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教学项目化?

尤小立,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他在政治与公共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尤小立教授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政治理论、公共政策、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他对政治理论的研究深入浅出,能够将复杂的理论概念解释清晰,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作为一名教授,尤小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他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的课堂氛围活跃而富有互动性,学生们在他的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尤小立教授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他经常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并与其他学者展开深入的讨论。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小立教授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教学才能赢得了学生和同行们的高度赞誉。他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他的研究成果也受到同行们的广泛认可。尤小立教授以其杰出的贡献和卓越的学术声誉,成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面旗帜。

当前,大学管理趋向于实施教学项目化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由管理部门和学校共同设立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项目,然后由学校或教师进行申报,最后通过评奖的方式进行等级考核。这些项目通常以团队的名义申请,因此呈现出集体的形式。因此,大学教学这一本来相对个人化的行为,逐渐转变为一种集体行为。

从客观角度来看,项目化的实施确实是为了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并解决近年来大学面临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然而,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有着各自的规则和规律。尽管二者存在一些共同之处,比如都涉及到管理和人员的问题,但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

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学教育中,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

然而,目前的情况似乎是教师只负责执行教学任务,而教务管理部门则承担了主导权。然而,教务管理部门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承担起主体责任。

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对此问题非常担忧,但他们通常不会首先根据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自我反思,也不会征求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那些在教学一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意见,而是自行制定教学改革计划,利用行政法规来推行。这种积极而过于主动的做法导致了大量各级各类的教育改革项目的出台,教师如果不主动申报参与,就会影响到自身的岗位考核和职称晋升。

然而,除了行政与教学“双肩挑”者之外,校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因为没有多少晋升机会的担忧,加之并不赞同或不习惯于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生存方式”,对此并不热衷;相比之下,年轻教师由于在入职之初就面临着“生存”问题,因此成为申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这就导致了两种情况的出现。第一种情况是,申报教学项目的人大多是年轻教师,这是显而易见的。换句话说,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教学改革项目,基本上都是由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来完成的。

从经验上来看,教学是一项需要积累经验的工作。虽然并不一定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没有在讲台上亲身经历十年八年,几乎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一门教学课程的核心精髓和要领。因此,对于刚入行的年轻教师来说,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基本上是不现实的。然而,通过将教学变成“项目化”的形式,这种“不现实”却变得更加接近于现实。

教学“项目化”引发的另一种情况是相对深层的,它实际上将教师之间的能力竞争转化为了生存性竞争。当竞争变成生存之道时,很难遵循文明准则并遵守一般规则。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可能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采取一些不太光明正大的手段。他们可能会争夺资源、抢夺机会,甚至可能会诋毁他人以获得竞争优势。这种竞争环境不仅对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公平和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减少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将个人化的教学转变为集体式、团队化的教学,可以带来一些潜在的好处。这种转变可以形成所谓的“利益均沾”的局面,从而减轻任课教师在个人化教学中所面临的压力和负担。此外,集体式、团队化的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然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建立合作的机制和文化,以及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集体式、团队化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此外,一些课程需要由多位教师共同授课或由团队承担,例如面向新生的“方法论”课程和面向高年级学生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因此为推行集体式教学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团队化并非教学本身的需求,而是由于“教学项目”的出现而产生的。

系里组织团队的目的是为了向学院申报,学院组织团队的目的是为了向学校申报,而学校则需要向省、部门申报。尽管申报的层级不同,但所有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获得项目的批准。正因为如此,团队在申报初期都会充满激情和动力,团结一致地努力。

然而,一旦项目成功完成,意味着目标已经实现,相关人员自然会离开。至于教育改革项目的实际效果,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短期内无法进行全面评估。

集体式或团队化教学与教师个人教学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责任感的比重。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既有压力又有责任的工作。压力和责任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压力越大,责任感就越强。因此,那些看似合理分担责任的方式,要么是多余的,要么会削弱责任感。

通常情况下,责任感是个人才会具备的品质。大学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不需要由一个总裁来做出最终决策。教学注重多样性,因此需要多个个体共同存在,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也需要不同的教师基于各自不同的理解来进行讲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团队中,如果有一个明确的“带头人”,那么其他成员可能会缺乏成为主导者的条件,因此可能没有责任感,只有对带头人负责的义务。另一方面,如果所有成员都被视为主导者,这可能与团队的定位不符,因此可能导致缺乏责任感。

总之,现在大学在聘任教师方面确实有很多复杂而严格的条件,但一旦聘任成功,就应该给予教师们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具备大学所要求的教学潜力。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也就无法实现优质的教学,这是提高教学水平所需重视的关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8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