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金句集锦(110句)
一、理论学习方面
1.在“组教施教”上指导不细。班子成员注重抓好个人学习,但对分管科室、基层单位的学习监督指导不够,对学习效果进行科学有效评判和监督手段还不够丰富。比如,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党委班子只组织进行了集中收听收看、集中学习,在结合工作实际思考推进学习教育深入化、有效化方面还不深入。这些问题反映出领导班子没有把抓理论学习放到“提升政治素质、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的高度来看待,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常学常新。
2.面对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的重大理论创新时,由于之前对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没有研深悟透,使自己缺少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的理论底蕴和政治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理解、把握和消化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3.对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不够系统。学习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具体内容上,对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研究。
4.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往从党的创新理论这个层面去感悟、理解和消化多一些,更注重其政治性;没有结合其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质,将其放到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学习揣摩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的方法论。
5.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有待提高。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统筹谋划不够,转化效率不高,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履行核心职能不够到位。虽然在学习践行的过程中,始终提醒自己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但由于没有科学地处理好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之间的关系,在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仍然存在老旧的思维定势。
6.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薄弱环节,针对性不够,往往注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但对其中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形成的原创性的理论贡献,没有进行专题性的学习研究,对于这些首创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创新性治国理政的理论学说,思考、认识得不够深刻。
7.在“深学细悟”上劲头不足。深入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延伸拓展学还不够到位,坚持自主学习做的还不好,有时存在着应付心理、“实用主义”思想,急用时才学,安排了才学,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重要思想、重要会议、重要论述、重要法规蕴含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精深,研究不深入、不全面,学习效果有待提高。
8.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和局面,更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然而近年来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学习,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除参加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外,自主学习较少,理论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学得不够。
9.在融会贯通上存有“时差”。在工作学习中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融会贯通、贯彻落实上,从学习领会到自身消化再到自觉执行需要一定时间、一个过程,导致有些认识和执行不够及时到位。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专门部署和安排。对这些要求,个别班子成员理论学习的时候仅仅满足于进行“泛泛而读”,有时只是翻翻书、看看手机和报纸上的报道文章,满足于理论学习了、笔记记过了,没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特别是对用什么方法去实践、靠什么工作去落实、以什么标准去规范,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和行动,对照“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还有差距。
10.宣传阐释不够。作为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理应带头抓学习、抓宣讲。但客观反思,平时开会,业务工作讲得多、讲得细,党务、党言党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有时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表达,对党的政治理论宣传不够严肃。此外,宣传阐释的方法手段很有限,仅仅满足于上上党课、会上讲讲,平时缺少这方面的涉猎。
二、“两个确立”
11.在全面系统认识和把握“两个确立”内涵上有不足。没有从总体上、整体上、制度上深刻认识和具体把握“两个确立”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内在一致的紧密联系。
12.由于缺乏学习贯彻的科学性,自己对“两个确立”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理解和把握得不够充分、全面和深刻,在学习成效和实践效果上,未能达到高水准和高质量。
13.在践行“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上有差距,往往注重将其体现在自身的言行之中,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的表率。但在如何把握好“两个确立”思想理论的抽象性和实际行动的实践性上,缺少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于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之中,贯穿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方法还不够多,措施还不够实,结合得还不够好。
14.在对“两个确立”的理论宣传上有差距。对基层和分管干部的理论宣传不够系统、全面、深刻,没有将“两个确立”及其决定性意义根植于建党、兴党、强党的光辉历史和壮阔征程中去准备、去宣讲,使个别党员干部知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党的领导核心与科学理论指导之间关系,没有真正形成广泛共识与共同行动,使“两个确立”在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根本政治保证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
15.在科学认知和把握“两个确立”上有差距。未能完全从“两个确立”是引领党和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应对风险挑战的政治法宝,是应对国内、国际复杂局势和风险挑战的制胜法宝,这两个高度上科学认知和宏观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16.有时把学习和体悟的重点聚焦在文字和思想认识层面上,没有全面地将“两个确立”放到统筹“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与根本要求的大形势下进行把握和考量,使自己在把“两个确立”内化为政治信仰、自觉追求、行动纲领时,没有实现“快人一拍”和“事半功倍”。
三、政治三力
17.提高站位的首位意识还要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有时绷得不够紧,政治警觉性和鉴别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央查处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理解不够深刻,对于政治生态建设严峻性复杂性缺少清醒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有时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全面站在党执政兴国的高度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导致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不够有力,究其根本原因是自身政治站位不够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待提升。
18.维护核心的清醒意识还要加强。内心深处,时隐时现存有一些模糊认识,觉得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高层的事、对高级领导的要求,自己职低位轻,轮不着、够不上,关系不大;存有“实践太难”的误区,总觉得大方向能把握,但具体到日常,落实到细微,贯穿到长久,一些小事小节,难免有注意不到、做不好的地方。
19.有时“看得不够清”,政治站位低、政治视野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意识不强。有时“把得不够准”,政治意识不强,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有时“站得不够稳”,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摇摆,在形形色色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甚至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20.政治自觉尚未形成。政治能力不足,有时“学得不够深”,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偏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存在“温差”,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作出的决策部署存在“落差”。有时“悟得不够透”,不能自觉从新思想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不具备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基本功。有时“跟得不够紧”,学习明显滞后,做“应景文章”,搞形式主义,学用脱节。
21.政治站位不够高。有时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缺少思想认识上的格局和高度,对党所关心的、党所强调的,对定国安邦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重大利益,缺少密切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不善于从大局、长远、战略上抓形势,看问题,没能时时处处事事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政治自觉上还存在短板。
22.有时候政治站位低、政治视野窄,政治洞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不强,不能对本区域本部门出现的重大矛盾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加以正确判断,不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以致一些工作后续处置陷入被动。
23.政治能力不够强。缺少认清和把握世界、国家以及地方发展形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观上认为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就是讲政治了。因此,在如何增强自身政治能力方面谋划不够多,也不够积极主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和本领提升不快,在“把握大势”“防范政治风险”的政治大背景下,缺少“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见微知著的政治能力。
24.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分析研判不够及时和全面,不善于用政治眼光科学观察、正确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未能全面把握当前形势对工作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要求,找准结合点,融入业务工作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践行“政治三力”的成效没有完全转化成为推进工作的思想动力和高效方法。
四、政治信仰、党性修养
25.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异化”“联合劳动”、“经济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基本概念要么感到陌生,要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什么是政治信仰”“什么是政治立场”不能准确作出表达。
26.有时放松了党性修养的要求,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视,放松了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
27.有时在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滋长的大环境影响下,产生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随波逐流、思想滑坡,出现讲享受、讲待遇和讲面子、讲排场的现象。
28.我也深知,共产党员的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员的本,就是姓“马”、姓“共”,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中间地带”,不能举棋不定、左右摇摆。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面前,能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但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当言论和不良思潮,没有及时加以驳斥制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缺少足够的警惕,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能力水平、履职担当
29.躺平思想偶有出现。这些年,随着xx事业的不断发展、自身职位的不断提升,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需要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心理压力大,有时候甚至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可看到有的干部躺平、不作为,受“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思想的影响,工作上渐渐开始拈轻怕重,不想上前线,不敢上火线,xxx等累一点、苦一点的工作都不愿意干,有的时候想躺平。
30.推诿扯皮偶有发生。工作中有时会出现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往后退的情况,前怕狼后怕虎,左躲右闪,不直面矛盾和问题,实在绕不过去、退不回来,就把矛盾和问题往上交。还有的时候,凡事能明天干就绝不今天干,对有些不着急的工作,奉行的是放放再说,等等再办,拖拖再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作进展的缓慢。
31.推动工作力度减弱。主要表现在安排调度工作时,有时怕影响同志们感情,面对存在的问题,常认为把该说的话都说到就可以了,而不好板起脸来提出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落实的效果。
32.能力水平不高。对照***总书记提出的党员干部要增强的“八项本领”、提高的“七种能力”还存在差距和短板;思维固化,习惯于按老办法、老套路办事,遇到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就束手无策。有时候一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就慌神,关键时刻就想着打“退堂鼓”;在吃劲岗位上顶不住。
33.缺乏责任担当精神,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工作懈怠、怕苦畏难、敷衍塞责,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有时候空喊口号,习惯于当“二传手”,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愿担责。
34.在强化党员身份意识、保持和发挥先进性方面,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也存在对自己的要求降低标准,降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大毛病没有、过得去就行了,这种淡化标准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35.专业水平不高。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比身边的老同志、对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工作经验还是比较匮乏的。此外,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平时学习的资料不够全面、系统,对xx政策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导致很多政策问题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清楚。
36.创新精神不够。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按部就班,缺乏开拓近期和主动精神,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平稳有余,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思考得还不够周到,心中想得多,行动中实践得少。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风风火火、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
37.全局意识不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出发,对单位及支部作出的一些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在工作中还存在看到、听到、想到但还没做到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职责感。
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8.未能根据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各项民主集中制的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如,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议事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分工报备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把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具体、细致地落实到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之中,导致一些决策在贯彻执行中变了形走了样。
39.对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检查不够科学有效。对下级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往往只注重宏观指导,担心监督过多,会影响下级党组织的自主决策权,因此,在深入了解下级党组织践行民主集中制情况方面,用力不足,有所放松,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使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置。
40.一些党员干部在提升民主素养与专业涵养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没有认识到,提升民主集中制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的,有时面对自己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时,缺乏应有的耐心,持续用力不足,导致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相对滞后。
41.在教育培训中,很少讲民主集中制作为一项专题进行培训,领导干部不能通过教育培训而厚植民主素养,把对民主集中制的抽象认知转变为具体实践,使一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