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数据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数据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上半年,县数据局始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贯彻县委全会及县“两会”精神,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数据赋能、市场准入准营、项目审批、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持续发力,干字当头、迎难而上,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为全县营商环境优化做出贡献。
    一、业务办理概况
    市场主体领域,共办理业务14240件。其中,经营主体新设4326件。经营许可领域,共办理业务1284件,现场核查300余次。其中,食品经营许可(备案)1117件,药品经营许可130件。投资发展领域,共办理业务1668件。其中,立项类1564件,环评批复37件,危化品经营许可证48件,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证84件。建设工程领域,共办理业务175件。其中,一书两证51件,人防许可(备案)28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40件,建筑工程竣工备案56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进场交易项目169项,实现交易额XX亿元,节约资金XX亿元。标前控制价评审47个标段,评审预算额XX亿元,核减预算XX万元。
    二、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促进企业开办更便捷
    坚持做好“企业开办”零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次办”,充分运用数智赋能,提升全程网办能力和体验,推动企业开办零等待、“秒”办结。推进市场主体登记数字化水平。试点开展“电子营业执照+”改革,不断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和服务场景,实现市场登记全程电子化。今年以来,共利用“江苏省南通市电子营业执照综合应用平台”进行电子身份认证1290次;通过“江苏省南通市一体化平台”出示验证电子营业执照4199次。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修订。结合小作坊工作XX实际,推动《XX县食品小作坊允许生产品种目录》修订工作,邀请人大代表、食品专家、经营户代表在内的各界人士进行专题座谈。持续优化经营许可智能辅助系统。根据使用情况,对智能绘图软件、行政指导线上申请平台等进行便利性升级和功能性完善。今年以来,已有20余家经营主体通过在线行政指导实现现场核查一次性通过,30余家经营主体通过智能绘图软件辅助完成平面图绘制,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促进项目服务更精准
    做好项目审批前延服务。在项目招引阶段提前介入,就产业政策及能耗、排放、投资、产出强度等提供技术支撑,确保项目落户又快又稳。把好项目准入关。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能耗指标等维度综合研判,积极引进优质企业,杜绝违规新增过剩产能。今年以来,共对6个项目开展区县联审,对13个项目开展联合预审。高效服务重大项目。依托26℃温馨服务直通车及新材料产业链专班等机制,常态化开展项目审批上门服务和线上“云服务”,第一时间疏通项目建设过程汇总的堵点、难点,牵头组织各部门对燕京啤酒、江苏嘉琪发、浙江金炼新能源等项目会商会办,推动项目按照既定序时高速推进。持续提升报批报建审批效能。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和用地规模,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做好环评、能评等工作。为各环评项目组建一对一微信交流群,强化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审查进度。不断深化工改举措。在县工程建设服务中心设置“企业投资促产一件事”专窗,根据项目特点和业主需求,提供最优报批报建方案和全流程代办帮办服务。今年以来,共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5个,“桩基工程施工许可”2个,“施工许可一证办理”3个,“低风险简易审批”1个,“竣备即发不动产权证”11个。
    (三)促进政务服务更优化
    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服务效能。积极做好4个行政审批服务室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撑工作,强化基层政务服务力量。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组织人社、税务、医保、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一件事”牵头部门会商会办,健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以数字赋能为驱动,强化数据共享,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今年以来,共办理“企业设立”一件事1180件,“企业变更、注销登记”一件事1651件,“个转企”一件事20件,省内“企业迁移”一件事60件。开展“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加强统筹协同,推进集成集约,深化条块统合,牵头推动各镇(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医保、人社专线与政务网的并网运行,推进数据直达基层,实现“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全县覆盖。提升政务服务代办帮办能力和水平。构建主动型帮办代办政务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慧、温情的免费政务服务,设置“企业登记帮代办”服务专窗,提供44类帮办代办事项,常态化开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暖心措施。组织业务技能和服务素养培训。根据上级部门安排或条线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制定并实施政务服务系统“数智青锋”领航计划,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基层政务服务及帮办代办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持续夯实基层服务力量。
    (四)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更规范
    纵深推进智慧交易。完善“一网交易”平台功能,常态化实现投标保证金自动退还、中标通知书在线打印、合同线上公示等“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服务。使用“工程建设定标系统”,今年以来,共有3个“评定分离”项目试行采用定标系统实现在线定标,实现全流程统筹规范化管理。使用“合同在线签订公示”功能,今年以来,共有8个项目成功试行合同在线签订公示,合同在线公示率100%,实现合同签订业务“在线办、随时办、马上办”。试行智能辅助评标系统,有效减少评标过程中部分低难度、重复性工作,进一步提升交易评标质效。推动远程异地常态化,通过“不见面开标+不见面投标+远程异地评标”技术再融合,今年以来,共完成5个工程建设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个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实现“1+1+1>3”的协同叠加效应。不断创新交易举措。助力国有资产高效盘活,完善产权交易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根据不同类型产权交易特点,针对性调整产权交易公告模板,大幅提升交易效率。推行交易前延服务,今年以来,持续跟踪服务4个超3000万元重大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5个标段、预算总金额超2.8亿元重点民生项目,为招标人提供“点菜式”服务,“定制化”咨询,项目受理“一对一”跟进,组织评审“点对点”保障。推进容缺招标,在法定时限内最大限度压缩重点项目招标时限,助力项目推进提速增效。做深做实投标担保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投标担保领域“全信用”工作,积极推行多样化的投标保证金缴纳形式,常态运用电子保函“免现金”、诚信企业“免缴纳”、自动退还“免申请”、交易费用“免收取”等举措,进一步落实信用承诺替代投标保证金制度,今年以来,共达成信用承诺35972笔,释放投标企业资金压力超35.18亿,信用承诺覆盖率达99.97%,有效为企业松绑减负。推广应用“政采贷”,鼓励采购人对政府采购信用档案中无不良记录的中小企业免收履约保证金或在网上办理履约保证保险替代实质性的履约保证金缴纳,进一步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今年以来,共有7个项目免收履约保证金,10个项目办理了履约保函。稳步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已完成公务用车维修和保养服务框架协议采购工作,印刷服务框架协议采购工作正在推进中。强化交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推行“价格入围”优化评标流程,今年以来,共有50个项目采用“价格入围”,其中包括14个房建市政类项目,36个水利工程项目,节约评标时间90%以上。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今年以来,共发布招标计划59个,其中建设工程招标计划26个,水利工程33个,全力保障交易信息公正透明。做好开评标现场见证管理,以人工见证、系统记录为手段,强化对评标委员会、招标代理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制止、纠正工作,确保所有项目做到全程留痕、可查可溯,今年以来,共移交疑似串标企业5家。规范交易主体行为,对招标代理机构进场交易行为实施考核、管理和通报,对评标专家实行日常动态考核,逐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考核力度。
    (五)促进数据工作更高效
做好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及开发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县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累计编制目录上线3202条,汇聚数据3120.3万条,各部门提供资源1149条,对接市级数据6.45亿条。县平台共向市平台累计成功订阅资源343条,在市交换平台资源16454条,其中已发布资源4906条。积极支撑各部门数据服务需求,为县纪委、生态环境局、卫健委、教体局等单位积极对接市、县平台和部门,全力做好数据资源保障。牵头开展全县数据资产清查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共清查数据资源目录3869项,覆盖34个行政主管部门和3家县属国企,同步建设并完善全县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体系。牵头组织开展国企数据资产化业务培训,推动东和集团“栟茶古镇智慧旅游管理数据”、锦恒集团“建设工程质量监测数据集”等国有企业数据产品开发和数据资产入表,为国企数智化提升、业务增值与拓展提供助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常态化开展数字经济类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数字化场景应用、项目建设等方面情况,倾听企业在经营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第一时间提供政策讲解和问题答疑,今年以来,已走访9个镇区近40家企业。开展数字应用场景培育工作,组织全县13个项目参与评选市2025年度优秀数字应用场景,6个项目参与评选省数字消费创新场景,3个项目参评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统筹数字社会发展及数字政府建设。全力保障政务网络安全环境,对政务网络进行实时监控,主动监测各类潜在网络安全威胁,及时封禁高中危地址IP,并定期开展全网漏扫渗透工作,及时发现潜在安全漏洞,通知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在重大会议、节假日及护网期间加强网络安全监测。推动人社、医保、农商行等重要专线纳入政务网统一管理,实现全县各机关部门、镇(区、街道)政务网和互联网双网隔离,加强行政中心机房资产规范化管理,完善资产信息表和线路标签,优化资源管理流程,建设资源标准化管理平台,推动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与高效利用。对政务云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明确各部门托管资源的安全边界与管理责任,建立详细的云服务器档案,实现“一机一档”,定期排查托管资源,关停并下架冗余服务器、无主服务器,杜绝僵尸机安全隐患。严把信息化项目管理,不断优化智慧政务系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全面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与日常监管,落实信息内容三审三校、先审后发要求,今年以来,共实施专业定期全网检测20余次,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开展全县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摸排工作,积极推动整合清理,制定整改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