是长势旺盛的毛竹。爸爸告诉我竹海占地3.5万亩,在天目山的余脉上。人在竹中走,山里行,炎热的夏季似乎被抛在另一个世界。我寻到一处居高而下的观景处,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大片大片的竹子,层层叠叠,似密不透风的绿墙,更像波涛汹涌的碧海。一阵风吹过,竹子们轻轻摇摆,叶片发出悦耳的沙沙声,再闭了眼细细谛听,那是海在诉说着什么。
想起一篇叫《听竹》的散文,他是如此描述的:“风摇翠竹,似低吟,似浅唱;风撼竹林,则如波涛,如海啸。那是一片绝佳的桃源之声。”竹海之名,当不仅指数量多,面积广,还因其风中吟啸的声势吧。林中自然少不了虫鸣鸟唱,如此热闹的大自然声音,恰恰把人带进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诗人叶千华游了南山竹海这样写道:“尘嚣今远避,清静水声幽。耳顺闻丝竹,鸟语上层楼”,不正是我所体验到的情境么?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静湖。站在湖边,极目远眺,“湖面无风镜未磨”。好风景!难怪说静湖是南山竹海的灵魂!湖水清澈,不禁联想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之描述。岸边翠竹万竿,水中万竿翠竹,洗涤去忙碌生活给人带来的浮躁感,让人在竹海吟唱的歌声里,慢慢地寻找到心灵的栖居之所。偏执的梭罗与瓦尔登湖相处两年,写下难以超越的文字:
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的地方。我是它的石岸,是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的手心里,是它的碧水,是它的白沙,而它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选自《瓦尔登湖》
这是自然在智者心中的回响。湖,给人的审美愉悦和智慧启迪,不分古今中外。远处,岸边停泊着一条条竹筏,湖中三三两两的竹筏悠闲地划着。湖波竹影,相互辉映。人是在湖中,还是林中,似乎已然分不清了。更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亭台楼阁伫立于竹林间。何不来一次湖上行呢!
终究要离开。回望景区门口“南山竹海”四个大字,和那两把巨大的扇子,我在思考旅行的意义,大约六个字:看山水,品文化。(小作者: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二学生 马正轩)
评:去“游”,如果只是看看山水,可能会少一些趣味;写“记”,如果只停留在写风景层面,会显得单薄。探究山水风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会使旅行的意义更丰厚。孩子们假期的研学活动,“游”“研”“学”要贯通在一起:游之前就“研究”“学习”,或一边“游”,一边“学”,或游之后再作深入“研究”“学习”,那写出来的不论是研学报告,还是游记作品,都会非常的精彩。我们的孩子,旅行更多停留在“玩”上,情绪上,感触上,当然不是不可以,审美情趣的陶冶是一方面,但是若能推动他们看得见的风景背后的东西,以此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形成对未来的理性、积极的思考,则更有意义和价值。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