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2025年全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治未病”理念抓矛盾化解,创新打造“妇女解忧议事会”,充分调动女性力量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为基层社会治理安装“柔性引擎”,探索出妇女群众“沉浸式”排查化解隐性社会矛盾新路径。2024年以来,累计摸排各类隐性社会矛盾2482个、化解2438件,相关做法被省委政法委在全省宣传推介,被省妇联推介至全国妇联。
    一、聚焦“点线面”,构建矛盾化解组织体系
    (一)筑牢妇联执委支撑“点”
    推动妇联执委履职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印发《关于进一步配强“一网三联”网格工作力量的通知》,明确妇联执委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信息收集、纠纷调解、政策宣传”三项核心职责。依托“妇联执委+网格管理”模式,每村(社区)选派5—7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妇联执委下沉网格担任巾帼网格长,将农村“一网三联”、社区“三联四进”治理体系与妇联组织体系有机衔接。目前,全县2504名妇联执委全部编入网格,实现6.8万余户、18万余人包联全覆盖,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治理微单元。
    (二)织密解忧议事网格“线”
    发挥巾帼网格长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网格收集—议事会研判—分级处置”工作流程。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召开楼栋会等方式,动员妇女群众主动参与村居事务商议,以“家庭主妇—网格长—议事会”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家务事”在网格内发现、在网格内协商、在网格内解决。2024年以来,各网格累计发起议事议题486个,成功调解小额债务、物业纠纷等问题327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
    (三)拓展品牌矩阵覆盖“面”
    依托“莲姐姐”志愿服务品牌,组建由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执业律师等组成的专业化讲师队伍,在全县打造333个“妇女解忧服务站”,提供维权咨询、婚姻调解、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结合镇域特色,培育“贴心娘家人”“芳华议事会”“邻里和事佬”等31个村级矛盾化解子品牌,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策”的治理格局。例如,XX镇“巧姐调解团”聚焦农村土地流转纠纷,通过“政策讲解+实地丈量+情感疏导”模式,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21起,相关经验在周边5个乡镇复制推广。
    二、聚焦“上中下”,建强矛盾化解工作力量
    (一)县级统筹强化专业支撑
    成立由妇联、司法、民政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矛盾化解工作指导队”,编印《XX县妇联“法律明白人”工作手册》,围绕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反家庭暴力等重点领域,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6期,覆盖妇联干部、巾帼网格长等1200余人次。建立“训考践”一体化考核机制,通过理论测试、模拟调解、实战考核三轮筛选,培养487名妇女“法律明白人”,人均掌握10类以上常见矛盾调解技巧,成为基层法治建设“排头兵”。
    (二)镇村联动整合多元力量
    深化“头雁贤内助”治理品牌,动员3699名党员干部家属、259户“最美家庭”代表担任兼职调解员,发挥“枕边风”“邻里情”优势,主动介入村居矛盾纠纷。组建由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等组成的“银发调解队”,针对“妇女解忧议事会”难以化解的复杂问题,通过“拉家常、讲政策、谈感情”方式柔性调解。XX村“五老”调解队成立以来,成功化解宅基地纠纷、家族矛盾等疑难问题17件,被群众亲切称为“家门口的和事佬”。
    (三)社会参与激发信用动能
将妇女群众参与矛盾排查化解纳入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制定《隐性社会矛盾化解信用积分管理办法》,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4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