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5年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刚才,镇社事办和XX市场监管所的同志分别汇报了上半年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的总体情况,城建中心、综合执法队等几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也从各自职能角度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宝贵经验,我都表示赞同。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在上半年工作中筑牢安全基石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始终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镇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上半年,我们累计开展各类食品药品安全检查超500次,覆盖生产经营主体850余家,排查并整改各类风险隐患近1200条,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2%,守住了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底线。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责任体系在压实中更显担当。我们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镇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能够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和行业管理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也普遍增强,全镇上下“人人关心食药安全、人人守护食药安全”的责任链条更加紧密、更加坚固。
第二,监管防线在联动中更为牢固。各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显著提升。市场监管所发挥主力军作用,联合综合行政执法队、农业农村中心等部门,先后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我们充分激活网格化管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村居一线,发挥食品安全信息员“千里眼”的作用,实现了对无证照经营等顽疾的动态监控和精准打击,上半年累计动态清零无证照经营户28家。同时,我们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移动执法等信息化手段,监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社会共治在创新中更具活力。我们深知,食品药品安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上半年,我们创新性地与毗邻乡镇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共建活动,打破行政壁垒,共享监管信息,共同应对跨区域食品安全风险。我们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反食品浪费倡议等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将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百姓餐桌。特别是我们连续第四年开展的“食品安全星级商户”评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商户诚信经营的内生动力,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彰显了社会共治的强大合力。
二、正视挑战,在新发展格局中保持清醒认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基础还不牢固,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涌现。
一是思想认识的“紧迫感”有待提升。随着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少数单位和干部产生了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认为工作已经“过得去”,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部分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仍然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这种思想上的“温差”,是安全工作中最大的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必须引导全镇上下形成更加严谨、务实、细致的工作作风,筑牢思想上的第一道防线。
二是产业基础的“支撑力”有待强化。我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总体呈现“小、散、低”的特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占比较大,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这些主体抵御风险能力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给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精准的技术指导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引导和帮助这些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从根本上提升我镇食品产业的整体安全水平,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着力破解的课题。
三是群众期盼的“满意度”有待攀升。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关注度、敏感度前所未有。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任何一个微小的安全问题都可能被迅速放大,形成舆情热点,考验着我们的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我们必须认识到,群众的感受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尺。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举措、更实的成效来回应群众关切,构建起政府、企业、民众之间更加紧密的良性互动格局,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三、强化举措,在下半年工作中实现重点突破
下半年,全镇上下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D阶。
一要深化源头治理,坚决守住“第一道防线”。食品安全,源头是关键。农业农村中心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管,严格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水务、环保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水土污染的防控职责,确保我镇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从源头上就是安全的。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二要严格过程监管,奋力织密“全程防控网”。监管必须“长牙带电”。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巡查覆盖面,加密检查频次,尤其要紧盯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以及网络订餐、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决不留下任何监管死角。我们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智慧监管模式,更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提升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追溯体系,让每一份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都清晰透明、不可篡改,真正让消费者放心。
三要突出专项整治,坚决亮出“法律高悬剑”。对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要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校园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强化行刑衔接,对涉嫌犯罪的,坚决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形成强大震慑,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四要完善风险防控,努力建强“智慧预警哨”。要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我们要加快健全覆盖全镇的食品药品安全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9890.html