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情况的自查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检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在XX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执行成效,根据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公司党委于近期组织开展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自查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党委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总书记强调的“两个一以贯之”,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为我行党建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党建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为此,党委第一时间将《条例》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专题研讨、辅导讲座等形式,确保领导班子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准确把握《条例》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加强。
二、对《条例》制定质量的评价
《条例》作为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其制定质量充分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性、精准的针对性和高度的实操性,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首先,《条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党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转化为具体的法规条文。这使得《条例》紧扣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脉搏,为国有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明了方向,是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其次,《条例》具有精准的针对性。《条例》直面长期以来困扰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等现象,对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职责权限、工作机制进行了清晰界定。特别是对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前置程序的要求,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确保了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得到制度化、规范化的发挥。
最后,《条例》具有高度的实操性。《条例》内容全面、条文清晰,对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原则、基本任务、工作机制、党员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内监督以及领导保障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从党支部的设立标准,到“三会一课”的规范要求,再到党务工作队伍的配备和保障,都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避免了原则性要求多、具体落实难的弊病,使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极大地提升了国企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党委严格对照《条例》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系统谋划、扎实推进,确保各项规定在公司落地生根。
(一)强化顶层设计,压实主体责任
公司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条例》贯彻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方案》和《责任分解清单》,将《条例》的7章38条内容细化为百余项具体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和检验标准,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部门牵头协调、各基层支部全面落实、纪检部门监督检查的闭环工作格局。近两年来,公司党委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条例》落实工作,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
(二)坚持制度先行,完善治理结构
公司党委将贯彻《条例》与完善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率先垂范。一是修订公司章程。将党建工作要求全面写入公司章程,明确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二是厘清权责边界。制定并动态完善《公司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清晰界定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和决策流程。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党委累计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56项,内容涵盖战略规划、重大投融资、重要人事任免等,确保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决策层得到充分体现。
(三)夯实基层基础,优化组织设置
公司党委严格遵循《条例》关于“四同步、四对接”的原则,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近年来公司业务拓展和组织架构调整,我们同步规划、同步设立党的组织,同步配备党务工作人员。针对公司在XX新区承建的重大供热管网项目,第一时间成立了项目临时党支部,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建立在项目一线。目前,公司已实现基层党组织对所有业务单元和独立核算单位的全覆盖。同时,公司大力实施“双培养”工程,注重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选拔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会党建的优秀党员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优化了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结构。
(四)创新方式方法,激发组织活力
公司党委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组织生活“党味”浓厚、内容充实。二是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2024年冬季极寒天气保供期间,公司组建了24支“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岗”,24小时待命,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暖生命线的安全稳定。三是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围绕“党建引领、暖万家”的核心理念,打造了“红色引擎”党建品牌,下属各支部结合自身特点创建了“暖心服务”“安全卫士”等子品牌,形成了“一支部一品牌”的生动局面。
四、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公司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政治引领力显著增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得到实质性发挥,保证了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2024年,公司党委确定的年度战略目标完成率达到95%,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和15%,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基层组织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实。公司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达标率从2023年的92%提升至2024年的98%,有2个基层党支部被评为“省级标准化规范化示范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经营一线充分彰显,由党员牵头组建的“党员创新工作室”攻克技术难题18项,其中“XX供热管网智能巡检技术”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支部牵头实施的“XX降本增效项目”累计节约成本超过2000万元。在2024年度“岗位标兵”评选中,党员占比高达85%。
3.发展融合力深度激发。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实现了同频共振、互促互进。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公司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强度从3.2%提升至4.1%;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公司新能源供热业务占比从25%提升至35%。党组织在凝聚人心、稳定队伍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200个,党员结对帮扶困难职工150户,切实解决了职工在住房、子女教育、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87件,公司人才流失率从过去的8%下降至3%,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高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条例》的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工作推进存在不平衡性。部分基层党支部在贯彻落实《条例》上存在“上热下冷”现象,虽然公司党委层面部署有力,但个别支部在执行上存在标准不高、力度不够的问题。有的支部组织生活虽然程序完备,但在提升质量、增强吸引力方面思考不深,内容和形式略显单一。
2.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仍需加强。尽管“两张皮”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但在一些专业技术部门和业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