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全市打造之都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全市打造之都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之都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听取近期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了解掌握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刚才,*同志通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各县(区)、**高新区、产业牵头部门作了汇报。
    从通报和汇报的情况来看。面对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拼着一股劲,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之都建设各项任务稳步推进。成功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试点建设市、**省森林**基地、中国森林**人家;*县*区全部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预备名单,**镇等*镇入选深呼吸乡镇预备名单;成功举办了**生态文化旅游节、**信息发布会、“云招商”视频推介大会等重大节会;**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市博物馆项目快速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个部门**余万条数据对接。我们工信局健康医药产业产值增速**.*%;民政局健**老快速推进;卫健委健康医养重点工作推进强力;市场监管局健康食品统筹谋划推进;体育局健身**组织推进有力;发改委健康规划及项目推进强劲;商务局积极推介农产餐饮等;林业局森林**旅游成效明显;农业局乡村建设优质农产发展良好;招商局重点招商推进有力;气象局为生态**提供气象服务发挥独特作用。以上成绩的取得,各县(区)、高新区、各相关部门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还较模糊。在**之都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还停留在工业化思维层面上,还需要上升到数字赋能、创新发展的层面去再思考谋划,缺乏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总体策划,对**之都建设的目标定位、发展路径、重点方向还需要再明晰。二是发展路径还不清晰。当前我们确定了“医养游体药食”六大**产业体系是基础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明晰首位产业,找到**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独特的有效路径和发展模式,无法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三是市场主体比较弱。当前**产业方面的规上企业占比不足*%,谋划和在建的**产业项目品质还不够高,对资本的吸引力不强,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尤其是在医疗资源方面,全市三级医院仅*家,难以支撑**产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四是品牌影响力不够。**产品的品牌支撑力不足,品牌宣传吸引力不强,**之都宣传片重新策划制作工作还没有完成,以往的宣传力度、频度、广度还不够,“**℃**·**之都”品牌形象的影响力、知晓度还不够高。五是体制机制不够顺畅。部分县(区)专班人员配备还不足,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之间的联系联动机制还不够紧密,部分县(区)、部门专班人员力量薄弱,人员变动大,很多工作都是推着赶着往前走,各项体制机制还没完全理顺,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查纠,共同克服,共推工作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谈四个方面意见:
    第一个方面:解放思想,找准突破口。打造**之都,是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一条符合**市未来发展趋势、契合**发展实际的目标定位,也是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抓好的“一把手”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产业发展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打造**之都的路还很长,今后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突出问题就是还没有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没有形成思想统一、定位准确、方向明确的发展路径。我们应在以下三点着力:
一要树立“**+”理念。用好用活“中国气候**之都”这个金字招牌,把**理念融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依托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家全域森林**试点市、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市这“六市联创”工作,不断为城乡发展注入“**基因”,为百姓生活注入“**因子”,打造**人居示范模板。要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景区民宿、现代医疗、**山水乡村建设等多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