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
同志们:
党的历次三中全会,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会议。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勇于担当的政治魄力、兴党强国的使命情怀、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面,围绕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一、把准政治方向。
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及时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同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相结合,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相结合,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结合,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结合,使改革举措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工作需要。
二、加强系统集成。
注重各项改革相互协调,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循先立后破的原则,确保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和无缝衔接。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根本上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强改革任务统筹部署,既强调重点又注意整体性。在制定改革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确保改革措施能够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要重视改革方案制定和分层衔接,确保各级改革举措能够有效对接,形成合力。强化改革举措的系统联动和协同配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实施改革过程中,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改革任务的落实。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改革评估机制,对改革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改革策略,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抓实基层创新。
把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重要目标,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领导能力和水平。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确保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完善基层组织架构,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成为推动基层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0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