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怎么写模板,调研报告模板

不管是在机关里工作,还是在大企业,或是咨询公司工作,写调研报告绝对是个硬功夫。

尤其是机关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是党的工作法宝,这项工作不仅能展示干部的工作水平,也确确实实可以推进工作。

我们平时看到的调研报告很多,但是真正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却凤毛菱角。

问题基本都是出在:报告内容又大又空、没有事实支撑;又或先有结论、再找证据、立论站不住脚;又或归纳总结不够、理论高度上不去;再或提出的建议如空中楼阁、看着好看,但落不了地。

那么调查研究到底要怎么开展,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呢,我觉得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坚持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向。

现在机关里很多领导,看到某种现象,就想当然地用惯性思维去理解,先给这事定了性,然后再去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找一本毛选,看看毛同志的调研方法你就发现,他去调研很少带着YSXT或是主观理解。比如,红军长征每到一个小县城,毛同志都会亲自走到大街上,了解每一样商品的价格、老板的收入和生活开销,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自然就有了画像。

再比如: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毛同志把各阶层分析的如此之细致,对各阶层经济状态如此之了解,一定是做了大量细致的基础性工作。

我记得,他在井冈山的时候,连某个地方妓院的兴衰,都找到了因为贸易改变,而导致土豪商人数量减少,最终导致娱乐业受影响的原因,真是厉害。

包括改革开放后的一批经济学家,温铁军、江小涓林毅夫这些人,都是脱离YSXT,就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解释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作出的政策选择。

调研不是用惯性思维去强行解释现象,而是要从现象中寻找新发现,提出新问题。

第二,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模型解释现象。

面对调研中发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怎么样解释其发生的原因和逻辑,是调研活动的精华和核心,最体现调研的理论高度。

从具象的现象到抽象的理论,是人类独有的思想活动。

跟科学研究一样,把现象上升到理论,是研究活动的关键。

而不同之处就在于,平时我们搞的大部分调研,并不需要绞尽脑汁上升到理论高度,因为你面对的绝大部分问题,别人早就研究过了,早有理论成果了。

《江小涓学术自传》中有一段描述,江小涓博士在没出国之前,中国经济的好多问题她都想不明白,而出了国才发现,这些问题在国外早已有了定论。

在她引进公共选择理论之前,我们出政策都是带有YSXT色彩,或是被YSXT包装过的。而在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后,出台公共政策明显开始核算成本和收益,对政策效果也开始量化评估评价了,这就是理论的力量。

再比如,我就做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的行政效率低下的调研。

我从吐槽到理性思考,中间只隔着《政治学》《管理学》2本书的距离。

《政治学》告诉我,只要运行官僚制,就一定会有死板、照章办事、对上负责、留痕不留绩等等问题。全世界哪个国家都一样,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管理学》告诉我,公共管理的目标是给社会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更多追求的是公平,而非效率。

这两个约束条件整明白了,就理解了整个官僚体系,脱离实际的建议肯定不会提出来,整篇调研报告就接了地气。

第三,意见建议要从实际出发。

调研的核心观点不脱离实际,意见建议有一半就已经降落到地面上了。另一半只需要把握“阻力最小原则”,提出的意见建议就一定很完美了。

改革一般不取决于效益最大化原则,而是取决于各方能接受的程度。

写调研报告的都是大笔杆子,书生意气、以笔为戈、针砭时弊,提出的意见建议敢叫日月换新天,恨不得共产主义马上实现,这非常要不得。

比如说:《江小涓学术自传》中提到早期我国的产业政策,是从全局出发控制总产能,不让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上项目,但是大浪淘沙之后,活下来的75%是当时违规上马的乡镇企业。

从全局出发控制产能表面上看是节约国家资源,不造成浪费。但实际结果却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民营企业活了下来。政策往往事与愿违,最后还是各方博弈平衡的结果。

但是在引进外资、加入WTO等等重大问题上,大家众说纷纭,学术界、产业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这时候,领导人的意志又非常重要,因为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所以接地气这个事也得分开两面看,在执行层面要寻找阻力最小的方向,在决策层面就要高瞻远瞩、力排众议,做艰难但是正确的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